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10
土地利用规划环评概述
与项目环评的区别
•评价的对象及内容不同 •介入的时间不同 •评价的完整性和全面性不同 •评价的影响力度不同 •公众参与的程度不同
11
土地利用规划环评概述
与项目环评的联系
•与项目环评的相似 •对项目环评的借鉴
对EIA评价方法的借鉴 对EIA评价原则的借鉴 对EIA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的借鉴 对EIA公众参与的方法和方式的借鉴
3、其他情况选择“不可预料影响”(?)
1、选择“协调”的数量≥80%,归为“协调”
2、选择“协调”的数量<80%且≥50%,归为“基本协调” 协调性分析
3、选择“不协调”的数量>50%,归为“不协调”
4、其他情况为无法确定
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评技术规范解读
评价方法
矩阵法
矩阵法是将规划方案与环境因素作为矩阵的行与 列,并在相对应位置填写用以表示规划行为与环 境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符号、数字或文字。
可根据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分别 计算规划基期年和规划目标年各地类的生态系统 服务价值并汇总,再比较规划期间土地生态系统 服务价值的变化。
36
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表
序号
生态功能
说明
1
气体调节
是指对大气化学成分的调节,如保持CO2和O2的平衡,保持O3,防止紫外线等
2
气候调节
在大尺度的生态系统中,如大面积的森林和草原,都具有调节区域气候,影响降水的功 能
×可能增加CO2排放量 无
ν 可减少城市 周围拥堵
无
10. 在决策中提高公众参与程度
××--重大负面影响 献
ν ---可能有助于实现目标
×--负面影响 无---中性
ν 视情况定 ν ν ---为实现目标有重大贡
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评技术规范解读
评价方法
生态服务价值法
是通过计算不同年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找出生 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从而确定规划前后土地 利用规模和结构变化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0.01
A 气体调节 B 气候调节 C 水源涵养 D 土壤形成与保护 E 废物处理 F 生物多样性保护 G 食物生产 H 原材料 I 娱乐文化
目的 人与自然相和谐 实现可持续发展
任务 对环境的预测和评价 提出解决方案
18
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评技术规范解读
总则
评价范围
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统一
主体要求
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资质 土地规划环评资质
19
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评技术规范解读
评价原则
科学、客观、公正 早期介入、结合进行 整体性、充分协调 可操作性 一致性原则
0.6
15.5
20.38
0.03
D
3.9
1.95
1.46
1.71
0.01
0.02
E
1.31
1.31
1.64 18.18 18.18
0.01
F
3.26
1.09
0.71
2.5
2.49
0.34
G
0.1
0.3
1
0.3
0.1
0.01
H
2.6
0.05
0.1
0.07
0.01
0
I
1.28
0.04
0.01
5.55
4.34
保护生态用地 加强生态建设、保障生态建设用地 保护生态环境敏感区等 优化土地空间布局 改善生态环境
25
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评技术规范解读
评价内容
二、相关规划协调性分析
规划内容与环境保护相关性分析 规划目标与环境目标协调性分析 提出维持或调整规划目标的建议
26
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评技术规范解读
采纳环境可行 的规划方案
编写环评篇章或说明
公众参与
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评技术规范解读
评价程序
1、环境现状分析
2、环境影响因子识别
关
3、环境目标确定
键
4、确定评价内容(对象)
步
5、选定评价指标和方法
骤
6、汇总评价结果
7、拟定不良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23
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评技术规范解读
生态要素:
土地生态环境
主要包括三个层面:
•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 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 •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A)
3
环境影响评价的历史与发展
为什么要做环境影响评价 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环境保护的需要 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需要
4
环境影响评价的历史与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历史
国外的发展历史
1969年,美国颁布《国家环境政策法》 (NEPA)
1987年,荷兰就建立了法定的战略环境影 响评价制度
1990年,德国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法》 1999年,加拿大颁布了《政策、规划和计
划建议的环境评价内阁指令》
5
环境影响评价的历史与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历史
我国的发展历史
1979年,中国第一次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 境保护法》(试行)
成土过程,岩石风华和有机物质的积累
8
养分循环
养分的获取、形成、内部循环和存储
9
废物处理
生态系统对排入其中的污染物质具有分解、处理和解除毒性功能
10 植物授粉和种子扩散 植物种群繁殖授粉和种子的供给
11
生物控制
生态系统通过生物控制自动调节物种数量,对种群的营养级动态调节,关键种捕食者 对猎物种类的控制、顶级捕食者对食草动物的消减
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解读与应用
自治区国土资源规划研究院土地规划利用所 唐舰
二〇一〇年四月
章节安排
环境影响评价的历史与发展 土地利用规划环评概述 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评技术规范解读 案例分析
2
环境影响评价的历史与发展
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EIA),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 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 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 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20
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评技术规范解读
评价程序
现状调查 确定目标 方案比选 提出措施 编写说明
21
规划分析
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
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评价指标
评
价
对规划方案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
程
序
针对规划方案提出环境影响 减缓措施
修改规划目标或 规划方案
评价结论
表 1 核查表示例 与其他专项政策的协调性分析 注释: √协调 ×不协调 ?不能确定
C 评估
D 其他专项规划 子规划 1 子规划 2
子规划 i 子规划 i+1 …… 子规划 n
表 2 核查表统计方法
项目
统计方法
1、 任一种单项影响类型,统计数量>50%的选取此类型影响
可持续性分析 2、 有利影响(√)与可能有利的影响(√?)之和≥60%,选取“有利影响”
矩阵法可用于规划环境影响识别、累积环境影响 评价等多个环节。
33
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评技术规范解读
评价方法
34
欧盟区域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矩阵评价示例
--在地区内增加200公里的高速路
主要的可持续发展标准
潜在的负面影响
积极的影响
1. 最小限度地使用不可再生能源
×× 增加燃料使用量
2. 在再生能力限制内使用可再生能源 ×
生物多样性
自然资源保护
现
生态用地保护
状 环境要素:
大气环境
水环境
土壤环境
地质环境
……
环境 影响 识别
环境问题与 规划、目标 的一致性
总目标:
不造成当前生
态环境恶化的
前提下,改善 生态环境
目
标
具体目标:
生态目标 环境目标
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评技术规范解读
评价内容
一、现状分析
识别现状环境特征 分析现状环境问题 确定环境目标
13
章节安排
环境影响评价的历史与发展 土地利用规划环评概述 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评技术规范解读 案例分析
15
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评技术规范解读
相关法律、法规、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级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国 土资厅发[2009]79号) ……
8
土地利用规划环评概述
基本内涵及特性
基本内涵
根据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内容,识别与规划密切 相关的关键生态环境因素,分析评估规划方案对 关键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并提出预防或减轻不 良环境影响的规划对策和措施。
三个特性
针对性 有限性 实用性
9
土地利用规划环评概述
主要任务
分析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识别关键环境要素 针对评价对象构建评价指标和方法 制定不良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
3
干扰调节
生态系统对环境波动和衰竭具有干扰调节功能,如干旱恢复、洪水控制,防止风暴
4
水分调节
调节水文循环过程,包括农业、工业、交通的水分供给
5
水供给
通过水文流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用水并储存和保持大量水源,如水库、含水层和集 水区
6 侵蚀控制和沉积物保持 指保持生态系统中的土壤养分,防止土壤遭受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