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洛阳市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百度文库

洛阳市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百度文库

洛阳市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我国“百川东入海”和“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复杂多B.降水东多西C.地势西高东低D.气候复杂多样2.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滚滚河水哺育了沿岸亿万儿女,孕育了古老、灿烂的华夏文明。

读图关于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南岭,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B.黄河②处河段形成“地上河”,易引发洪水灾害C.长江中游有众多的支流汇入,其中③是湘江D.长江干流有多座水电站,④是世界上第一大水电站3.下列气候图中,表示哈尔滨气候特征的是()A.A图B.B图C.C图D.D图4.成都与拉萨纬度相当,但两个地方的气候差别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因素B.海陆因素C.纬度因素D.洋流因素5.读我国北部水资源、土地、人口及耕地占全国总量百分比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西北地区土地面积大,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B.解决黄淮海地区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主要措施是跨流域调水C.东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较大,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D.从图中可看出人地矛盾最突出的地区是西北地区6.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表现为时空分配不均,其中时间分配不均匀表现为()A.夏秋少,冬春多B.夏秋多,冬春少C.春夏多,秋冬少D.春夏少,秋冬多7.图书纸张的主要原料有木材、草类植物,这些原料属于()①生物资源②矿产资源③可再生资源④非可再生资源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8.调节河水水量季节变化的有效措施是()A.防止水污染B.兴修水库C.跨流域调水D.节约用水9.图中,下列铁路线组合正确的是()A.甲﹣﹣陇海线B.乙﹣﹣京九线C.丙﹣﹣京广线D.丁﹣﹣京沪线10.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A.蒙古B.俄罗斯C.越南D.菲律宾11.下列图中四省区按照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③②④①D.④②③①12.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A.两极和高山的冰川 B.深层地下水C.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D.海洋水13.读图,当暴雨发生时,易发生泥石流的地区是()A.甲地区B.乙地区C.丙地区D.丁地区14.鲁菜、川菜、湘菜是我国著名的菜系,其正宗来源地应分别是()A.山东省、广东省、湖南省B.山东省、四川省、湖北省C.山东省、河北省、湖北省D.山东省、四川省、湖南省15.读图,我国某地区人口统计图,从1990年到2020年间人口数量的变化是()①总人口数量在逐年减少②老年人口数量增加较快③幼年人口数量逐年下降④壮年人口数量逐年下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6.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欠佳的国家。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较差的地区是A.青藏地区B.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D.北方地区2、缓解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是A.修建水库B.跨流域调水C.大量开采地下水D.围湖造田17.下列轮廓图序号与省区简称、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A.①一甘一西宁B.②一桂一呼和浩特C.③一蜀一成都D.④一滇一贵阳18.下面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最能反映乌鲁木齐气候特征的是A.B.C.D.19.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是因为长江()A.径流量大B.航运价值大C.水力资源丰富D.矿产资源丰富20.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各大城市相继推出“共享单车”后,“共享雨伞”也来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只考虑降雨,“共享雨伞”使用频率最高的城市是A.广州B.兰州C.拉萨D.北京2、“共享单车”和“共享雨伞”的推出,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是A.有利于美化城市环境B.绿色出行,提高资源利用率C.有利于促进旅游业发展D.增加就业,加速工业现代化2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少数民族名称描述正确的是( )A.①维吾尔族B.②朝鲜族C.③壮族D.④藏族2、图中各族同胞的说法,与实际相符的是()A.①我们住竹楼,过泼水节B.②我们喜欢跳孔雀舞C.③我们喜欢跳跷跷板D.④我们住窑洞,唱信天游22.中国饮食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

下图是四个餐饮品牌的商标设计。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餐饮品牌各具特色,其所属省区正确的是( )A.①——甘B.②——琼C.③——滇D.④——贵2、形成于四川盆地,体现了人们对夏季湿热环境适应性的美食是( )A.①B.②C.③D.④3、图中④是蒙自云南过桥米线商标。

米线又称“米粉”,一百多年前,汉族居民将这种小吃带到哈尼族、彝族聚居的蒙自地区,逐渐加工演化成独特的地方美食。

蒙自过桥米线传统技艺2015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反映出我国( )A.北方地区以稻米为主食的历史源远流长B.地方美食也是自然旅游资源的组成部分C.少数民族和汉族交错杂居中的文化融合D.保护古老技艺以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23.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P和Q两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A.夏季风的进退B.海陆位置不同C.地形差异的影响D.用水季节变化2、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A.平原地形B.高原和盆地C.人口稀少D.经济落后24.读“环渤海地区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A和B是我国两大工业基地,其共同点不包括()A.水陆交通便利B.水资源丰富C.矿产资源丰富D.重工业较发达2、与AB两大工业基地相比,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主要优势是()A.交通更加便利B.矿产资源更加丰富C.科技力量更加雄厚D.轻工业发达25.下面分别为辽中南、长江三角洲工业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对比两大工业区,辽中南工业区发展的最大优越条件是A.市场广阔B.交通便利C.矿产丰富D.科技发达2、以下工业部门中,最适合辽中南工业区发展的是A.纺织工业B.食品加工业C.玩具制造业D.钢铁工业3、在自然资源方面,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与辽中南相比,不占优势的是A.平原广阔B.河网稠密C.煤、铁资源丰富D.沿江靠海26.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每个行政区都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特点,读下图并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四省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省B.②是我国目前人口最多的省C.③省是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D.④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2、图中四省省会城市的纬度位置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③①②D.③④①②27.近几年来,许多中小学对部分教材推行课本循环使用政策,每年就可以少订课本10万多册。

据此和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课本的循环使用,对下列哪种资源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A.煤炭资源B.石油资源C.土地资源D.森林资源2、这种资源主要分布在图中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⑤D.①②⑤3、图中①山脉的走向为()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C.东北——西南走向D.西北——东南走向4、山脉③北侧的地形区是我国最大的盆地()A.四川盆地B.塔里木盆地C.准噶尔盆地D.柴达木盆地28.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属于我国地势分界线的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有关四座山脉叙述正确的是()A.①山脉上有世界最高峰B.②山脉两侧地形类型相同C.③山脉为西北——东南走向D.④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上29.读“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1、该漫画反映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A.浪费严重B.污染严重C.短缺严重D.分布不均2、针对以上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不可行的是()A.循环利用水B.禁止工业用水C.节约用水D.保护水资源3、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主要措施是()A.合理用水B.防止水污染C.南水北调D.兴修水库30.当乌苏里江上洒满阳光时,帕米尔高原上还是星斗满天,这是由于我国()A.距海远近不同B.地形地势不同C.东西跨经度广D.南北跨纬度广二、解答题31.读“我国主要山脉和主要河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脉M和河流R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中山脉M是________,河流R是________,它们是我国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地区的分界线。

(2)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图中P海为________,Q海为________。

(3)我国沿海地区集中了沪宁杭、辽中南、京津唐和珠江三角洲四大工业基地,图中①为________工业基地,②为________工业基地,③为________工业基地,④为________工业基地32.读长江、黄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条大河的发源地:A______山脉、B______山脉。

(2)注入海洋:C______、D______。

(3)长江上游建有世界最大的G________工程,中下游航运价值高,被称为______。

(4)两条河流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是(_____)。

A.川、青 B.云、陕 C.川、陕 D.川、云33.读下图“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和序号对应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国家:字母A是____,B是____,C是____。

海洋:数字①是____,②是____。

(2)③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____。

(3)图中甲所在的区域有被称为“世界屋脊”的____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阶梯上。

(4)图中,北回归线共穿过了____个省区,其中位置最西的是____(简称)。

(5)重庆的地形类型以____为主,气候类型属于____。

3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的“十大旅游景点”中,北方地区偏重于_____旅游资源,南方地区偏重于_____旅游资源。

(2)位于甘肃省境内西北敦煌市的_____和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_______,虽然没有入选我国“十大旅游景点”,但同样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知名度。

(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中所描述的是我国“十大旅游景点”中的______;“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描述的景点是_____。

(4)“十大旅游景点”中的_____和______分别位于安徽省和台湾省。

(5)要想分别欣赏南、北方的古城风貌,应选________和________。

(6)图中的五幅景观图片,有四幅是上图中标注的景点,其中,④是_________,⑤是___________。

35.读我国工业区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工业基地①是____工业基地,②是____工业基地,③是____工业基地,④是____工业基地。

(2)工业基地③的最大三个工业城市是____、____、____。

(3)②工业基地有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____。

(4)连接②③工业基地的重要铁路干线是____,该线自北向南经过了____、____、____、等地形区。

(5)我国形成了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京沪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后,直接受益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有哪些?____【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我国“百川东入海”和“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河流多自西向东流,C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