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多动行为

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多动行为

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多动行为
摘要:儿童多动属于不良行为,应及早干预,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师和父母要客观地、正确对待幼儿的多动行为。

同时,要加强正面教育,关爱孩子,尊重孩子,进行科学的行为矫正。

关键词:幼儿多动、行为矫正
幼儿的多动行为是指幼儿在学习、生活中经常不由自主的表现出一些与一般幼儿不同的或与情景不相符合的反应。

具体表现为:上课时手脚不停,注意力无法集中,坐立不安,无法聚精会神地完成一项作业,游戏时不能按游戏规则活动,会有无目的的运动,午餐、午睡时心神不宁等。

幼儿的多动行为是令老师和父母都感到棘手和头痛的问题。

那么,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多动或多动症,帮助孩子改掉不良行为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和父母要客观地、正确对待幼儿的多动行为。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本身就有好奇、好动的特点。

儿童进行各种运动,不仅有利于身体的发育,而且有利于智力的发展,儿童的各种能力就是在不断运动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

家长和老师要正确对待幼儿的多动行为,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评价孩子的行为,不要轻易给孩子戴上“多动症”的帽子,如果孩子有多动行为,既不能简单粗暴的一味批评孩子,也不能听之任之放纵孩子,因为幼儿期是人的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从小看大,三岁知老”。

对于幼儿的不良行为要及早干预、纠正,将有利于孩子一生的发展。

二、分析孩子多动行为形成的原因,家园同步,共同探讨纠正措
施。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庭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影响很大,很多孩子的不良行为都是因为家庭教育方法不当而形成的。

因此,幼儿园要和家长密切联系,共同分析孩子多动行为形成的原因。

一方面要向家长介绍正确的教育观念和一些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另一方面要将纠正方案告诉给家长,使家长能够积极地配合幼儿园,家园同步,对孩子进行不良行为干预,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三、加强正面教育,关爱孩子,尊重孩子。

孩子爱动,行为常常出格,教师和家长如果情绪急躁,对孩子没有耐心,总是批评孩子,强行限制孩子的行为,往往会形成孩子冷漠、对立的情绪,与人交往时缺乏亲和力。

因此,教师和家长要对孩子付诸更多的爱心和耐心,经常和孩子亲切交谈,观察了解孩子,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就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对孩子加强正面教育,让孩子获得被人尊重被人肯定的情感体验,缓解孩子的抵触心理,有助于纠正孩子的多动行为。

四、利用转移注意法正确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孩子爱动,但总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老师和家长应多观察孩子,记录他喜欢做哪些事情,能够安静的专注的时间长短,然后利用转移注意法,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把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他感兴趣且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上来。

我曾经教过一个叫冬冬的小朋友,
他虽然多动,但在绘画时注意力却非常集中,一坐就是十几二十分钟,喜欢玩积木和玩具小汽车。

由于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玩,该怎么玩,所以常常表现出一些不合时宜的多动或破坏性行为,当老师制止或批评他时,他还会用哭闹、乱扔东西、撕纸等方式表示不满。

针对这种情况,我就采取以下方法:
1.用转移注意的方法,先制止他的不良行为,待他情绪稳定后再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让他知道错在哪里。

2.和他一起画画,引导他掌握正确的方法,培养他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和意识,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进行科学的行为矫正。

如果孩子确实患有多动症,而不是简单的多动行为,就必须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家长可请心理医生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提供一些具体的矫正方法。

药物治疗加科学的行为矫正方法,在纠正儿童不良行为方面有很多的效果,且不可听之任之。

(作者单位:方城县县直机关第一幼儿园)
参考文献
[1]郑静、曹家正、邵慧玲《幼儿问题行为及其矫正》
[2]王瑞新、蒋亚娟《多动幼儿的个案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