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前怎样调整心态汇总

高考前怎样调整心态汇总

高考前怎样调整心态
2010年高考快要到了,面对考试,有的同学进入不了状态,激发不起考试的劲头;有的则整天郁郁寡欢,过于担忧、紧张,发现还有很多东西都没掌握;还有的同学虽然紧张,有压力但能转化为动力,对自己有信心,有合理的学习目标,复习效率较高。

很明显这三种不同的临考心态,最后一种最为合理。

考前适度紧张是好事。

我们需要克服的是过了头的紧张导致的高考焦虑症。

首先我们要弄清考前紧张的根源——
自我期待不恰当
有的学生学习时喜欢“狂飙突进”,想一下子取得决定性胜利,但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

其实高考与平时考试一样,都没有脱离考试的本质——对考生前一阶段学习成果的检验。

能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就是最理想的结果,不要对高考抱有不合理的期待。

过分担忧考试失败
有些考生过度为明天担忧,“万一考砸了怎么办?”“如果这次考砸了,家里会……”等等想法总是困扰着考生,使其难于集中注意力,难于入眠,记忆力衰退。

对考试目的认识不正确
由于社会给高考赋予了太多额外的负担,认为一考定终身,使考生对考试过分小心。

其实,成才的道路有许多条,高考只是其中的一种,没必要想那么多。

这种抱着“背水一战”的信念去参加考试的人往往会成为“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英雄”。

被过去考试失败的经历困扰
部分学生有过去考试的失败经历和体验,在高考前又被勾起,引起情绪波动,直接后果便是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无法从容应考。

对此,我们要像删除电脑中的垃圾信息一样,毫不留情地删除。

如果每一位高三考生都以轻松积极的心态,备战高考,迎接高考,那你将成为考场上的那匹惊人的“黑马”。

饮食方面,考试期间,考生必须吃早餐,即使是有不吃早餐习惯的考生,也要强迫吃一些,否则大脑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都会减弱。

另外,考试前或考试中不要吃各种保健品,因为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如果一直服用某种补脑保健品也不用突然停掉,仍然按照平时的剂量吃即可。

否则,都会造成消化系统的紊乱。

特别要注意食品卫生。

1.要备齐考试用品。

考试前一两天,要仔细检查一下高考时必备的文化用品(如准考证、钢笔、三角板、半圆仪、圆规、铅笔、橡皮等,如果用品不齐或有故障,一定要及时解决。

高考的前一天晚上,临睡前要将包括准考证在内的所有必备品,装在一个袋子里(最好是厚而透明的小塑料袋,放在容易见到的桌子上。

每天考试出发前,一定要检查一下,必备品是否带齐了。

这些看起来是小事,但小事弄不好,有时也会误大事。

如每年高考都有个别人忘记带准考证,从而无法进人考场,平添一番烦恼,延误了考试时间;有时,电子表未及时更换电池,在考试中途,考生手表停了,很长时间自己也未发现,造成考生不能合理地分配答题时间;还有的考生,只带了一支钢笔,答卷不久,钢笔又下不了水了,也十分狼狈,……。

总之,高考也应象打仗一样,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打无准备之仗。

2.要注意养精蓄锐。

考生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特别是最后半年的复习,直接的目的就是迎接高考,接受国家的挑选,可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如果临考时,突发疾病或体力不支、头昏脑胀,将会造成终生的遗活。

所以,考前要注意“养精蓄锐”,一要注意用脑卫生。

不搞疲劳战术,不开夜车,不再演算那些偏、难、怪题,以免精疲力尽;二要注意饮食起居,预防感冒、腹泻等疾病的突发,多补充一些优质的蛋白质食品,如鸡蛋、瘦肉、肝、牛奶和豆制品等,多吃蔬菜和水果。

这些食品富于营养,有助于增
强体力的记忆力。

为了防止意外情况发生,考试前一天不要参加动作较激烈、体能消耗比较大的体育活动,同时
不要到离家太远的地方。

适当的放松和休息应是考前最后一天的主旋律。

3.女生在高考前应充分估计,高考那几天是否是月经期,如果是,应和家长、医生商量一个要贴的处理方法。

尤其是平时月经期身体不适,有痛经或其他不良反应的更应该考虑周到一些,以免到时手足无措,影响考试。

4.由于初次参加如此关系重大的考试,一些考生心理上有时可能承受不了,以至考前常出现心理失常的情况。

按照以下的方法进行合理的调治,便可消除这几种心理“疾病”。

(1认真对待高考前几天的失眠,失眠主要是心里太紧张所致,只要放松,把考试看轻一些,便舍减轻心理负担。

如果硬睡睡不着,不如静静地躺着休息,不要过多去想考试的事情,千万不要对失眠过于担心。

如果晚上睡不好,也不要焦虑,第二天一上考场,考生往往会一个激灵,头脑变得清醒,考试还能顺利进行,发挥也不错,所以凡事顺其自然,不可过分要求,造成太大心理压力。

试想平时成绩差的同学,睡眠再多,精神再好,也不会在考试这三天产生奇迹,所以要相信自己的潜力。

(2“猫头鹰”型的人如何应付上午考试
有些考生习惯于夜间用功学习,夜越深精力越好。

还有些考生为争取时间,拼命熬夜,以至形成习惯。

这两种情况,都会使考生在白天,特别是上午精力不佳。

而考试又都是在白天举行,不会在夜间举行一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必须事先进行人体生物钟调整工作,逐步改变生话习惯,以适应考试的时间安排。

调整生物钟,从临考前两周就要开始矫正休息时间,坚持晚上9点3O分睡觉,早晨6点起床。

开始时可能怎么也睡不着,不过没关系,睡不着就看书,但第二天早6点,铃一响一定起床。

起床后头昏昏沉沉,因为头天晚间没睡好。

这时一定不可赖在床上,坚持起床,到附近公园、街道上跑跑步,边跑边背些单词。

几天过后,就会慢慢适应早睡早起的习惯了。

临考前一周应按考试时间安排休息,早6点起床、运动、吃饭,8
点钟准时开始复习,上午中间休息20分钟。

最好按考试科目时间复习。

这样经过一段适应训练,临场考试就不会有异常感觉了。

5.大多数考生考前都有神经质现象,一听说考试了,一听说考试可能较难,或一进考场就心慌得厉害,连别的考生考试用品准备得比自己多,别的同学心理比自己沉重都会加剧自己更加恐慌的心理。

这些都是神经质的表现。


神经质表现一般是由强烈的竞争心理和凡事一定追求完美心理所致,也是过于谨慎的反映。

神经质大多是由于对考试过于重视、求胜心切所致,如果满不在乎或根本不关心,当然就不会产生神经质。

因此,考生在考试来临前(已经做好物质准备后,不妨把高考当作学校的一次普通考试,或者权且作为实力摸底考试,看看自己实力到底如何,这样反会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潜能。

实际上是在心里降低考试的作用,这样就会减弱你的神经质。

但从更好地接受竞争挑战角度来说,有点神经质并非坏事,它可以使你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有利于临场发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