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国际法的主体

第五章 国际法的主体

①国家在国际组织或国际会议中平等地享有代表权和投票权;
②国家平等地享有缔约权,国家不受非其缔结的条约拘束; ③国家平等地享有荣誉权,国家元首、国家代表及国家标志
应受到尊重; ④国家之间没有管辖权,除非国际法特别规定或得到国家同 意; ⑤外交位次或礼仪上的平等权。
3、自卫权 (right of self-defense)
一、国际法主体的概念和条件
国际法主体,是指能够独立参加国际关系并 直接在国际法上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并具 有独立进行国际求偿能力的国际法律人格者。 国际法主体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具有独立参与国际关系的资格。香港?
第二,具有直接享有国际法上权利的能力。
第三,具有直接承担国际法上义务的能力。
承认:现存的国际法主体对新出现的国家或 政府表示接受并愿意与之开展国际交往的政 治和法律行为。 性质:

政治法律行为
主要是国家行为
国家承认的条件
国家没有必须承认的义务,但承认并非任意 做出 1、新产生的实体具备了国际法意义上的国 家要素 2、新国家必须是符合国际法原则而产生的

六、承认的方式及效果
领土是形成国家的物质基础,是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 领土面积的要求?领土有无争议)定居的居民(permanent population)
是构成国家的基本条件 数量成分的需求?

(3)政府(government)
代表国家进行对内统治和对外交往的机构,不论其名称、
二、国际法主体的范围

(二)现代国际法
国家 国际组织 争取独立的民族(民族解放组织)
一、国家是国际法的基本主体
1、国家是国际法的基础 2、国家是当然的国际法主体 3、国家是完全的国际法主体 4、国家是确定其他国际法主体的基础

二、国家的要素

(1)确定的领土(defined territory)
(二)基本义务
(1)不得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或以与联合 国宗旨不符的任何其他方法侵犯别国的领土 完整与政治独立; (2)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法直接或间接干涉 别国内政; (3)用和平方法解决本国与别国的争端; (4)善意履行依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以 及有效的国际条约所负的义务

一、概述
自卫权与自保权 现代国际法对其限制

4、管辖权 (right of jurisdiction)
管辖权是国家对特定的人、物和事件进 行管理和处置的权利。 管辖权的行使

国家的属地优越权受到国家管辖豁免原则
的限制 国家的属人优越权受到领土主权原则的限 制 国家管辖权受到国际条约或国际习惯规则 的限制

承认者不是通过明白的语言文字,而是通过与承认对象 有关的行为表现出承认的意思。主要包括:
(1)与承认对象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2)与承认对象缔结正式的政治性条约;
(3)正式接受领事或正式投票支持其参加政府间国际组织。

除非明确表示,下列行为一般不认为构成默示承认:
(1)共同参加多边国际会议或国际条约; (2)建立非官方或非完全外交性质的某种机构; (3)某些级别和范围的官员接触等。
独立权意味着国家可以自由选择国内制度,制定
政策,采取各种措施管理国家; 在不违背其承担的国际法义务的前提下,国家根 据自己的意志独立地参与国际交往。
2、平等权(right of equality)


平等权指国家在参与国际法律关系时,具有平等的地位 和资格,平等地享有国际法上的权利和承担国际法上的 义务。 国家的平等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二)事实与法律承认

法律上的承认(de jure recognition)
❒ 完全性、正式性、永久性

事实上的承认(de facto recognition)
❒ 非正式、临时性 ❒ 中国对利比亚过渡政府的承认
组成和形式。 政府连续性中断或暂时处于国外是否影响国家存在?

(4)主权(sovereignty)
主权作为国家固有的根本属性
1、独立权(right of independence)

独立权指国家依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外事务 并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独立权是国 家主权在对外关系中的集中体现。
(一)明示与默示承认
1、明示承认(express recognition)
是指承认者以明白的语言文字直接 表达承认的意思。包括:
(1)通过正式通知、函电、照会、
声明等单方面表述。 (2)在缔结的条约或其他正式国 际文件中进行明确表述。
2、默示承认(implied recognitio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