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流程及重点.

(整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流程及重点.

第三讲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业务流程确定审计时间安排审计人员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现场完成工作底稿完成初稿与企业沟通三级复核完成定稿注意点:确定审计时间和人员外出审计时告知单位外出地点时间,单位需登记。

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地址、纳税情况、上年度底稿等。

现场审计时先给企业财务负责人审计需要的资料,两人审计一人做底稿一人翻凭证,遇到问题先询问财务,不要起争执,遇到不理解的不懂的涉及业务水平的情况把资料要齐带回来研究。

审计过程中不要玩手机聊天,抓紧时间。

所有企业提供的资料要盖章,工作底稿Z6~Z12盖章。

现场审计完成后立即出报告不得积压。

与企业沟通注意技巧和原则,在不违背税法大环境的条件下允许合理避税,在企业面前不要胆怯,用事实和税法说话,企业要求的调增调减数不要当即答应,回所里请示后再做决定。

原则上给钱再给报告和发票,视具体情况而定。

收费制度分摊到个人谁去审计谁负责收钱。

经过三级复合后方能出正式报告,一式三份,企业两份,留存一份。

审计需要资料:1、全年总账明细账凭证,12月份科目余额汇总表明细到末级科目2、12月份财务报表(报税务局所得税的报表)3、纳税申报表(12月份增值税,第四季度所得税)4、上年度年报纳税申报表主表5、固定资产清单6、合同(房屋贷款租赁等)7、员工花名册社保情况说明8、税收优惠减免税务局文件汇算清缴审计要点一、收入的审核(一)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的审核1、取得或编制收入项目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总账、明细账及有关申报表等核对(详)。

2、查明收入的确认原则、方法,注意会计制度与税收规定在收入确认上的差异(略)。

(二)投资收益的审核根据“长期投资”、“短期投资”、“银行存款”、“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存货”等明细账与有关凭证及签订的投资合同与协议,审核纳税人对外投资的方式和金额,了解该企业对投资单位是否拥有控制权,核算投资收益的方法是否符合税法的有关规定,复印相关文件。

(三)营业外收入的审核1、结合固定资产科目,审核固定资产盘盈、清理的收益是否准确计算入账。

2、结合存货、其他应付款、盈余公积、资本公积等科目,审核是否存在营业外收入不入账或不及时入账的情况。

3、审核无形资产转让的会计处理及税务处理是否正确,注意转让的是所有权还是使用权。

4、审核营业外收入是否涉及需申报增值税或营业税的情况。

5、审核非货币性资产交易的会计处理及税务处理是否正确,注意收到补价一方所确认的损益的正确性。

6、审核罚款净收入的会计处理及税务处理是否正确,注意纳税人是否将内部罚款与外部罚款区别,是否将行政处罚与违法处罚区别。

7、复印所有营业税收入记账凭证原始凭证(四)免税收入不征税收入的审核复印所有相关文件,记账凭证原始凭证。

三、成本费用的审核(一)主营业务成本的审核1.审核明细账与总账、报表(在产品项目)是否相符;取得或编制成本项目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总账、明细账及有关申报表等核对经营成本口径是否一致。

(二)营业外支出的审核1.审核营业外支出是否涉及税收规定不得在税前扣除的项目。

重点审核:(1)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2)各种税收的滞纳金、罚金和罚款;(3)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的有赔偿部分;(4)用于中国境内公益、救济性质以外的捐赠;(5)各项赞助支出;(6)与生产经营无关的其他各项支出;(7)为被担保人承担归还所担保贷款的本息;(8)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9)复印所有记账凭证原始凭证2.审核营业外支出是否按税法规定准予税前扣除。

(1)审核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流动资产非正常盘亏、毁损、报废的净损失是否减除责任人赔偿,保险赔偿后的余额是否已经主管税务机关认定。

(2)审核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发生永久性或实质性损失,是否已经过主管税务机关认定。

(3)审核处置固定资产损失、出售无形资产损失、债务重组损失,是否按照税法规定经过税务机关认定审批。

(4)审核捐赠是否通过民政部门批准成立的非营利性公益组织、社会团体、国家机关进行,捐赠数额是否超过税法规定限额。

(5)审核企业遭受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是否扣除了已经赔偿的部分(三)税收上应确认的其他成本费用的审核1.审核资产评估减值等其他特殊财产损失税前扣除是否已经过主管税务机关认定。

2.审核其他需要主管税务机关认定的事项。

(四)销售(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审核(详)全年凭证一张一张查发票是否过期,本年度第一季度可以报销上年度第四季度的费用。

费用用途是否合理。

收据不能做帐。

原始凭证是否齐全。

注意准备金项目待摊费用折旧等科目(五)财务费用的审核利息支出的审核参见纳税调整审核中利息支出的审核,注意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复印贷款合同四、资产及负债的审核(一)存货的审核存货全年的总账,核对贷方合计数与主营业务成本。

(二)往来帐的审核帐表是否一致是否需要重分类调整,有无长期挂账的款项,其他往来中有无大额不明金额,(三)待摊费用和长期待摊费用的审核1.获取待摊费用明细表,并与明细账、总账核对。

2.对本年发生额较大的项目,应审核其合同、协议、原始单据并判断其合理性。

3.审核是否有不属于待摊费用性质的项目已列入本账户中。

4.验证待摊费用的摊销期限及各期摊销费用的计算是否正确、合理。

(四)固定资产的审核1、要固定资产清单2、按照税法算出允许的折旧3、底稿填详细五、纳税调整的审核(一)纳税调增项目的审核1.工资薪金支出的审核。

(1)工资薪金支出的审核范围包括:基本工资、各类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2)核实工资薪金费用明细表所列的员工是否与本单位签订了用工协议或劳务合同。

(3)获取工资薪金费用明细表,并与相关的明细账和总账核对。

(4)将直接人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在建工程账户中的工薪费用入账数或工资分配表进行核对,并审核工薪费用分配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5)审核按税法规定不作为工资薪金支出的项目,并对下列已列入工资薪金支出的进行纳税调整。

①雇员向纳税人投资而分配的股息性所得。

②根据国家或省级政府的规定为雇员支付的社会保障性缴款。

③从已提取职工福利基金中支付的各项福利支出(包括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探亲路费等)。

④各项劳动保护支出。

⑤雇员调动工作的旅费和安家费。

⑥雇员离退休、退职待遇的各项支出。

⑦独生子女补贴。

⑧纳税人负担的住房公积金。

⑨国家税收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属于工资薪金支出的项目。

(6)企业工资薪金的支出按税法的特殊规定进行处理的,其工资薪金的审核涉及下列事项:①审核是否符合有关税法规定适用范围和条件,并获取相关的文件和证明材料;②审核企业适用该项税收规定的正确性,并确认按税法规定在税前扣除的工资薪金总额。

(7)审核中涉及到进行纳税调整事项的费用项目时,审核出的问题应反映在相关的纳税调整事项审核表中。

2.职工福利费等三项经费的审核。

(1)审核企业本年度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费是否符合税法规定的标准和范围,列支的金额是否正确,并作出相应税务处理。

(2)审核工会经费税前扣除是否取得专用收据。

3.利息支出的审核。

(1)评价利息支出的内部控制是否存在、有效且一贯遵守。

(2)获取利息支出分析表,并与明细账核对。

(3)审核所有付息项目,核实其债务的性质、产生的原因、用途,确认付息债务项目的真实性和计算的准确性。

(4)分析比较企业计算利息支出的利率与一般商业贷款利率的差异,确认利息支出计价的合理性。

应特别关注:①涉及关联公司之间融资所支付的利率是否超过没有关联关系的同类业务的正常利率;②非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是否高于金融机构同类业务利率;③境内贷款利率是否超出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浮动利率。

(5)分析所有利息支出项目其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上的差异,审核各项利息支出是否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税务处理。

4.业务招待费的审核。

金额核对日期核对业务招待费包括礼品注意大额的劳保用品5.固定资产折旧的审核。

审核纳税人的固定资产计价是否正确,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围、依据、方法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计算的折旧金额是否准确。

特别关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上的差异,逐项审核是否按税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税务处理。

6.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摊销的审核。

(l)获取无形资产明细表,与有关账户、报表相核对,审核年初余额与上年度期末余额是否相符。

(2)审核各项资产的应计摊销额是否符合合同、协议和税法有关规定的年限,计算是否正确,是否与上年一致,改变摊销政策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或已经税务机关批准。

(3)审核企业无形资产成本计价及摊销的依据、范围、方法是否按有关规定执行,计价及摊销金额是否准确。

特别关注该项目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上的差异,审核是否按税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税务处理。

7.广告费支出的审核。

金额日期信息费印刷费8.业务宣传费的审核。

同上9.坏账损失、坏账准备金的审核。

一律调增,一般出现在管理费用中或利润表上直接出现资产减值损失。

金融机构除外,需提供相关文件并核算准备金是否超标10.各类社会保障性缴款的审核。

注意是按最低工资标准还是实际工资标准个人承担=工资*11%+10注意工资核算及会计处理方式商业保险一律调增注意补充养老和补充医疗,特殊工种允许其他保险(范围)(三)税前弥补亏损的审核1.获取税前弥补亏损明细表,并与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等有关账表核对是否一致。

2.结合企业利润表和有关账表,审核并确认企业本年度纳税申报前5个年度发生的尚未弥补的亏损额。

3.审核并确认企业本年度可以弥补亏损的所得额和在亏损年度以后已弥补过的亏损额以及合并分立企业转入的可弥补亏损额。

4.审核并确认本年度可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额和可结转下一年度弥补的亏损额。

5.对不符合税法规定在税前弥补亏损的,应当进行纳税调整。

(四)免税所得及减免税的审核1.获取免税所得及减免税明细表,并与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等有关账表核对是否一致。

2.逐笔审核明细表所列各项免税所得及减免税项目是否符合税法的有关规定,适用的范围和条件是否正确,所需的相关文件和证明材料是否有效、齐全。

3.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确认各项免税所得及减免税金额的计算是否准确,是否作出相应的税务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