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市北海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皂化反应B .橡胶、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均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C .通信光缆的主要成分是晶体Si ,太阳能电池的材料主要是SiO 2D .《天工开物》记载:“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沙粘土而为之”。
“瓦”,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2.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无色溶液中:+Na 、3+Al 、2-4SO 、-ClB .在含大量2+Ba 溶液中:+4NH 、+Na 、-Cl 、-OH C .在强碱性溶液中:+Na 、K +、2-4SO 、-3HCO D .在强酸性溶液中:K +、2+Fe 、NO 3-、2-4SO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用托盘天平称量9.50gNaCl 固体 B .用50mL 量筒量取5.5ml 稀盐酸 C .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 稀盐酸 D .用广泛pH 试纸测得某盐酸pH 为3.5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属于加成反应B .分子式为C 4H 9Cl 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 .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D .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或多个CH 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凡是放热反应而且熵增加的反应,就更易自发进行B .对于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是:气态>液态>固态C .对同一反应来说,平衡常数K 值越大,则正反应进行越完全D .凡是能量较高的分子发生的碰撞均为有效碰撞6.一定温度下,某容器中加入足量碳酸钙,发生反应CaCO 3(s )CaO (s )+CO 2(g )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将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当体系再次达到平衡时,CO 2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B.CaCO3(s)加热分解生成CaO(s)和CO2(g),△H<0C.将体积增大为原来的2倍,再次达到平衡时,气体密度不变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He,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7.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X(g)+Y(s)Z(g)+W(g),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表:对该反应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温度不变,增加X的用量,K增大C.若K不变,则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不变D.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8.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A.A B.B C.C D.D9.乙酸钙[(CH3COO)2Ca·H2O]常用作食品稳定剂和抑霉剂,下列有关0.1 mol·L-1乙酸钙溶液中粒子浓度的比较,其中不正确的是A.c(H+)+2c(Ca2+)=c(CH3COO-)+c(OH-) B.c(OH-)=c(H+)+c(CH3COOH) C.c(CH3COO-)>c(Ca2+)>c(OH-)>c(H+) D.c(CH3COO-)+c(CH3COOH)=0.1 mol·L-110.25℃时,在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1醋酸溶液,曲线如图所示,有关粒子浓度关系的比较中,错误..的是A.在A点:c(Na+)>c(OH-)>c(CH3COO-)>c(H+)B.在B点:c(OH-)=c(H+)<c(Na+)=c(CH3COO-)C.在C点:c(CH3COO-)+c(CH3COOH)=2c(Na+)D.在A、B、C点:c(Na+)+c(H+)=c(OH-)+c(CH3COO-) 11.已知常温下几种酸的电离常数如表:则同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pH最大的是:A.CH3COONa B.NaHCO3C.NaHS D.Na2HPO4 12.25℃时,分别向浓度均为0.1 mol/L,体积均为20 mL的HX和HY的溶液中滴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氨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与加入氨水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X的电离方程式为HX H++X−B.b点时溶液中c(4NH )=c(Y−)>c(H+)=c(OH−)C.HX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0−7 mol/LD.a、b两点对应溶液中存在的微粒种类数目相同13.为增强铝的耐腐蚀性,现以铅蓄电池为外电源(左池),以Al作阳极、Pb作阴极,电解稀硫酸(右池),使铝表面的氧化膜增厚。
反应原理如下:电池:Pb(s)+PbO2(s)+2H2SO4(aq)=2PbSO4(s)+2H2O(l);电解池:2Al+3H2O Al2O3+3H2↑。
关闭K,电解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两池中H+均移向Pb电极B.左池每消耗3mol Pb,右池生成2mol Al2O3C.左池Pb电极质量增加,右池Pb电极质量不变D.左池正极反应:PbO2+4H++2e-=Pb2++2H2O1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L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写成1s3违背了能量最低原理B.电子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总称原子光谱C.处于基态的氧原子电子排布图表示成,违背了泡利原理D.某种基态原子中可能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为p轨道是“8”字形的,所以p电子走“8”字形B.M能层有3s、3p、3d三个轨道C.原子轨道与电子云都是用来形象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D.基态铜原子有8个能级二、填空题16.请按要求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1)基态P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2)Fe3+外围电子排布图:_______________(3)用电子式表示MgCl2的形成过程:_______(4)用水解方程式表示明矾能净水的原因:_______17.已知反应:2NO 2(红棕色)N2O4(无色)△H<0,在100℃时,将0.40mol NO2气体充入2L密闭容器中,每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的物质进行测量,得到的数据如下表:(1)100s后降低反应混合物的温度,混合气体的颜色_________(填“变浅”、“变深”或“不变”)。
(2)20至40s内,v(NO2)=__________mol/(L·s),1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
(3)将一定量的NO2充入密闭注射器中,图是在拉伸和压缩注射器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b点的操作是压缩注射器B.c点与a点相比,c(NO2)增大,c(N2O4)减小C.若密闭注射器为绝热容器,则T(b)>T(c)D.d点时v(正)>v(逆)(4)能说明反应2NO 2(红棕色)N2O4(无色)达平衡的是_________A.体系的颜色不变B.恒容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不变C.2v正(NO2)=v逆(N2O4)D.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三、结构与性质18.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其单质和化合物是人类生活的主要能源物质。
(1)有机物M经过太阳光光照可转化成N,转化过程如下:ΔH =+88.6 kJ·mol-1,则M、N相比,较稳定的是__________(2)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分析,C(s)的燃烧热△H等于_____________ (用△H1 、△H2、△H3表示)C(s)+H2O(l)=CO(g)+H2(g);△H12CO(g)+O2(g)=2CO2(g);△H22H2(g)+O2(g)=2H2O(l);△H3(3)根据键能数据估算CH4(g)+4F2(g)= CF4(g)+4HF(g)的反应热ΔH=________(4)使Cl2和H2O(g)通过灼热的炭层,生成HCl和CO2,当有1 mol Cl2参与反应时释放出145 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某同学设计了甲烷燃料电池并探究某些工业电解原理(如图所示),其中乙装置为探究氯碱工业原理(X为阳离子交换膜,C为石墨电极),丙装置为探究粗铜精炼原理。
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b口通入的气体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乙中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b口消耗标况下2.24L的气体时,则A极增重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四、实验题20.某小组以CoCl2·6H2O、过氧化氢、液氨、氯化铵固体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了橙黄色晶体X。
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氨的测定:精确称取wgX,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圆底烧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10%NaOH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溶液中的氨全部蒸出,用V1mL c1mol·L-1的盐酸溶液吸收。
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用c2mo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到终点时消耗V2mLNaOH溶液。
②氯的测定:准确称取样品X配成溶液后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K2CrO4溶液为指示剂,至出现砖红色沉淀不再消失为终点(Ag2CrO4为砖红色)。
回答下列问题:(1)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时,应使用_______式滴定管,该滴定实验可使用的指示剂为_______,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滴定终点时,若溶液中c(Ag+)=2.0×10-5mol·L-1 ,c(CrO42-)为________mol·L-1。
(已知:K sp(Ag2CrO4)=1.12×10-12)。
21.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制取漂白粉,并探究氯气与石灰乳反应条件和产物。
已知:①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可制备氯气,同时生成MnCl2②氯气和碱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温度较高时,氯气和碱还能发生如下反应:3Cl2+6NaOH5NaCl+NaClO3+3H2O该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1)①甲装置用于制备氯气,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②实验室用足量NaOH溶液吸收从浓盐酸和MnO2反应体系中导出的气体。
当吸收温度不同时,生成的产物可能是NaClO、NaClO3、NaCl中的两种或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