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技术实务必考知识点之【消防设施篇】11.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的规定,下列情况下可不设备用泵:(考试热度:★★★★★)(1)建筑高度小于54m的住宅和室外消防用水量小于等于25L/s的建筑;(2)建筑的室内消防用水量小于等于10L/s时。
2水泵的扬程应在满足消防流量的条件下,保证最不利点消火栓的水压要求。
3.消防水泵一般不应少于两台,一台工作,其余备用。
单台泵的流量应按消防流量进行选择,同一建筑物尽量选用同型号水泵,以便于管理。
4消防泵的串联在流量不变时可增加扬程;消防泵的并联主要在于增加流量,在流量叠加时,系统的流量有所下降。
在选泵时应考虑这种因素,也就是说并联工作的总流量增加了,但单台消防泵的流量有所下降,故应适当加大单台消防泵的流量。
5.下列消防给水应采用环状给水管网:(考试热度:★★★★★)(1)向两栋或两座及以上建筑供水时;(2)向两种及以上灭火系统供水时;(3)采用设有高位消防水箱的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时;(4)向两个及以上报警阀控制的自动水灭火系统供水时6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应符合下列规定:(考试热度:★★★★)(1)室外消防给水采用两路消防供水时应采用环状管网,但当采用一路消防供水时应采用枝状管网;向环状网输水的进水管不少2条,其中一个故障其余满足用水总量供给要求;(2)管道的直径应根据流量、流速和压力要求经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DN100;(3)消防给水管道应采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每段内室外消火栓的数量不宜超过5个;(4)管道设计的其他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的有关规定。
7.室内消防给水管网应符合下列规定:(考试热度:★★★)(1)室内消火栓系统管网应布置成环状,当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不大于20L/s,且室内消火栓不超过10个时,除《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第8.1.2条情况外,可布置成枝状;(2)当由室外生产生活消防合用系统直接供水时,合用系统除应满足室外消防给水设计流量以及生产和生活最大小时设计流量的要求外,还应满足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流量和压力要求;(3)室内消防管道管径应根据系统设计流量、流速和压力要求经计算确定;室内消火栓竖管管径应根据竖管最低流量经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DN100;室内消火栓给水管网宜和自喷水灭火系统臂网分开,合用时供水管沿水流方向在报警阀前分开。
给水管设计流速不大于25m/s,自喷水灭火系统符合国标,但任何消防管道流速不得大于7m/s8.水泵接合器的给水流量宜按每个10L/s~15L/s计算。
每种水灭火系统的消防水泵接合器设置的数量应按系统设计流量经计算确定,但当计算数量超过3个时,可根据供水可靠性适当减少9.水泵接合器应设在室外便于消防车使用的地点,且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离不宜小于15m,并不宜大于40m。
(考试热度:★★★★)10.下列场所应设置消防水池:(考试热度:★★★★★)(1)当生产、生活用水量达到最大时,市政给水管网或入户引入管不能满足室内、室外消防给水设计(2)当采用一路消防供水或只有一条入户引入管,且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大于20L/s或建筑高度大于50m;(3)市政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小于建筑室内外消防给水设计流量。
11.消防水池进水管应根据其有效容积和补水时间确定,补水时间不宜超过48h,但当消防水池的有效总容积大于2000m3时,不应大于96h。
水池进水管径不应小于DN100。
12.消防水池的总蓄水有效容积超过500m3时,宜设两格能独立使用的消防水池;当大于1000m3时,应设置能独立使用的两座消防水池。
13.市政消火栓应沿道路一侧设置,当道路宽度大于60m时,宜在道路两边交叉错落设置消火栓,并宜靠近十字路口。
(考试热度:★★★)14.市政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m,间距不应大于120m。
(考试热度:★★★)15.市政消火栓距路边不应大于2m,不宜小于0.5m,距建筑外墙或外墙边缘不宜小于5m。
(考试热度★★★★)16.室外消火栓沿建筑周围均匀布置,且不宜集中布置在建筑一侧;建筑消防扑救面一侧的室外消火栓数量不宜少于2个。
(考试热度:★★★★)17.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1m的住宅建筑应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
(考试热度:★★★★★)18.室内消火栓应设在明显易于取用的地点。
栓口离地面的高度宜为1.1m,其出水方向宜向下或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成90°角。
19.高层建筑、厂房、库房和室内高度超过8m的民用建筑等场所,其消火栓栓口动压不应小于0.35MPa且消防水枪充实水柱应按13m计算,其他场所,消火栓栓口动压不应小于0.25MPa,且消防水枪充实水柱应按10m计算。
20.室内消火栓箱门的开启角度不应小于120度。
(考试热度:★★★)2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根据所使用喷头的型式,分为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与泡沫联用系统)和开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雨淋系统、水幕系统)两大类。
22.湿式系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适合在环境温度不低于4℃并不高于70℃的环境中使用。
23.干式系统适用于环境温度低于4℃,或高于70℃的场所。
(考试热度:★★★★)24.雨淋系统主要适用于需大面积喷水、快速扑灭火灾的特别危险场所。
火灾的水平蔓延速度快、闭式喷头的开放不能及时使喷水有效覆盖着火区域,或室内净空高度超过一定高度,且必须迅速扑救初期火灾的,或属于严重危险级Ⅱ级的场所。
2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置场所的火灾危险等级,共分为4类8级,即轻危险级、中危险级(1、Ⅱ级)、严重危险级(I、Ⅱ级)和仓库危险级(I、Ⅱ、Ⅲ级)26.水幕系统持续喷水时间:除特殊规定外,系统的持续喷水时间,应按火灾延续时间不小于1.0h确定27.闭式系统的喷头,其公称动作温度宜高于环境最高温度30℃。
(考试热度:★★★)28.净空高度不超过8m的场所,间距不超过4x4(m)的十字梁,可在梁间布置1只喷头,其保护范围内的喷水强度应采取提高喷头工作压力或采用大流量喷头的方法予以保证。
29.报警阀组宜设在安全及易于操作、检修的地点,环境温度不低于4℃且不高于70℃,距地面的距离宜为1.2m。
水力警铃应设置在有人值班的地点附近,其与报警阀连接的管道直径应为20mm,总长度不宜大于20m;水力警铃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0.05MPa30.一个报警阀组控制的喷头数,对于湿式系统、预作用系统不宜超过800只,对于干式系统不宜超过500只。
串联接入湿式系统配水干管的其他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分别设置独立的报警阀组,其控制的喷头数计入湿式阀组控制的喷头总数。
每个报警阀组供水的最高和最低位置喷头的高程差不宜大于50m。
31水喷雾的灭火机理主要是表面冷却、窒息、乳化和稀释作用。
32.水喷雾灭火系统按启动方式可分为电动启动水喷雾灭火系统和传动管启动水喷雾灭火系统33水喷雾灭火系统按防护目的主要分为灭火控火和防护冷却两大类34.细水雾的灭火机理主要是表面冷却、室息、辐射热阻隔和浸湿作用。
除此之外,细水雾还具有乳化等作用。
35.低压系统:系统分布管网工作压力小于或等于1.21MPa的细水雾灭火系统36.中压系统:系统分布管网工作压力大于1.21MPa且小于3.45MPa的细水雾灭火系统37.高压系统:系统分布管网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3.45MPa的细水雾灭火系统38.细水雾灭火系统适用于扑救以下火灾:(1)可燃固体火灾(A类),细水雾灭火系统可以有效扑救相对封闭空间内可燃固体表面火灾,包括纸张、木材、纺织品和塑料泡沫、橡胶等固体火灾等。
(2)可燃液体火灾(B类),细水雾灭火系统可以有效扑救相对封闭空间内的可燃液体火灾,包括正庚烷或汽油等低闪点可燃液体和润滑油、液压油等中、高闪点可燃液体火灾(3)电气火灾(E类),细水雾灭火系统可以有效扑救电气火灾,包括电缆、控制柜等电子、电气设备火灾和变压器火灾等。
39.喷头的最低设计工作压力不应小于1.20MPa40闭式系统的作用面积不宜小于140m2,每套泵组所带喷头数量不应超过100只41.开式系统的设计响应时间不应大于30s。
采用全淹没应用方式的瓶组式系统,当同一防护区内采用多组瓶组时,各瓶组必须能同时启动,其动作响应时差不应大于2s。
(考试热度:★★★)42.系统应按喷头的型号规格存储备用喷头,其数量不应小于相同型号规格喷头实际设计使用总数的1%,且分别不应少于5只。
43.气体灭火系统按使用的灭火剂分为: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惰性气体灭火系统。
按系统的结构特点分为:无管网灭火系统(又称预制灭火系统,分为柜式和悬挂式)、管网灭火系统(分为组合分配系统和单元独立系统)。
按应用方式分为:全淹没灭火系统、局部应用灭火系统。
按加压方式分为:自压式气体灭火系统、内储压式气体灭火系统、外储压式气体灭火系统。
44.气体灭火系统主要有自动、手动、机械应急手动和紧急启动/停止四种控制方式。
45.采用管网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800m2,且容积不宜大于3600m3;采用预制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500m2,且容积不宜大于1600m346.设置气体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应设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保证防护区内所有人员在30s 内撤离完毕防护区内的疏散通道及出口,应设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和疏散指示标志灯。
47喷头的保护高度和保护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最大保护高度不宜大于6.5m;最小保护高度不应小于0.3m;喷头安装高度小于1.5m时,保护半径不宜大于4.5m;喷头安装高度不小于1.5m时,保护半径不应大于7.5m。
喷头宜贴近防护区顶面安装,距顶面的最大距离不宜大于0.5m48.气体灭火系统一个防护区设置的预制灭火系统,其装置数量不宜超过10台。
同一防护区内的预制灭火系统装置多于1台时,必须能同时启动,其动作响应时差不得大于2s。
(考试热度:★★★★)49.泡沫灭火系统一般由泡沫液、泡沫消防水泵、泡沫混合液泵、泡沫液泵、泡沫比例混合器(装置)、泡沫液压力储罐、泡沫产生装置、火灾探测与启动控制装置、控制阀门及管道等系统组件组成。
50泡沫灭火系统按喷射方式分为:液上喷射(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移动式)、液下喷射(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半液下喷射;按系统结构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按发泡倍数分为: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发泡倍数小于20)、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发泡倍数为21-200)、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发泡倍数为201-1000;按系统形式分为全淹没系统、局部应用系统、移动系统、泡沫-水喷淋系统和泡沫喷雾系统。
51.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宜选用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单罐容量不大于500m3的甲、乙类固定顶与内浮顶油罐和单罐容量不大于10000m3的丙类固定顶与内浮顶油罐,可选用中倍数泡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