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课公开课教案

音乐课公开课教案

《欢乐颂》教学设计张欢教学内容:人教版14册第三课第三课时《欢乐颂》。

课型:综合课上课班级:八年级一班时间:2014年4月15日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及贝多芬对人类音乐的伟大贡献,认识串铃、双响桶、三角铁、沙锤、碰钟5种乐器。

2、能力目标:①在学习中联系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感情,能自然有感情地歌唱;②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运用乐器自编合唱的能力。

3、思想目标:①了解歌曲表达的中心思想——只有当人们都成为兄弟时,人类才能得到幸福;②培养学生乐观、勇敢、坚强的精神品质教学重点: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学习他与社会与疾病与命运抗争到底的伟大人格,并且运用乐器编小合唱。

教学难点:跨小节的切分节奏,要唱足时值,唱出重音,并控制好音量。

教学用具:电子琴、多媒体课件、串铃、双响桶、三角铁、沙锤、碰钟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法、谈话法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创设情景、引出新课1、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见一位音乐圣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教师弹奏《献给爱丽斯》片段,请学生说出是谁的作品。

2、提问:①你还听过贝多芬的哪些作品?②他为什么被称为“乐圣”?为什么受到世界人民的爱戴和拥护?3、现在老师就带大家走进美妙的音乐殿堂,去了解一下这位西方最具影响力的伟大作曲家——贝多芬。

二、走进音乐圣人——贝多芬1、课件讲述小故事——令人落泪的欢乐颂。

2、通过听故事谈谈你对贝多芬的认识。

3、结合课件简介“乐圣”贝多芬的生平。

三、走进名曲——《欢乐颂》1、欣赏《欢乐颂》①结合课件通过欣赏《欢乐颂》的演出盛况,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②提问:听完这首合唱曲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2、学唱《欢乐颂》①提问:你想用什么方法学习这首歌?②试用学生提出的方法学唱,解决难点。

③全体齐唱,相互评价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意见。

④教师指挥,全班有感情地齐唱。

四、拓展、延伸、运用1、教师出示沙锤、串铃、双响桶、碰钟、三角铁,学生齐答这些乐器的名称,并找个别同学示范演奏方法。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将《欢乐颂》这首歌根据自己的理解运用这些乐器自编合唱。

3、分组上台表演,相互评价。

4、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合唱要“动”起来,要有创新,应在队型和变化方面多下功夫。

五、小结1、用一句话说出你了解的贝多芬。

2、我们从他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作业布置:我也可以是贝多芬根据老师所给音符,加上拍好和节奏,试试你的创作能力。

《彩云追月》教学设计张欢教学内容:一.听:民族管弦乐《彩云追月》。

二.唱:歌曲《彩云追月》教学目标:一.能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彩云追月》。

二.学生能用体会歌曲情绪,并能用音乐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三.欣赏民乐合奏《彩云追月》,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体验悠扬舒展的旋律,唤起对浩瀚夜空的无限遐想.教学重点:能掌握切分音节奏,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通过小组合作,能按要求处理、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班级:八年级二班时间:2014年6月17日教学过程:一、律动1、学生在《弯弯的月亮》声中走进教室。

2.师:月亮象征着和谐、宁静和温馨、团圆,看见月亮会使你产生什么样的感觉呢?3.师:“那你知道关于月亮的歌曲和乐曲吗?”(如:月亮之上、弯弯的月亮、月亮代表我的心、十五的月亮、月亮走我也走、等)。

师:今天我们就要共同来学习一首也是有关月的歌曲《彩云追月》,浩瀚的夜空,景色迷人。

月亮时儿牵引着云朵,时儿破云而出,高高悬挂。

彩云前追后赶,上下翻滚……”(放月亮图片)听:二、学习歌曲,深入感受1、播放歌曲《彩云追月》,学生带着思考听歌曲(歌曲给你什么感觉,歌曲的情绪怎么样,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皎洁明月动,彩云紧相随2、播放音乐,请学生用“lU”哼唱旋律并找出歌曲中你认为有特点的,给你留下很深印象的节奏和唱法。

(如:切分节奏、附点节奏、波音记号等。

)3、把切分节奏、附点节奏、圆滑记号等拎出来单独练习。

X X X X·X X X4、让学生为歌曲标上合适的力度记号。

5、跟录音哼唱并用手势划节奏。

6、请学生加入歌词演唱,并提出难点,师生共同解决。

师: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比较合适?生:……(深情、优美)7、艺术处理①教者神情并茂的讲述:(每当中秋月圆时,我们站在白沙滩,遥望日月潭,月光照着宝岛,我的情思也随着月光漂向远方,泪水不自然地流了下来,亲人呀,你听见了我的呼喊声吗,什么时候我才能与你相聚呀。

)所以在演唱时我们要唱出对亲人浓浓的思念和盼望亲人重归的期望之情。

②引导学生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8、加打击乐器演唱。

启发学生用三角铁、碰铃、木鱼等伴奏。

(教师弹琴,学生伴奏演唱)9、完整演唱。

三、教学延伸1、欣赏民族管弦乐《彩云追月》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思考乐曲的节奏、情绪和速度有哪些特点。

节奏—平稳的情绪—抒情的速度—稍慢的2、介绍作曲家任光及音乐背景。

《彩云追月》是上个世纪30年代我国年轻作曲家任光早期的代表作。

在这里老师有必要向大家介绍一下曲作家任光。

(电脑出示任光照片简介)任光(1900—1941),生于浙江越剧之乡嵊县。

1919年,赴法国留学作曲。

归国后,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音乐活动中,创作了一批极有影响的抗日救亡歌曲与电影歌曲,,代表作有《月亮月光光》《渔光曲》等40余首著名歌曲。

1940年,任光跟随叶挺将军从重庆赴皖南参加新四军,在一次行军途中遭国民党伏击,任光胸部中弹倒下,当敌军指挥官追问奄奄一息的任光:“你是谁?”任光说:“我是电影《渔光曲》主题歌的作者任光。

”说完就闭上了眼睛。

敌军万万没想到在这样悲惨的场面见到令人尊敬的天才音乐家,追悔莫及。

任光牺牲时年仅40岁。

3、介绍乐曲。

任光的这首《彩云追月》是1932年他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任节目部主任时,同聂耳一起,为百代国乐队定了一批民族管弦乐曲并灌制唱片,《彩云追月》就是其中一首,乐曲既古典又通俗,几十年来深受听众的喜爱。

师:让我们再次来感受一下这么伟大的作曲家创作的这首歌曲吧。

《雪绒花》教材分析:《雪绒花》是人音版第十五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它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插曲,歌曲为C大调,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3/4拍和中等速度使歌曲的情绪没有较大的起伏。

曲调朴实感人,带有较浓郁的奥地利民歌风格。

歌曲通过对雪绒花的赞美,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寄托了主人公赞颂祖国、祝福祖国之意。

因此投入感情演唱好这首歌将对学生的情操陶冶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学设计理念及资源背景:本课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出发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歌唱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地学习。

通过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以直观、立体的画面丰富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启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的思维、情感、活动同教师的“教”融为一体,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班级:八年级一班时间:2014年10月16日教学目标:1、能在感受体验音乐剧选曲中积极参与演唱、欣赏和编演等实践活动,能对其产生兴趣并给予关注。

2、学唱《雪绒花》,巩固练习声断气不断的演唱方法及三拍子指挥图式。

3、能以恰当的速度、力度及舒缓轻柔、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的二声部;能用充满深情的歌声背唱歌曲。

重点与难点:1、能自信地、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为重点。

2、学习三拍子以及二声部的和谐,八分休止符的演唱为难点。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音乐《哆来咪》。

问:刚才听得这首歌曲,你能说出它的名字吗?(生答)这首快乐活泼的歌曲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一首插曲。

这部电影里还有一首比《哆来咪》更受瞩目的歌曲。

大家知道是哪首歌曲吗?那就是《雪绒花》,有没有同学知道《音乐之声》的故事呢?(如果有,就听完学生讲完故事补充。

如果没有,就说:那么老师就跟大家分享这个美丽的故事吧)引入故事: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修道院的见习修女玛利亚是一个活泼善良,喜欢唱歌跳舞的姑娘。

这天,玛利亚来到海军退役军官特拉普上校家做家庭教师,玛利亚用她的爱心与音乐和失去母爱的七个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上校离开家期间,玛利亚和孩子们排练了合唱,孩子们用甜美和谐的歌声迎接上校回家。

歌声深深打动了上校,激发了他的唱歌兴趣,他也轻抚六弦琴给孩子们演唱了这首《雪绒花》。

(播放图片)我们从他的眼神中感受到了上校对幸福、安宁生活的热爱。

后来,玛利亚成了七个孩子的母亲。

不久德国纳粹分子占领了奥地利,并且强迫要求上校为纳粹服务,上校为了不背叛自己的祖国,决定举家逃亡。

在音乐节上,他们全家再次唱起了《雪绒花》。

(播放图片)当这首象征着祖国幸福,生活安宁的歌曲回荡在剧场的时候,听众们的内心沸腾了,他们怀着祖国必胜的信心,一起高唱《雪绒花》,歌声使敌人胆战心惊,演出完毕,全家为了尊严,爬山越岭,奔向异国他乡。

3分钟二、寓教于乐1、初听《雪绒花》师:好!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

下面请听歌曲的范唱。

(多媒体播放范唱)在听的同时,同学们感受下歌曲的旋律。

设问:歌曲的节奏如何?是几拍子的?学生讨论回答。

(出示课件节奏:舒缓的、舒展的。

)3分钟2、复听《雪绒花》师:同学门看一下,这首歌的名字虽然是——《雪绒花》。

但是他是借用“花”来赞美——“祖国”那么,歌曲的情绪是什么呢?学生回答。

(出示课件情绪:亲切的,赞美的,充满深情的。

)3分钟3、老师弹伴奏范唱并处理难点部分师:好,现在聆听老师范唱,请同学们轻声用LU轻声唱。

(教师范唱时着重将歌曲中“mp-mf-mp”的力度变化准确、清晰地演唱出来。

)并且处理难点部分“XO OX X”。

体会声断气不断的方法。

加入乐器(碰铃、三角铁)板书节奏型“XO OX X”“X - X”把乐器分发下去让学生练习。

教师一边指导。

最后请同学们展示。

5分钟4、同学们看一下,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三拍子。

那么,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强——弱——弱(板书)好了,下面咱们来做一个练习——“拍一下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 规则:强拍拍手,两个弱拍拍肩膀、拍腿交换进行。

练习:随录音范唱拍手。

(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3分钟5、师设问:同学们知道了三拍子的强弱规律,那么三拍子我们该怎样指挥呢?好,现在看一下它的指挥图示。

(大屏幕)咱们在指挥时可以划一个三角符号来表示——老师示范后学生练习。

2分6、唱谱练习学生跟琴唱曲谱。

让学生指挥进行歌曲的演唱练习。

(为了能充分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风格,在视唱时提醒学生每四小节换一次气。

)2分钟7、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让学生分析歌曲由几部分组成?每部分表现的内容情绪是否一样?讨论回答生:第一部分表现的是对雪绒花的喜爱和赞美,该用抒情、柔和的声音来演唱;第二部分是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该用激动、热情的声音来演唱,力度也要相对强一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