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卷、答题纸及答案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卷、答题纸及答案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一、积累·运用(30分)1.请将下面的诗句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美观。

(2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篇名。

(10分)(1)三人行,;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2)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3)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4),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5)策之不以其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韩愈《马说》)(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岳阳楼记》)(7),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8)纸上得来终觉浅,。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论语》记载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论和行动,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

B.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用韵。

C.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县人,小说有《子夜》《林家铺子》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D.“五体投地”中的“五体”指双手、双膝和头;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八两”中“八两”即半斤;“点卯”一词因我国旧时政府机关在卯时查点到班人员而得来。

4.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经过评审会投票,曹文轩老师获得了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

B.随着高考改革方案的不断探索,大多数省份都对录取制度进行调整,学生的综合素质被列为录取的重要参考因素。

C.随着陈忠实、童庆炳、杨绛等大家的离世,我们不禁担忧中国文学界的未来还有谁能担得起。

D.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安全问题的过度关注,反而会降低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5. 以下材料为某初中学校对在校学生有关“阅读”问题进行的调查,请对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回答问题。

(4分)读书兴趣及占比例读书计划及占比例关注点及占比例读书笔记及占比例深厚13% 有计划11% 写得怎样10% 每读必做0% 一般48% 有时有计划32% 怎么写的14% 凭兴趣做24%无兴趣39% 没有计划57% 写了什么76% 从不做76%材料二: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10%的学生基本读不懂作品,55%对作品的内容写法似懂非懂,35%看不出作品好在哪里。

写作水平:情感积累欠缺,矫揉造作;知识面狭窄,素材贫乏;立意肤浅,认识能力偏低;写法粗陋,语言枯燥。

(1)研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2分)(2)该校某班拟于“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爱读书、会读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仿照示例写一句话,以表达你对读书的感悟。

(2分)仿写示例:读书犹如揽胜,山川之,江河之绮丽,林木之神秀,尽收眼底。

6.名著阅读题。

(8分)(1)《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故事非常精彩。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情节。

(4分)(2)《简·爱》中,里德太太临死前对简·爱说“我两次做了对不起你的事”,是哪两次事?她为什么不喜欢简·爱?(4分)二、理解·感悟(60分)(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7-8题。

(6分)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7. 赏析“宵眠抱玉鞍”中“抱”字的妙处。

(3分)8. 请任选一联或一个角度,对这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

(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5分)宣帝时,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起,二千石①不能制。

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龚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

问:“息盗何策?”遂对曰:“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②中耳。

今欲使臣胜之耶,将安之也?”上改容曰:“选用贤良,固将安之。

”遂曰:“臣闻治乱民如治乱绳,不可急也。

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

”上许焉。

遂乃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毋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

”遂单车独行至府。

盗贼闻遂教令,即时解散,弃其兵弩而持钩锄。

盗贼于是悉平,民安土乐业。

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

(节选自《汉书》有删改)【注释】①二千石:年俸禄为二千石的官吏。

此指郡太守。

②潢池:即池塘。

此指渤海郡。

(1)御史举.龚遂可用()(2)上改容.曰()(3)上许.焉( ) (4)持兵.者乃为盗贼()10. 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2分)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11.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5分)(1)今欲使臣胜之耶,将安之也?(2分)(2)盗贼闻遂教令,即时解散,弃其兵弩而持钩锄。

(3分)12. 你认为龚遂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

(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5题。

(9分)睡眠这件“小事儿”闫冠男①睡眠这件“小事儿”,耗去了我们的小半生(我们人生的1/3都在睡觉)。

睡眠看似是一种简单的24小时周期性活动,但其背后却涉及复杂的行为和生理过程。

从行为层面上,睡眠被定义为机体对外界环境失去知觉和反应的一种可逆性行为。

它并非是机体的一种消极和被动状态,而是在多种神经网络和递质积极主动支配下产生的,并涉及大量生理、代谢和神经行为。

②一般正常成人在一个完整的夜间睡眠中,大脑在进行着具有一定周期性的功能和状态循环。

依据多导睡眠图描绘的脑电图模式、眼动和肌张力特征,人的睡眠结构可分为两种类型: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和快速眼动(REM)睡眠。

非快速眼动睡眠与快速眼动睡眠循环交替称为一个睡眠周期。

每次夜晚的睡眠通常有 4~5个睡眠周期,每个周期约90~110分钟。

两个睡眠周期之间通常伴有短暂觉醒,整夜大概出现4~6次。

③人为什么要睡觉?④首先,从保养论的角度看,睡眠可以帮助大脑恢复精力,消除疲劳。

动物需要睡觉,而没有大脑的植物不睡觉;人体的有些器官,比如肝脏,是不休息的。

因此可以说,睡眠是脑部特有的现象,睡眠可以使脑部修补自由基所造成的损害。

自由基是新陈代谢的副产物,可损伤人体细胞。

其他器官可以通过放弃和替换受损细胞来修补这种损害,但大脑无法这样做。

只能让人进入睡眠状态,尤其是...在非快速眼动睡眠状态,人体组织才能利用这段难得的“闲暇时间”通过合成抗氧化酶进行“抢修作业”。

⑤其次,从功能论的角度考虑,2014年《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指出,睡眠会促进脑神经元上特定棘状突起的形成,维护特定的树突分支,从而促进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

不仅如此,科学家通过对健康成人被试者的睡眠情况进行控制,发现睡眠不足会引发被试者体内711种基因功能的改变,涉及认知功能、新陈代谢、炎症、免疫力和抗压等领域,明确了睡眠对基因的影响。

⑥另外,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弗洛伊德就认为,睡眠时的梦境可以让人们实现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的愿望,梦是通向潜意识的最佳捷径。

⑦冬去春来,转眼又要到“春眠不觉晓”的时节了。

好的状态源于好的睡眠,让我们从当下开始,培养好的睡眠习惯吧!(选自《百科知识》有改动)13. 第②段中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4. 第④段中加点词语“尤其是”能否去掉,说明理由。

(3分)15. 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睡眠对人有什么作用。

(3分)(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12分)没有绝对的劣势张勇①著名作家刘墉说:“被认为是缺点的地方,如果善加分析把握,反倒可能成为一种先天优越的条件。

”优势与缺点是相对的,就像每一个珍珠上存在着黑点一样,没有了黑点也就没有了珍珠,没有了瑕疵与缺憾也就没有了美好的人与事。

一切事物都处于转化之中,关键要学会充分利用劣势,把缺点变成有利条件。

②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麟派艺术的创始人周信芳,其唱功苍劲挺拔,浑厚有力,豪迈谐趣,深受观众喜爱。

然而,在其表演艺术渐趋成熟、日臻完美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嗓子哑了。

③对一个以唱为主的须生演员来说,“倒仓”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为此,有的人不得不改行,有的人则靠耍花腔来遮丑。

许多人都以为周信芳从此会一蹶不振,演唱生涯或就此结束。

然而,众人都想错了。

周信芳并没有怨天尤人,既不气馁,也不取巧,决心闯出一条新路来。

他冷静地分析了自己的嗓音条件,经过反复思考,最后决定在唱腔上讲究气势,学“黄钟大吕之音”。

为此,他首先坚持不懈地下大力气练气,做到发声气足洪亮,咬文喷口有力。

又特别在体会角色的思想感情方面努力学习,确切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和气质。

经过长期的钻研和探索,周信芳不仅没有受到“倒仓”的限制,反而形成了苍劲强烈、韵味纯厚的特色,创造了独树一帜的麟派艺术,让众人赞叹不已。

④当一件事情大家都觉得不好的时候,往往是机会到来的时候。

嗓子哑了,成了周信芳的一个劣势,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他的优势:他可以尝试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可以不陷入思维定式中,闯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许多时候,一个人的优势往往是他的劣势,而劣势恰恰是他的优势。

前提是,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

人们最大的失败,就是在没有行动之前,就自己给自己下了一个定论。

其实,大可不必因为你现在处于劣势而烦恼,只要你努力,一样可以将劣势转化为优势,让弱点成为闪光点。

⑤如何发现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劣势的确是一个艰难的认知过程。

一个人只有在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后,才有机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位置,才能找准属于自己的人生跑道。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16. 第①段引用著名作家刘墉的话有何作用?(3 分)17. 第②③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18. 请简要分析全文的论证思路。

(3 分)19. 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如何将劣势转化为优势。

(3 分)(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4题。

(18分)一把寂寞的锄头范宇①这是一把寂寞的锄头,静静地倚靠在斑驳的墙壁上。

木质的柄上布满腐朽的暗灰色,金属的头也长满黄色的锈迹,在皎洁如水的月光里,没有半点光泽。

它像极一位深闺里常年等待归人的怨妇,头发蓬乱,一脸憔悴。

几声从远处秋草间传来的虫鸣,如泣如诉,把一把锄头内心的全部忧伤与寂寞呈现得淋漓尽致。

②月光被无情的岁月割伤,父亲与这把锄头的那些逝去的遥远影像在我的心头慢慢变得清晰可及。

③扛着一把锄头,叼着一根香烟,飘进晨雾里,又扛着一把锄头,叼着一根香烟,从黄昏里归来,这几乎成为父亲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

晨雾与黄昏比我更懂父亲,它们能够感受父亲脸上的每一点苍老与沧桑,以及内心掠过的每一抹喜悦与忧伤,所以它们总是以最美丽的姿态迎送父亲。

在晨雾与黄昏的更替中,也交织着父亲充沛的精力与疲惫的身躯,见证着父亲永不弯曲的脊梁。

我常常坐在门前那棵不知年龄的香樟树下等待父亲从黄昏里归来;走到树下,父亲也偶尔会坐下来抽一根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