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情景题

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情景题

中考情景题遵守规则1.小明和小强一起过马路,他们遇到了红灯,小强说:“没关系,咱们跟着前面这群人一起闯过去,人多没事。

”A(1分)小明应该。

B(2分)理由。

答案:A.小明应该:不闯红灯,并且劝阻小强和其他人的行为,等绿灯亮了再过去。

B.①闯红灯是违反社会规则的违法行为,违反规则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②维护秩序靠规则。

③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④社会规则是人们自由的保障。

⑤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需要监督、提醒、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⑥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的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尊重他人2.小明班上新转来一位同学,说话有些口吃,有些男生一边学他说话,一边嘲笑这位同学。

A(1分)你认为小明应该。

B(2分)你的理由是。

答案:A小明应该劝说并制止这种行为。

B理由:①我们要尊重他人。

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

②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③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④尊重他人,需要我们考虑他人的感受,认真对待他人。

⑤我们要平等对待他人,不能以身体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⑥要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

3.小东打算放学后去参观美术馆。

放学铃一响,他就起身准备出发。

这时,同班同学小萌拿着数学试卷过来向请教一个问题。

(1)小东的正确做法:帮助小萌解决问题后再去参观美术馆。

(2)理由: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②尊重他人,需要我们考虑他人的感受,认真对待他人,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而不冷落、忽视他人。

③我们应该重视他人,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

文明有礼4.星期天,小明和妈妈到叔叔家做客,他只顾低头玩手机,对叔叔的热情招待不理不睬,餐桌上的烤鸭是小明的最爱,他就把整盘烤鸭端到自己的面前全部吃掉。

(1)小明的正确做法:主动和他人打招呼,不玩手机,自己喜欢吃的菜要多留给他人。

(2)理由:①我们要学会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②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③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有助于人们有好交往。

④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

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⑤尊重他人,需要我们考虑他人的感受,认真对待他人,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而不冷落、忽视他人。

诚实守信5.八年级学生小林在学校附近的一家超市买文具,营业员多找给他10元钱。

A(1分)你认为小林的正确做法是。

B(2分)你的理由是。

答案:A立即将多找的10元钱退还给营业员。

B理由:①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项民法原则。

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③我们要树立诚信意识,真诚待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④我们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⑤我们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6.在学校组织的一次打扫卫生时,小明不小心打碎了班级的门窗玻璃,但并没有人看见。

(1)你认为小明正确做法是。

(2)你的理由是。

答案:(1)主动找老师说明此事,并赔偿损失。

(2)①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③我们要树立诚信意识,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④我们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⑤我们要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

7.小健是老师最信任的班长。

一天,老师找小健了解小奎的情况,因为小奎最近行为反常,上课精神恍惚,成绩直线下降。

作为小奎的好朋友,小健知道小奎沉迷于看抖音,并保证不把此事告诉任何人。

面对老师的询问,小健很为难:作为班长,他有责任向老师如实反映情况;作为同学和好朋友,他又有义务保护小奎的隐私。

(1)假如你是小健,你会。

(2)理由。

答案:(1)告诉老师实情或者如实向老师反映情况(2)理由:①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是安身立命之本;②树立诚信意识,做诚信的人;③要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④沉迷于抖音,影响身心健康,为了好友的切身利益,应该如实告诉老师。

(本题侧重考查运用诚信的智慧,若答③④即可得2分)8.中考在即,老师教学抓得很紧。

小伟上课不认真听讲,下课贪玩,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他总是等别人做好了,拿同学的作业抄袭应付了事。

有一天,他要你的作业抄袭。

(1)你打算。

(2)理由。

答案:(1)你打算拒绝小伟的要求,告诉他抄袭是不诚信的表现。

①受教育即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②我们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③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④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⑤我们要树立诚信意识,做诚信的人。

⑥我们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⑦我们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9.某工艺厂错把款式相似、价格低廉的货物发给了客户。

幸好客户未能发现。

A.工艺厂应该B理由:答案: A.工艺厂应该:联系客户重新发货。

B.理由:①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

②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

③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④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⑤欺诈客户是一种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惩罚。

⑥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10.考场上,有同学扔给你一张写满答案的纸条。

A.你应该:B理由:答案:扔掉纸条,拒绝作弊。

B.理由:①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③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④我们要树立诚信意识,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违法行为11.八年级学生小明在上学的路上看见两个不三不四的社会青年向小亮逼钱。

(1)小明的正确做法是。

(2)理由是。

答案:(1)记住歹徒相貌,拨打110报警,向有关部门提供线索。

或呼喊周围群众或者告诉父母老师。

(2)①向他人逼钱是侵犯他人财产权的违法行为。

②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③当他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④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12.初中生陈某自从结交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受到学校纪律处分。

为了搞钱去网吧玩游戏,有两个“朋友”喊他去拦路抢劫。

小陈不知答不答应。

A.陈某应该B.理由:答案: A.陈某应该拒绝参与抢劫;并及时报告老师,坚决改正不良行为,今后努力学习。

B.理由:①拦路抢劫是犯罪行为。

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④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⑤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⑥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

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3.小斌等几个15岁的学生多次纠集在一起,使用暴力、言语威胁等手段,抢劫其他未成年人财物,后被公安机关抓获。

经法院审理,小斌等人的行为构成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小斌等人因触犯刑法深陷牢狱,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答案:定性(态度):①小斌的行为严重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是违法犯罪行为。

危害(后果):②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怎么做:③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

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④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⑤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⑥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国家利益14.八(2)班同学在一节道法课上开展了一场辩论。

甲同学说:“国家利益之上,为了国家利益可能会牺牲人民利益。

”乙同学说:“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人民利益可能会牺牲国家利益。

”(1)你认为这两种观点:。

(2)你的理由是:。

答案:(1)错误(不正确)。

(2)①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②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③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15.在生活中,有的人以爱国为由拉横幅围堵外资企业,砸某国品牌汽车甚至打伤车主,在网上联名抵制某一国家的商品。

(1)你认为这一做法:。

(2)你的理由是:。

答案:(1)不正确。

(2)①围堵和打砸行为扰乱了社会秩序,损害了他人和社会利益,应当受到法309教育资源库律处罚。

②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努力学习,提高素质,为维护国家利益贡献力量。

③我们要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

16.时值中美贸易战,小明的叔叔在海外学成之日拒绝国外企业高出中国数倍薪资回国参与中国高端芯片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一系列科技成果。

(1)小明的叔叔行为:是爱国行为,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2)①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

②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③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国家安全17.小明发现某单位工作人员正将有关我国经济机密信息通过互联网发往境外秘密信箱。

小明正确做法: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