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

17:确定调节阀尺寸的主要依据是(流通能力 )。
正确 错误
18:调节器的比例度越大,则调节作用就( 越弱 ),余差也( 越 大)。
正确 错误
19:由于从动流量总要滞后于主动流量,所以动态补偿器一般应具 有超前特性。
正确 错误
20:转子流量计是基于力平衡原理而工作的。
正确 错误
21:热电偶测温回路中可只考虑温差电势,不考虑接触电势。
正确 错误
3:比值控制系统中的非线性特性是指被控过程的静态放大系数随负 荷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正确 错误
4:仪表灵敏度数值越大,则仪表测量越精确。
正确 错误
5:差压值大时,节流件的压力损失小
正确 错误
6:热电偶与自动平衡电桥配接,可以实现温度的测量。
正确 错误
7:比例调节过程的余差与调节器的比例度成正比。
15:对控制系统的几种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
1.对纯滞后大的控制对象,引入微分作用,不能克服其滞后的影响 2.当控制过程不稳定时,可增大积分时间或加大比例度使其稳定 3.当控制器的测量值与给定值相等时,即偏差为零时,控制器的输出为 零 4.比例控制过程的余差与控制器的比例度成正比
16:串级控制系统中,副控制器的作用方式与( )无关。
1.0.6% 2.0.6 3.±0.5%
28:构成自动调节系统需要满足下列哪个条件?( )
1.开环负反馈 2.闭环负反馈 3.闭环正反馈
29:补偿导线的正确敷设,应该从热电偶起敷到(
1.就地接线盒 2.仪表盘端子板 3.二次仪 4.与冷端温度补偿装置同温的地方
)为止?
30:串级控制系统的投运时( )
1.控制阀 2.副控制器 3.副对象 4.主对象
11:分程控制的应用场合不包括( )作安全生产的防护措施 3.为满足工艺要求在一个控制系统中控制两种不同的介质 4.用于大滞后对象
12:下列流量计中不属于速度型流量计的有()
1.电磁流量计 2.椭圆齿轮流量计 3.涡轮流量计 4.转子流量计
正确 错误
22:补偿导线在一定范围内的热电性能与热电偶是一样的,如极性 接错会增大热电偶的冷端误差。
正确 错误
23:模糊控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即被控过程的参数变化对控制性
能的影响不明显
正确 错误
24:电动调节阀:电源配备方便,信号传输快、损失小,可远距离 传输;但推力较小。
正确 错误
25:DDZ-III 型调节器硬手动切换到软手动,无需平衡即可做到无 扰动切换。
13:用于测量流通量的导压管线,阀门组回路中,当正压侧阀门或 导压管泄露时,仪表示值将( )。
1.降低 2.升高 3.不变
14:现有两台压力变送器第一台为 1 级 0-600KPa,第二台为 1 级 250-500KPa,测量变化范围 320-360KPa 的的压力,那台测量准确 度高。( )
1.第一台准确度高 2.第二台准确度高 3.两者结果一样
3.限度
9:不属于工程上控制参数的整定方法是( )
1.动态特性法 2.稳定边界法 3.衰减曲线法 4.比较法
10:最常见的控制结构除了反馈控制 结构外还有。( )
1.串级控制 2.前馈控制 3.单回路控制 4.多回路控制
11:串级均匀控制系统结构形式与串级控制系统相同,它与串级控 制系统有区别也有相同的地方。相同是( )
正确 错误
1:防爆标志为“eⅡb”的仪表可用于下列那种场合。( )
1.氢 2.乙烯 3.乙炔
2:在热电偶温度计中,R100 表示为(

1.1000℃时的电阻值 2.阻值 R=100 欧 3.热电阻的长度为 100
3:热电偶供电为:( )
1.直流 2.交流
3.三相交流 4.不供电
4:测定动态特性的方法除了统计相关法外还有( )。
1.计算法 2.频域法、时域法 3.估计法 4.比较法
5:不属于简单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有。( )
1.被控对象 2.检测变送仪表 3.干扰 4.控制器执行机构
6:在热力实验中,常用来测量微小正压、负压的差压的压力计。 ()
1.U 型管压力计 2.单管式压力计 3.斜管式压力计 4.弹性式压力计
7:工业现场压力表的示值表示被测参数的(
1.滞后时间 2.过渡时间 3.时间常数
4.放大倍数
19:比例度对调节过程的影响( )
1.比例度越大,调节过程越快慢 2.比例度越大,调节过程越快 3.比例度越小,调节过程越快 4.比例度越小,调节过程越慢
20:下述哪一项不是调节阀的性能指标? ( )
1.流量系数 2.可调比 3.流量特性 4.阀阻比
正确 错误
8:过程输入通道其作用是将模拟量输入信号转换为相应的数字量。
正确 错误
9:选择串级控制系统的副被控变量时应使主要干扰包括在副环。
正确 错误
10:三冲量液位控制系统一般用来控制锅炉汽包液位。
正确 错误
11:对于含有固体颗粒的流体,也可以用椭圆齿轮流量计测量其流 量。
正确 错误
12:快开特性。适用于迅速启闭的切断阀或双位控制系统。
26:前馈控制有哪些结构不正确的是. ( )
1.静态前馈控制
2.动态前馈控制 3.前馈-反馈控制 4.单回路结构
27:对于串级均匀控制系统的控制目的,下列说法哪一个正确( )
1.串级均匀控制系统只稳定主变量,对副变量没要求 2.串级均匀控制系统的主.副变量都比较平稳,在允许范围内变化 3.串级均匀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可按 4:1 衰减法整定 4.串级均匀控制系统控制器的比例和积分作用都很强
1.系统构成目的 2.对主、副参数的要求 3.参数整定顺序、投运顺序 4.干扰补偿方式
12:工业现场压力表的示值表示被测参数的(
1.动压 2.全压
)。
3.静压 4.绝压
13:在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对象的( )要适当匹配,否则当 一个参数发生振荡时,会引起另一个参数振荡。
1.滞后时间 2.过渡时间 3.时间常数 4.放大倍数
1.主对象特性 2.副对象特性 3.执行器的气开、气关形式 4.工艺的安全要求
17: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中,当主流量不变而副流量由于自身受到 干扰发生变化时,副流量闭环控制系统相当于一个( )系统
1.程序控制 2.随动控制 3.定值控制 4.均匀控制
18:在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对象的( )要适当匹配,否则当 一个参数发生振荡时,会引起另一个参数振荡。
1.先投主环,再投副环 2.先投副环,再投主环 3.主环、副环一起投 4.主环、副环无所谓先后顺序
31:DDZ-Ⅲ调节器( )的切换为有扰动的切换。
1.从“硬手动”向“软手动” 2.从“硬手动”向“自动” 3.从“自动”向“硬手动” 4.从“自动”向“软手动”
32:串级控制系统由于副回路的存在,对于进入( )的干扰有超前 控制作用,因而减少了干扰对( )的影响。
1.简单均匀控制系统串级均匀控制系统 2.比较结构 3.开环结构 4.并联结构
23:关于常规控制系统和均匀控制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1.结构特征不同 2.控制达到的目的不同 3.控制规律相同 4.参数整定的相同
24:被控对象传函中 纯时延是反映对象( )的参数。
1.放大能力 2.动态特性 3.静态特性 4.抗干扰能力
1.副回路,副变量 2.副回路,主变量 3.主回路,主变量 4.主回路,副变量
33:串级控制中主副回路工作频率主 w1 副 w2 回路工作频率的关系 是( )
1.w2>3w1 2.w2>w1 3.w2>2w1 4.w2=w1
34:一台电Ⅲ型差压变送器,所供电电压为 12VDC,那么它能正常 工作吗?( )
1.动压
)。
2.全压 3.静压 4.绝压
8:最常见的控制结构除了反馈控制 结构外还有。( )
1.串级控制 2.前馈控制 3.单回路控制 4.多回路控制
9:在孔板和文丘利管两种节流装置中,若差压相同,则两者的压力 损失( )。
1.孔板大 2.文丘利管大 3.一样
10:通常串级控制系统主控制器正反作用选择取决于( )。
6:当高频涡流传感器靠近铁磁物体时( )
1.线圈的震荡频率增加 2.线圈的电阻减小 3.线圈的电感增大
7:某容器控制压力,控制排出料和控制进料,应分别选用的方式为 ( )。
1.气开式;气开式 2.气关式;气关式 3.气开式;气关式 4.气关式;气开式
8:准确度等级是仪表按( )高低分成的等级。
1.精度 2.准确度
23:在控制系统中,工艺变量需要控制的生产过程、设备或机械等, 称为( )。
1.被控过程 2.控制器 3.反馈 4.设定值
24:当用仪表对被测参数进行测量时,仪表若不能及时地反映被测 参数而造成的误差,称为( )。
1.随机误差 2.系统误差 3.动态误差
25:均匀控制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
1.两被控变量应该是变化的 2.两被控变量调节过程应该是缓慢的 3.两被控变量的变化在工艺允许的范围 4.两被控变量应该是不变化的
14:用 4:1 衰减曲线法整定控制器参数时,第一条做出的 4:1 曲 线是在什么工作条件下获得的( )
1.手动遥控控制 2.自动控制纯比例作用 3.自动控制比例加积分 4.自动控制比例加微分
15:大延迟对象是指广义对象的时滞与时间常数之比大于( )
1.0.5 2.1 3.2 4.3
16:不属于自动选择性控制系统类型的是( )
25:调节阀的气开、气关型式应根据下列哪个条件来确定?( )
1.生产的安全 2.流量的大小 3.介质的性质
26:不属于过程控制的被控参数是( )
1.温度 2.压力 3.物位 4.速度
27:现有一台精度等级为 0.5 级的测量仪表,量程为 0-10000℃, 在正常情况下进行校验,最大绝对误差为 60℃,求该仪表的最大引 用误差为(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