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储层表征与建模》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B1.doc

《储层表征与建模》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B1.doc

《储层表征与建模》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B1
《储层表征与建模》B卷答题时间:2小时
专业年级姓名学号分数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3分,共30分)
1.曲流河点坝砂体内的泥质隔夹层一般是斜交的。

()
2.储层形成和发育的主控因素为沉积、成岩和构造作用等。

()
3.曲率法主要用于预测拉张裂缝。

()
4.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均质系数越趋近于1,油气的微观采出程度越高。

()
5.含绿泥石的油层在低矿化度水的影响下容易发生速敏性。

()
6.在与有机质有关的剖面中只能形成一个次生孔隙发育带。

()
7.截断高斯模拟属于基于象元的随机模拟方法。

()
8.克里金与随机建模的差别之一是克里金可给出多种模拟图象。

()
9.构型要素DA为侧向加积成因。

()
10.应用地震建立储层模型的方法属于确定性建模方法。

()
二、简述题(30分)
1. Weber(1990)储层结构(构型)的三种类型及其对油气勘探开发的影响。

(15分)2.相控测井解释、相控地震储层预测、相控储层建模的基本原理。

(15分)
三、论述题(40分)
如何理解储层表征中的不确定性,试论在单井储层解释及井间预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以及不确定性最小化和不确定性评价的思路与方法。

“储层表征与建模”考试题
(开卷考试)B卷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3分,共30分)
1.曲流河点坝砂体内的泥质隔夹层一般是斜交的。

(✓)
2.储层形成和发育的主控因素为沉积、成岩和构造作用等。

(✓)
3.曲率法主要用于预测拉张裂缝。

(✓)
4.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均质系数越趋近于1,油气的微观采出程度越高。

(✓)
5.含绿泥石的油层在低矿化度水的影响下容易发生速敏性。

(⨯)
6.在与有机质有关的剖面中只能形成一个次生孔隙发育带。

(⨯)???
7.截断高斯模拟属于基于象元的随机模拟方法。

(✓)
8.克里金与随机建模的差别之一是克里金可给出多种模拟图象。

(⨯)9.构型要素DA为侧向加积成因。

(⨯)
10.应用地震建立储层模型的方法属于确定性建模方法。

(⨯)
二、简述题(30分)
1. 简述Weber(1990)储层结构(构型)的三种类型及其对油气勘探开发的影响。

(15分)
参考答案:储层结构的三种类型包括:千层饼状、拼合板状和迷宫状。

千层饼状储层由席状砂体组成,连续性好。

油气勘探时用少量的探井即可控制油气储层分布,油田开发时井距可较大。

因此,对这类砂体,可进行高效益的勘探开发。

(5分)
拼合板状储层由多个砂体纵横向拼合而成,连续性好,但砂体接触处可形成渗流屏障。

油气勘探时用较少的探井可控制油气储层分布,但在油田开发时,这类储层对注采关系有一定影响,井距要求相对较小。

(5分)
迷宫状砂体由较小的、透镜状砂体组成,砂体连续性较差,油气勘探时用较多的探井才能控制油气储层分布,因而勘探成本
高;油气田,要求开发井网密度大(井距小),开发难度大。

(5分)
2.相控测井解释、相控地震储层预测、相控储层建模的基本原理。

(15分)答题要点:
相控测井解释:分相建立测井解释模型,然后分相将测井信息转换为地质参数。

基本原理是不同相带具有不同的孔隙结构,而对于不同的孔隙结构,测井参数与地质参数的关系不同。

(5分)
相控地震储层预测:按不同相区(地震相、沉积相及成岩储集相)建立地震反射参数与地质信息的关系(应用回归分析或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然后分相区进行地震属性向地质参数的转换。

基本原理是不同的相区,地震反射参数与地质信息的关系有所不同。

(5分)
相控储层建模:先建立相模型,然后在相控制下建立储层参数模型。

首先建立沉积相或储层结构模型,然后根据不同沉积相的储层参数定量分布规律,分相进行井间插值或随机模拟,建立储层参数分布模型(如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三维分布模型)。

基本原理是:相分布控制着砂体分布,只有砂体内才具有有效的储层参数;其次,不同相的储层参数分布规律不同。

(5分)三、论述题(40分)
如何理解储层表征中的不确定性,试论在单井储层解释及井间预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以及不确定性最小化和不确定性评价的思路与方法。

答题要点:在储层表征中,应用多学科信息对非均质储层进行预测和建模。

而由于储层系统的复杂性以及资料的不完备性(还有研究者因素),使得储层预测结果中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8分)
岩心标定测井、测井资料标准化、地质约束、(间接反映地质特征)
多井地质拟合等。

(8分)就横向预测而言,由于地震资料垂向分辨率低且具有地质多解性,而井网密度总是小于研究要求,因此,井间储层预测的不确定性往往较大。

不确定性最小化的基本原则:提高地震垂向分辨率、井标定地震、优选地震属性、多信息综合、地质约束(模式拟合、相控)等。

(8分)
在现有资料情况下,即使不确定性最小化,储层预测结果中仍存在不确定性。

为此,应通过随机建模的方法来评价不确定性,评价由于资料限制和储层复杂性而导致的井间储层预测的不确定性,以满足油田开发决策在一定风险范围的正确性。

随机建模是以已知的信息为基础,以随机函数为理论,应用随机模拟方法,
产生可选的、等可能的储层模型的方法。

通过多模拟实现的比较,评价储层预测的不确定性程度,如通过概率方法,了解某一地质属性在确定位置出现的概率。

(16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