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沈浩先进事迹PPT课件

沈浩先进事迹PPT课件


• “当我把自己的决定小心翼翼地告诉家里 人时,老婆孩子极力反对,90多岁的老母亲 默默流泪。为了争取家庭的支持,我把老婆 孩子带到了小岗,当看到我艰苦的生活环境 时,老婆和孩子都流泪了,但看到我带领群 众修建的宽敞的水泥路,看到老百姓热情期 盼的目光,她们再也没有提出让我离开小岗 。但我深切地感到,我对不起她们,对不起 这个家。”
• 2006年,小岗村跻身2005年度“全国十 大名村”,2007年初,小岗村被授予安徽 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一个美丽、和谐、 富裕、文明的的社会主义新小岗重新向世人 展示着它独有的魅力。
• 沈浩在小岗村住下来了,一住就是几年。处处 为村里谋规划、办实事,大年三十还泡在村里, 几年来一直租住在村民家中。
•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 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 “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 “一朝越过温饱线,二十年没迈进富裕门” • “偏、穷、乱、散”
• “他恐怕在小岗呆不了两月。之前下来的干 部,有的来这‘镀镀金’,回去就提拔。”
• “刚到小岗时,群众都对我抱着怀疑的态度 ,在我到小岗任职之前,上级也派了一个个 干部蹲点小岗,但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在 小岗呆多长时间。”
副标题
• 沈浩,男,生于1964年5月,安徽萧县人, 毕业于安徽省铜陵学院。1986年7月加入中 国共产党,同年在省财政厅参加工作。
2004年2月,他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作为全
省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凤阳县小 岗村,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
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等职务。
• 1978年,就那么一个村,18户农民按下了 手印,订下了契约,揭开了我们祖国农村改 革的序幕,实际上也是拉开了我们中国改革 的序幕。因为咱们国家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 的,农村就是从小岗开始的。由此小岗村也 就成为了“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 村里友谊大道东边2里多泥巴路,“雨天一 身泥、晴天一身灰”,大伙都巴望着改成水 泥路。沈浩跑上跑下争取支持,终于得到帮 扶资金50万。
• 修路的日子,沈浩天天泡在工地上,和大家 一起撒石子、扛水泥、拌砂浆。
• 一个多月,沈浩把全村108户跑了两遍, 摸清了小岗的家底……
• 属于村集体的20多间房屋被几户人家强 占,多年无人敢过问。不收回,邪气滋长, 正气难树。敢不敢收?村里几百双眼睛瞅着 新来的书记。以前有开警车来小岗村挂职的 干部,也没敢咋样。沈浩不怕难,敢碰硬, 苦口婆心劝说不通,就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钉子户终于被拔掉了,村民们对沈浩刮目相 看。
• 建成了2600平方米的“大包干”纪念馆,发展特 色旅游。2003年小岗村人均收入为2300元,村集 体负债40万元,2007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6000元, 村集体年收入超过80万元。
• 沈浩先后荣获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 人物”特别奖、全省第二批选派干部标兵、 安徽省改革开放“三十人三十事”先进个人、 “全国百名优秀村官”等荣誉称号。

2006年底,沈浩在小岗村任职三年届满,
村民强烈要求把沈浩留下来,二十多年前集体
按下手印的故事再次在小岗村发生。村民派了
十个代表,按下手印到安徽省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部、财政厅
要求沈浩留在小岗村,再带领他们再干三年。
• “说实话,当时我十分矛盾,家里有年过 90的老母亲,女儿正在上初中,爱人负担很 重,再干三年,我不忍心,家里也不一定答 应,况且连续六年离开单位,无论是业务还 是人际关系都相当生疏。”
• 对小岗村的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
• 争取资金135万元,新修了小溪河镇到小岗村的柏 油路14公里,新修村内水泥路面2.5公里,对村里 的道路进行绿化,路边安装上了太阳能路灯,修建 了村党员活动室和小岗村牌楼,修复了多年不能使 用的自来水工程和广播电视设施等。
• 引资320万元,建成了拥有600间门面、400个摊位 的小岗农贸市场,兴建了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的 科技信息服务中心和10000平方米的村民文化广场。 为了保持村内环境整洁,倡议制定了《小岗村卫生 公约》。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 组建了小岗村优质猪养殖合作社,引资150万元, 兴建了小岗村风味猪科技养殖场,带动了该村92户 村民发展风味猪养殖;
• 成立了龙虾养殖协会,带动全村19户农民养殖龙 虾100多亩;
• 引进安徽科技学院3名大学生,到小岗村发展大棚 双孢菇科技示范生产,现已发展标准大棚179个,棚 均年效益在1万余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