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二年级下册美术第8课到22课教案
二年级下册美术第8课到22课教案
第九课动漫亮相
累计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优秀的卡通片,提高学生对卡通片的鉴赏能力。
2、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以及简单的制作过程。激发学生运用所学创作可爱的有个性的卡通形象的欲望。
3、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以及简单的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
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以及简单的制作过程。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
初步接触和了解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山西民间玩具的特色。
教学准备
学生:美术书、课前收集中国民间玩具的资料和图片或实物。教师:中国民间玩具的课件或图片、山西民间玩具的实物。
教学过程
引导阶段
(1)课前同学们收集了中国民间玩具的图片,有的同学还找到了实物,对中国民间玩具也有了一点的了解。老师也找了一些中国民间玩具的图片,想看吗?出示课题:中国民间玩具
教学准备
卡纸。
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内容内涵很丰富,并且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非常感兴趣。教师可根据当地条件和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灵活地处理教材。一般教学过程可作如下安排。
活动一:欣赏感受——分析评述——掌握特点——设计表现——探讨研究——课外延伸
活动二:了解方法——确定思路——创作表现——交流欣赏。
活动一可将欣赏和创作结合起来,首先给学生欣赏几个经典的、积极向上的中外动画片片段,美美地饱览卡通明星的多姿风采。然后再让学生讲讲最喜欢其中的那一个卡通形象,为什么?接着从片段中抽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卡通形象来分析评述其艺术特点。在分析时可采用直观的方法,如:讲解分析“唐老鸭”的形象特点时,将唐老鸭和生活中的鸭子放在一起,让学生发现区别在哪儿?并让他们自己总结,抓住生活原形的特点,运用夸张、变形、简练、鲜明对比等一些卡通形象的基本的艺术特点,为自己喜爱的小故事中的主角设计形象。
3、拿出几幅范画欣赏、讨论这些画。提问:“你们看漂亮吗?能给它取个合适的名字吗?”知道这几幅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吗?请你们选用桌面上的工具两人合作也来试试画一画。
(1)学生讨论作品的不足之处。
(2)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呢?大家讨论一下。
(3)学生共同解决不足。
4、下面来看看我的演示对你是否又有帮助呢?教师演示
8、学生作业,教师指导巡视。
(1)能基本掌握水与色的比例。
(2)能表现水彩色的特点。
三、评价总结
1、展示作业。大家的作品完成了吗?把你们的作品贴在黑板上,互相欣赏一下,再和范画比较一下,看看你们的作品画的完美吗?哪些地方不一样?
2、互评作业。
个性化批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
课题
(3)彩点点可以大一些,也可以小一些,还可以把两个点并联起来,让它们相互交融、渗化,出现另一种颜色。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水与色的比例。
5、看清楚了吗?现在你的问题都能解决了吗?谁能来说一说。
6、学生回答讲解。
齐读儿歌:一点、两点、七八点,
牵牵手儿拉长线,
九点、十点、无数点,
肩并肩儿连成片。
7、学生再次尝试绘画:既然问题都解决了,那现在请大家都拿起画笔,画出你胸中最美的彩点画吧。
在让自己设计的卡通形象动起来这一环节,可让学生根据书上的提示图,自己探索制作方法。然后教师就一些难点问题提示后,利用课外做出来。
在这一阶段让学生掌握以下几点:
1、简单了解卡通片的制作过程、方法;
2、对优秀的卡通片有基本的鉴别能力;
3、掌握运用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造型规律进行卡通形象的创作。
活动二可由欣赏一本卡通连环画入手,来了解创作卡通连环画的简单方法。创作过程如下:
作业要求:
活动一:设计一个造型生动有趣的卡通形象并试着让它动起来。活动二;将你熟悉的小故事改编成连环画形式画出来。
个性化批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
课题
第10课、民间玩具
累计课时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2、初步接触和了解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分析民间玩具的特色;
2、演示在画了红色点点的酒杯中点上黄色,你觉得这个时候的酒杯里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再请你眯着眼睛看看,感觉怎么样?
二、探究发现
1、请学生上台来在另外两个酒杯中跟别添上蓝色和红色的小点点。眯着眼睛侃侃同学的作品,现在酒杯里的颜色分别变成了什么颜色呀?
2、欣赏画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你发现这幅画在用颜色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画给我们什么感觉?
1、根据故事情节,将故事分为若干个场景(策划文字脚本)。
2、根据每一个场景构思画面。注意每一副画面都要清楚地表达出故事情节。
3、创作绘制出每一副画面。注意:构图饱满,主要的形象要突出;同一个角色在不同画面中形象不能差别太大。
4、整理装订。最后同学们将做好的连环画互相交流观看,并评出最优秀的卡通连环画。在这一阶段应让学生将在动画片中所学到的简明、概括、夸张等手法,运用到连环画中的人物和场景的创作绘制中去。
(2)播放中国民间玩具课件,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中国民间玩具,了解中国民间玩具的多样性。
(3)欣赏教材中的民间玩具作品,提出问题:
翻开课本,仔细观察,小组讨论:①图片有什么民间玩具?你见过吗?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②找出这些民间玩具的共同点?③它们在造型、色彩、材料上有什么特点?由各个小组长汇报,师生共同总结: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特点是:色彩鲜艳、造型丰富、废物利用。感受阶段中国的民间玩具种类很多,这节课重点欣赏富有代表性的中国民间玩具──山西民间玩具(再次出示课题:中国民间玩具──山西民间玩具)
(1)先把纸用毛笔涂湿,如天气较热,纸面上水分蒸发很快,可以涂两次,让画纸充分吸水,但纸面不能有积水,若有积水可以用毛笔将积水吸掉,使纸面湿润,保持平整。如作画在雨天,天气比较潮湿,纸面只要湿润即可,接着便是点色。在点色时注意:水和色的量比。
(2)色少水多,色水太淡。色多水少,色水就滴不下来。水色量比要适当,并要使笔肚吸色到饱和程度,即将笔竖起,用手指挤一下笔肚,使色水滴下来,毛笔沾色水,要使色水欲滴而未滴的样子,才能捏挤。
教学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
课题
第八课彩点点
累计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修拉的作品,感受彩点画面的趣味,
2、尝试用彩点合理的组合颜色画一幅的画,
3、体验彩点组合画面的乐趣,同学合作愉快。
教学重点
水色比例的控制、颜色的组合搭配。
教学难点
水色比例的控制、颜色的组合搭配。
教学准备
彩笔、画纸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一个画满红色、黄色、蓝色的三个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