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固定利率掉期产品介绍

固定利率掉期产品介绍

固定利率掉期产品介绍
当企业已借入高固定利率的外债,而资本市场融资成本不断降低时,会相对加大外债偿还成本,合理地使用金融衍生工具对债务利率进行管理,可有效地降低外债债务偿还成本。

下面,结合我市某企业的外债债务状况,介绍一种固定利率掉期产品。

举例债务现状:截至2005年上半年尚有贷款余额6835万美元,剩余还款期年,分25次还款;年利率为%。

经测算,该项债务未来需偿还利息总额约为3438万美元。

固定利率掉期产品结构:
掉期期限年。

掉期后按下面约定在每个还款日交换利息(每季度交换一次,计息方式为实际计息天数/360):
银行支付:当期贷款余额×%。

客户支付:第一年当期贷款余额×%
第二年至第三年当期贷款余额×(上一期支付利率+后置6M LIBOR×N/90)。

计算公式中的N为CMS30-CMS2<0的天数,即30年掉期利率小于2年掉期利率的天数。

第四年至第十年当期贷款余额×上一期支付利率利息交易核心内容解读
该产品通俗表述为:客户在整个利息交换期内,基础交换利率为%,第二、第三年(称交换利率变动条件观察期)依据市场CMS30-CMS2<0的天数,调整
计算客户此后应支付利息的利率水平。

由此可见,该产品的核心内容是:CMS30和CMS2的关系。

1、若出现CMS30-CMS2<0时,则按上一期支付利率+后置6M LIBOR×N/90计算应支付利息的利率,观察期内按季度计算,累计递加。

2、若不出现CMS30-CMS2>0的情况,则执行上一期支付利率。

3、若观察期内均为CMS30-CMS2>0则全部利息交换利率固定为%。

产品效能及风险分析
效能:该产品的最大效能条件为观察期内CMS30-CMS2全部>0。

结合上面举例外债债务测算,可将交换利率固定在%,未来利息总支出为2010万美元,可比原债务降低利息支出1428万美元。

若出现CMS30-CMS2<0的情况,依据出现的天数和市场即期6个月LIBOR的不同,对未来还款成本增减影响各不相同。

具体情况测算如下表(“-”为减少支出):
风险:从上表内测算的数据可以看出,风险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不同LIBOR 水平下第二年至第三年间N的大小。

汇总不同LIBOR水平情况下突破原债务利率水平(%)的风险临界值(即超过此值,将增加偿债成本)如下:当LIBOR为5、6、7、8、9、10%时,CMS30-CMS2<0的天数的风险临界值约为50、44、38、32、29和27天。

交易利弊分析:
1、风险较小,可预测性较强。

按市场一般规律,30年掉期利率通常情况下大于2年掉期利率,只有在出现极端情况时,两者才有可能背离。

从过去10年的历史数据看(见后图),出现CMS30-CMS2<0的天数只有5天,按产品条件取值计算概率为%。

由于条件约定的观察期限只有较短的两年时间,一般情况下,未来的市场走势比较容易把握。

2、条件合适时,有利于降低偿债成本。

只要第二年至第三年间不出现反正常规律情况,交换利率将固定在%,降低债务成本效果极其明显。

3、该产品无需对原债务进行置换,交易方便。

4、该产品未能全部规避风险,且第二至第三年出现异常时造成的利率水平上升是不可逆转的。

评估意见
意见一、依照LIBOR历史走势和当前的水平测算,在第二、第三年达到8%以上的可能性不大。

意见二、在意见一的结论下,该产品的风险临界值应确定在32天以上(出现CMS30-CMS2<0的天数),显然可能性较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