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及现代信息服务分析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及现代信息服务分析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及现代信息服务分析
摘要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开始向数字化、信息化、虚拟化方向发展,纸质载体的传统文献不再是记录信息资源的唯一形式,而结合了数字化的信息资源更能满足高校学生的需求。

高校应该加强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力度,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现代信息服务。

关键词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现代信息服务
引言
图书馆是高校进行教学以及科研时主要的信息资源查询中心,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图书馆只有与时俱进,才不会被淘汰,才能继续为学生服务。

本文主要针对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及现代信息服务进行分析。

1 数字图书馆建设和虚拟参考服务
1.1 数字图书馆的基本特征
主要有四方面,其一是资料数字化,将书面资料中的文字、数据以及图像,视频资料中的声音、视频等信息资源输入到计算机的相关软件中,然后转变为统一的二进制数据,保存到电脑中。

资料数据化比较显著的特征就是节省了占地空間,还减少了师生查找资料的时间。

其二是资源的共享化,数字图书馆是将图书馆所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然后对校内师生开放,师生可以随时随地在开放范围内查找自己想要的信息,数字图书馆会给出准确的信息或者相关的信息,这使信息资源得到共享[1]。

其三是管理的自动化,数字图书馆需要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相关的软件,所以在管理上的一些操作,依旧可以借助相关的软件,做好设定,使其管理实现自动化[1]。

需要自动管理的地方有很多,比如图书馆信息资源在增加时,就得需要对数据资料库设计相关的自动更新设置。

再如对师生的查找记录根据内容进行自动分类,以便相关人员能一眼看出比较热门的查找内容,然后对其进行补充,使之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其四是流通的网络化,数字图书馆在为师生提供的所有服务都需要借助计算机,所以数字图书馆还有一个特征就是需要有流畅的网络。

1.2 图书馆建设和虚拟参考服务
主要有三方面,其一是数字图书馆建设与虚拟参考服务的功能。

虚拟参考服务是对传统参考服务工作的延伸,它为用户提供服务需要借助计算机,然后在网络环境中营造出类似传统参考服务工作的性质和氛围。

首先,借助于网络,使全
国各地的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得到共享,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上查找自己想要的信息资源,这打破了传统参考服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其次,虚拟参考服务可以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不同的专业书目推荐,学生可以借助数字图书馆查找推荐书目的具体资料。

其二是数字图书馆建设与虚拟参考服务定位。

一是将为师生服务的图书馆信息资源,由单一的传统文献转变为几种资源形式相结合的多元化信息资源。

资源的形式变化,参考咨询服务的依托也要发生改变,不再是传统资源,还有借助于数字图书馆,由传统资源转化过来的数字资源,以及通过创造虚拟信息环境,将文献转化为可利用信息的虚拟资源。

二是用户在使用虚拟资源时,总会遇到难题,所以校方还要建立虚拟参考服务平台。

在此平台,师生可以通过检索,查找自己的疑惑点,查找不到的,可以在线咨询相关的专家,由专家亲自答疑解惑。

还可以通过建立的学术论坛、贴吧之类,发表自己对于学术方面的见解,通过分享,就可以使其他用户看到,其他用户可以畅所欲言,进行评论[2]。

其三是图书馆建设与虚拟参考服务的切入。

一是要保证信息资源以及信息服务的质量。

计算机以及网络是很普及,但是对于信息资源的发表也是没有限制的。

所以有许多匿名发表的网络信息资源质量不能得到保证,用户在借助相关网络查找学术方面的信息资源时,往往会弹出充斥着低俗信息资源的网页,或者直接在表述在学术网页上,这对用户查找信息资源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所以校方还要对数字图书馆的相关网页展开大面积的净网活动,使用户在查找信息资源时,能直接找到,不受干扰。

二是强调品牌服务,主要是提高为用户服务的质量,为用户提供比较稀缺的信息资料,使用户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得到满足,进而对数字图书馆产生兴趣,最后使数字图书馆的使用率得到提高。

三是数字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服务要人文化、个性化,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要涉及各种领域,并且信息量也是相差无几的,使用户所需求的各种信息都能得到满足[3]。

2 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
2.1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问题及措施
问题主要有四方面,其一是缺乏标准,各数字图书馆之间没有就检索方面达成一致的标准,使用户每次利用数据库查询资料时,都只能在某个数字图书馆的数据库查询,这严重弱化了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还延长了用户查找时间。

其二是缺乏法律,在传统的纸质文献中,都会标明信息资源的来源出处以及作者简介,这是经过作者允许的,也是对作者知识产权的一种保护,但是对于数字图书馆来说,里面的信息资源过于庞大,并且有些信息是作者匿名发表的,所以在利用该信息资源时,并不能保证信息提供者的知识产权,就很容易造成纠纷,所以还得对数字图书馆的相关法律进行完善、其三是缺乏经费,数字图书馆要用到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相关硬软件设备,这就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所以数字图书馆在资金有限的高校中还没有得到普及。

其四是缺乏人才,数字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技术,也要对所有的操作熟稔于心,这是高校传统图书馆管理人员所不具备的,所以对于数字图书馆处于起步环节的高校来说,缺乏的就是相关的人才。

针对以上问题,要对症下药,找到行之有效的措施,主要有四方面,其一是拥有数字图书馆的高校之间可以加强合作,并对相关的检索方面制定统一的标准,在其他的建设方面也要达成一致,以便建立一个信息资源量更多,面更广的数据库,使用户在分享到更多的信息资源。

其二是建立比较健全的数字图书馆相关方面的法律。

其三是高校可以通过多种筹款渠道,来使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资金得到满足。

其四是高校可以设立数字图书馆管理以及计算机技术相关方面的学科,在培养学生同时,还要对在职的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方面的培训,使其能为师生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

2.2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主要内容
主要有四方面,第一是使数字图书馆的数字资源能通过网络实现共享,校方可以根据师生的需求对相关的信息资源采购进行确定。

第二是在将信息资源转化为分享度更高的数字资源时,要按照统一的标准,使用户在使用时,不至于出现乱码或者搜寻不到的现象,所以还要针对数字资源建立统一的标准。

其三是丰富数字资源的内容,使普通的数字资源和特色资源能共存,使其成为本校数字图书馆的特色和标志。

其四是加强对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的管理,使用户能畅通无阻地搜寻到所需的信息,使信息的权利能得到保障,并且能够在相应的范围内实现最大程度的共享。

3 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概述
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特点有四方面,一是集成化,用户在搜索信息时,只需要输入关键词,数字图书馆就可以为用户提供所有的相关信息,并将最接近用户信息答案的数字资源安排到首要位置,使用戶一眼就能看到,这样节省了时间,还方便了用户。

二是现代化,数字图书馆需要借助与网络环境和计算机,所以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享受数字图书馆开放的所有信息资源,可以说这种信息服务是现代信息化时代的产物。

三是虚拟化,数字化图书馆提供的虚拟参考咨询服务,使用户不用到某个地方,直接利用网络,就可以查找到相关的信息资源。

四是网络化,数字图书馆提供的所有的信息服务都是通过网络完成的,可以说,用户和数字图书馆建立联系都是通过网络。

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有四方面,一是服务范围广泛化,传统图书馆是面向全校师生的,所提供的信息资源是纸质版的,是静态的,而数字图书馆通过网络可以使信息资源实现更大程度的共享,使其发挥更大的价值。

高校数字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趋势必然是面向全社会的。

二是服务对象个性化,主要体现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逐渐个性化、人性化。

三是服务手段网络化,数字图书馆所有的信息服务都是以网络作为渠道完成的。

四是服务人员知识化,现代信息服务对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变高,服务人员要懂得相关的计算机技术,还要对各方面的信息有所涉猎,以便在为用户服务的过程中,能准确快速查询到用户所需求的信息资源。

4 结束语
高校相关人员要知道数字图书馆是图书馆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所以不要放
弃对其的建设,要找到解决数字图书馆建设问题的措施,从而使其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现代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霞,朱自强,谢振凯.浅析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与个性化信息检索服务[J].才智,2011,(33):270.
[2] 陶红.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及现代信息服务[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9,23(2):79-82.
[3] 朱婕,孙淑琴.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J].现代情报,2003,23(11):106-10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