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乳腺癌MCF7细胞株中肿瘤干细胞鉴定模式的建立

乳腺癌MCF7细胞株中肿瘤干细胞鉴定模式的建立


干细胞鉴定模式 , 该模式适用于体外培养 的肿瘤细胞株 中肿瘤干细胞的鉴定。
肿瘤 干 细胞是 指 肿瘤 细胞 中具有 自我 更新 和多
重 悬并 计 数 。 在 玻 璃 培 养 皿 中预 先 加 入 深 约 0 3 .
c 的完 全培 养基 ( 2 % 胎 牛血 清 ) 置 于 3 m 含 0 并 7℃
验, 观察符合 成瘤性克隆纳入标准的单细胞克隆的成瘤性 。结果 成瘤 性克 隆的纳入标 准 : 单细胞 种植后 1周 即 形成细胞数 >5 的克 隆 , 0个 细胞大小形态正常 , 大部分 细胞 状态 良好 ; 2周时 克隆迅速 扩增至 > 0 第 3 0个 , 至达 甚 100 以上 , 0 个 细胞状态好 , 克隆 中心可有( 或无 ) 少量细胞 凋亡。符合上述 标准 的单 细胞克 隆可 以 10 0 %扩增 成功 并连续移植成瘤 , 而相应排除的克隆成瘤率 <1% 。结论 0
摘要 : 目的 探讨 适用于体外培养的乳腺癌 MC 7细胞 中肿 瘤干细胞 的鉴定模 式。方法 取人乳腺 癌 M F F C7 细胞株 , 在显微操作法的基础上改进单细胞分离种植技术 , 用该技术分离 MC 7单细胞 并种植 到 9 孔板 , F 6 观察单细 胞克隆生长情况并依据其生长特征制订成瘤 性克 隆的纳入标 准。随机扩增 MC 7单 细胞克 隆并进行 移植成 瘤实 F
分类 。@MC 7单 细胞 克 隆扩 增及 移 植成 瘤 : F 随机 扩
11 材料 .
人 乳 腺 癌 MC 7细 胞 系 购 自中科 院上 F
海 细胞 库 , 实验 用 的 MC 7细 胞 株 为 MC 7单 细 胞 F F 来 源 的亚 株 。R MI60培 养 基 及 F S P 14 B 。裸 鼠。单 细 胞分 离种植 装 置为 自行研 制 。
月 , 们 在研 究 中建 立 了单 细 胞分 离 种 植一 成瘤 性 我 克 隆 的 肿 瘤 干 细 胞 鉴 定模 式 , 在 人 乳 腺 癌 MC 7 并 F 细胞 株进 行 了验证 。现将结 果 报告 如下 。
1 材 料 与方 法
无菌 9 6孔板 内加好 适应 培养 基 ) 。
123 M F 单细胞克隆成瘤性实验 @M F .. C 7 C 7单 细胞克 隆 : 述 MC 7单 细 胞 种 板 后 培 养 1周 和 2 上 F 周时分 别记 录克 隆 的细 胞 数 , 察 细 胞形 态 及 其 生 观 长状态 , 据 克 隆 的细 胞 数 目及 生 长特 点 制 订 成瘤 根 性克隆的纳入标准 , 照纳入标准 将单 细胞克 隆进行 按
关 键 词 : 瘤 干 细 胞 ; 隆细 胞 ; 瘤 细 胞 ; 腺 癌 肿 克 肿 乳
中 图分 类 号 :7 7 9 R 3 . 文 献 标 志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22 6 (0 0 2 - 2 - 10 -6 X 2 1 )60 50 . 0 2
建立 了乳腺癌 MC 7单细胞 分离种植一成瘤 性克隆 的 F
后即 > 0 30个 , 甚至达 1 0 0个 以上 , 0 细胞状 态较好 , 背 景浅且 均一 , 少 数 克 隆 中心 出现 少量 细 胞凋 亡 仅
现象。
点 。与体 内移植成瘤模式相 比, 体外培 养模 式周期更
短、 条件稳定、 不受免疫因素影响。但体外培养模式 对 于肿瘤 干细胞成瘤性 的观察 相对 有限 , 只适合 并且 特定类型 的肿瘤干细胞 的鉴定 , 液肿瘤 的肿瘤干 如血 细胞及适应 了体 外培 养 的肿瘤细胞 株 等 。本 研究 在
式同样适用 于其 他肿 瘤细胞 中干细胞 的鉴定 。
参考文 献 :
[ ]Ca eMF i E,DrsP ,ta. acrs m cl——p 1 lk 。Dc J r k i B e 1 C ne t e8 k e l
s e t c n c re t s t s a d f t r i c in :AACR o k h p p ci so u r n t u n u u e d r t s v 7单 细 胞 克 隆 的分类 以 生长 特 点 为 依 . F 据 , M F 单细 胞 克 隆分 成 两 类 。第 一类 克 隆 符 将 C' /
合以下条件 : ①单细胞种植后 1 周即形成细胞数 > 5 的克 隆 , O个 细胞 大小 、 态 正 常 , 形 大部 分 细胞状 态 良好。②第 2 周克隆迅速扩增达 30— 0 个 , 0 1 0 细 0 胞状态好 , 克隆中心可有( 或无 ) 少量细胞凋亡。其
124 统计 学方 法 ..
义。
采 用 S S 1. P S30统计 软件 。计
数资 料 比较 用 检验 。P≤00 为 差异 有统 计 学 意 .5
2 结果
2 1 MC 7单细 胞克 隆 的生 长情 况 . F
MC 7单 细 胞 F
25
种植 后 2 , 分细 胞开 始逐 渐凋 亡 、 死 、 4h 部 坏 分解 、 消
山东 医药 2 1 00年第 5 第 2 0卷 6期
失, 少数细胞在分裂数次之后逐渐凋亡, 另一部分细 胞则 出现第 1 分 裂 , 次 出现 分 裂 的细胞 多 数 在种植 后1 周形成克隆( 细胞数 > 0个) 5 。单细胞克隆的 生长 速度 、 细胞状 态存在 较大异质 性 , 中部分单 细 其 胞克 隆生长缓 慢或状 态不好 , 内颗粒多 , 胞 凋亡或坏 死 的细胞 较 多 。但 多 数单 细 胞 克 隆 生长 迅 速 , 2周
l 0 个细胞二次移 植 , 以观察其持 续成瘤 能力 。
液 时过 滤 收集 的培养 基 ) l 1比例配制 。 按 : 12 2 MC 7单 细胞分 离种 植 培养 的 MC 7细胞 . . F F 按 常规 方法 进行 消化 、 心 、0 目细 胞 滤筛 过 滤 后 离 30
基金 项 目: 西 研 究 生 教 育 创 新 计 划 课 题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广 ( 0 80 9 10 D 3 。 20 15 8 02 3 ) + 通讯 作者
山东 医药 2 1 0 0年 第 5 O卷第 2 6期
乳 腺 癌 MC 7细 胞 株 中肿 瘤 干 细 胞 F 鉴 定 模 式 的 建 立
黄 名威 陆 云飞 , , 沈桂 鑫 李 , 涛
( 1广 西 医科 大学 , 宁 50 2 ; 西 医科 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 南 30 12广
12 1 培 养 基 的配 制 常 规 培 养 基 为 R MI60 .. P 14 培 养基 加 1% F S 适应 培 养基 为含 2 % F S新 鲜 0 B, 0 B
R MI6 0培养 基 和 陈 旧 的 培 养 基 ( P 14 即培 养 细 胞 换
部分 移植 瘤用 Ⅲ型胶 原酶 消化 获取 单 细胞 悬液 后 取
余克 隆归 人第二 类 。
2 3 MC 7单 细 胞 克 隆 形 成及 其 成 瘤 结 果 . F 4块 9 L 6孑 板单 细胞种 植后 获得 的单 细胞 克 隆数 、 类及 分
连续移植成瘤的克隆命名为成瘤性克隆。成瘤性克
隆形成率可反 映细胞株 中肿 瘤干 细胞 的含 量。本研
各类克 隆 随机 扩 增 并 进 行 连 续 移 植 成 瘤 结果 见 表
显微操作法 的基 础上改 进单 细胞分 离种植 技术 并 结
合体内、 外两种鉴定模式的优点 , 采用单细胞分离种
植一 成瘤性克隆 的模式 鉴 定 M F C 7细胞 中的肿瘤 干 细胞 。由于单细胞种植 时采用 的是适应培养 基 , 最大 程 度地 避免 了环境 改 变对单 细 胞克 隆形 成 的影 响 。 单 细胞 克 隆形 成 以后 再 进行 扩 增 , 用细 胞 数量 优 利 势 , 了成瘤率 , 而最 大程 度保证 了实验 结果 的 保证 从 可靠性。我们将单 细胞来 源并 可 以扩 增形 成亚 株 和
1 2 方 法 .
增单细胞克隆 , 1 1 按 : 消化传代至新 的 9 孔板持续 6
扩增 , 继而传 至 2 板 、 板 和 培养 瓶 ( 持 续 扩 4孔 6孔 能 增 到 6孔板 的克 隆即判断为扩增 成功的克 隆 ) 。将 单
细胞克 隆 来 源 的 细胞 扩 增 至 足 量 的细 胞 数 ( 1。 约 0 个) 后移植到裸 鼠前肢腋 下 , 月后观 察成 瘤情 况 。 2个
向分化 能力 的 干细 胞 样 亚 群 。 目前 , 瘤 干 细胞 的 肿 鉴定 金标 准 是连 续移 植 成 瘤 实 验 … , 实 验通 常需 该
要 采用 免疫 缺 陷 鼠为 移植模 型 , 鉴定 周期 较长 , 加上
培 养箱 温育 1 i, 滴 管 吸 取 细胞 悬 液 1—2滴 , 0mn用 滴 入预 热 的培 养 基 中 , 次 在 培 养 箱 温 育 1 i。 再 0 mn 显微镜 下用单 细胞 分 离 种 植 装 置 随机 挑 取 单 细 胞 ,
逐 孑 种入 9 板 ( L 6孔 4块 ) 种 板 前 按 2 0 l孑 在 中( 5 / L ,
移植部位的微环境变化及模型 鼠残余 的免疫排斥反 应, 使得 实验 结果 大 受 影 响 口 。理 想 的肿 瘤 干 细胞 J 鉴定 方 法应 该具 备 量 化 、 特异 性 和敏 感 性 以及 鉴 高 定周 期短 的特点 ¨ 。 为此 ,0 8年 9月 一 00年 2 j 20 21
和 , 隆形成率为实际克隆个数除以总孔数 克
3 讨论
由于缺乏特异 的生物标记 , 肿瘤干细胞还是通 过 功 能学即成瘤性实验来鉴 定 。K l ey等 将来 源 于转 l 基 因小 鼠的淋 巴瘤 和 白血病 细胞移 植 到组织 相容 的
小 鼠体 内, 结果 显 示 , 0 的肿 瘤 细胞具 有成 瘤能 >1 %
1 。表 1 显示 , 第一类克隆的扩增成功率和移植成瘤 率 均 为 10 , 第 二 类 克 隆 的 扩 增 成 功 率 低 于 该标准综合考 虑 了克 隆的细胞数 量 、 0% 而 生长速 度及细胞 1% , 0 两类克 隆 的成 瘤 率 相 比, 0 0 。说 明根 据 状态等影响移植成 瘤结 果 的因素 。根据 这 一标 准人 P< . 1 本研 究提 出的第 一类克 隆 的条 件可 以有 效 区分 成瘤 选的克隆经过 扩增 、 异种移植后 10 0%成瘤 , 除的 而排 性克 隆和非成 瘤性 克隆 。 克 隆成瘤率低 于 1%。有 了成 瘤性克 隆 的纳入标 准 0 表1 MC 7 F 单细胞克隆及其成瘤结果 后无需对每个单细胞克隆都进行扩 增和移植 验证 , 节 省 了研 究 时 间和资 源 , 为后 续 大规 模 的研 究 奠定 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