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鸟节北京地区北京地区燕及雨燕的调查与保护项目背景

国际鸟节北京地区北京地区燕及雨燕的调查与保护项目背景

国际鸟节(北京地区):
北京地区燕及雨燕的调查与保护
一、项目背景
在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中,妮妮是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代表奥运五环中绿色的一环,头上的造型创意来自北京传统的沙燕风筝。

传播春天讯息的燕子,从古至今受到人们的喜爱,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燕子是吉祥的象征。

北京一带古称“燕”,“燕京”的称号至今仍有沿用。

北京地区生活的燕子,已有的记录是8种,城区常见的是家燕、金腰燕和普通楼燕(北京雨燕),而白腰雨燕、白喉针尾雨燕、毛脚燕、岩燕和崖沙燕因多在崖壁、山区筑巢生活,大多生活在郊区。

这8种燕子分属于燕科(家燕、金腰燕、崖沙燕、岩燕、毛脚燕)和雨燕科(普通楼燕、白腰雨燕、白喉针尾雨燕)分别属于雨燕目雨燕科和雀形目燕科。

家燕Hirundo rustica Linnaeus,英文名Barn Swallow;House Swallow,Common Swallow。

小型鸟类,体长15~19cm。

上体蓝黑色而富有光泽。

颏、喉和上胸栗色,下胸和腹白色。

尾长、呈深叉状。

家燕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夏候鸟,喜欢栖息在人类居住的环境。

迁来后常成对或成群地栖息于居民区的房顶、电线以及附近的河滩和田野里。

善飞行,飞行迅速敏捷,有时飞得很高,在空中翻飞,有时又紧贴水面一闪而过,时东时西,忽上忽下,没有固定飞行方向,有时还不停地发出悦耳的叫声。

主要以昆虫为食,食物种类常见有蚊、蝇、蛾、蚁、蜂、叶蝉、象甲、金龟甲、叩头甲、蜻蜓等双翅目、鳞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同翅目、蜻蜓目等昆虫。

金腰燕Hirundo daurica Linnaeus,英文名Golden-rumpea Swallow;Red-rumped Swallow。

外形和大小与家燕相似,体长16~20cm。

上体蓝黑色而具金属光泽,腰有棕栗色横带。

下体棕白色而具黑色纵纹。

尾长、呈深叉状。

金腰燕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夏候鸟,主要栖于低丘陵和平原地区的村庄、城镇等居民住宅区。

常成群活动,少者几只、十余只,多者数十只,迁徙期间有时集成数百只的大群。

性极活跃,喜欢飞翔,整天大部分时间几乎都在村庄和附近田野及水面上空飞翔。

飞行轻盈而悠闲,有时也能像鹰一样在天空翱翔和滑翔,有时又像闪电一样掠水而过,飞行极为迅速而灵巧。

金腰燕主要以昆虫为食,而且主要吃飞行性昆虫,所吃种类主要有蚊、虻、蝇、蚁、胡蜂、蜂、蝽象、甲虫等双翅目、膜翅目、半翅目和鳞翅目等昆虫。

普通楼燕(北京雨燕)Apus apus pekinensis (Swinhoe,曾被命为北京雨燕)英文名Swift,Common Swift,别名楼燕、麻燕、褐雨燕,隶属于雨燕目(Apodiformes)雨燕科(Apodidae)。

该种鸟类是在1870年由英国鸟类学家Robert Swinhoe根据在北京采到的标本而命名的。

(因古建集中,适宜楼燕繁殖,)北京是普通楼燕(北京雨燕)的模式种产地,也是该种鸟类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其体形酷似家燕而稍大,两翼特形延长,飞时向后弯曲如镰刀一般,体羽几纯黑褐色。

它是著名的食虫益鸟,主要以双翅目、半翅目、鳞翅目等各种飞行的昆虫
为食,在其食物中包括大量的蚊、蝇、虻等害虫。

据调查,一只10日龄的幼鸟,每天可由亲鸟喂食248只昆虫,一只育雏的亲鸟口中就有280余只昆虫,而且绝大多数是农业害虫。

由于燕及雨燕的体态轻盈,飞行敏捷,因此一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但是近年来现代城市建设速度加快,高楼林立的水泥建筑少有生态意识,令许多原来可以在城市与人和谐相处的燕子失去存身的空间。

农药的过度使用、汽车的数量剧增、工业和生活废水的大量排放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对北京地区燕及雨燕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开展北京燕及雨燕资源的调查与保护,不仅有利于北京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在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上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对迎接2008北京奥运会,促进北京人文奥运和绿色的奥运的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北京观鸟会决定将2006年国际鸟节在北京地区的主题确定为:“北京地区燕及雨燕的调查与保护”。

二、项目主旨
关注北京地区燕及雨燕,保护北京地区燕及雨燕种群及生态环境。

三、项目目标
结合北京2008奥运会的即将举办,在国际鸟节期间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公众对北京地区燕及雨燕的了解,提高公众保护意识,积极采用措施保护北京地区的燕及雨燕资源。

四、项目实施方案
(一)沙燕风筝的设计与制作
鸟节活动期间在燕及雨燕分布比较集中的公园开展沙燕风筝的设计与制作活动,组织到公园参观的游人,尤其是少年儿童利用北京观鸟会提供的材料,自己设计制作沙燕风筝。

风筝做好后,制作者可以在风筝上写下自己对保护北京地区燕子的希望及承诺,然后一起放飞。

(二)科普讲座
北京观鸟会拟联合其他环保教育机构或组织、中小学及科普场馆,组织专家和志愿者,为北京市的中小学生提供“迎奥运,保护北京地区燕及雨燕”的专题科普讲座和宣传材料,并组织和指导参与讲座的中小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燕子,撰写“观察日记”或“观察报告”,择优在“中国观鸟网”上发布。

(三)燕及雨燕专题绘画和摄影比赛
北京观鸟会在观鸟和鸟类爱好者间组织“燕及雨燕专题绘画和摄影比赛”,评选出优秀作品,在鸟节活动期间展览,并颁发纪念品以资鼓励。

(四)网络宣传
北京观鸟会在“中国观鸟网”上建立“北京地区燕及雨燕保护”专区,用于采取互动方式,如论坛交流以及知识竞赛的方式宣传相关知识,促进北京地区燕及雨燕保护。

五、预期成果
1.在“中国观鸟网”上建立专题宣传和讨论区。

2.制作宣传展板及折页。

3.专题绘画和摄影比赛优秀作品及网络呈现。

4.制作并向参与活动的志愿者和公众发放纪念品。

六、经费预算(以人民币为单位)
1.制作宣传展板及网络呈现¥2 000.00
2.制作折页¥2 000.00 3.制作项目纪念品¥2 000.00
预算总计:6 000.00
以上项目计划特向国际鸟节申请项目经费人民币6 000.00。

申请机构:北京观鸟会
2006年6月30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