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保护法测试题一答案单位姓名得分一、单选题:(10×2分=20分)1、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B )周岁的公民。
A.16周岁B.18周岁C.20周岁2、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C)的权利。
A.初级教育B.基础教育C.义务教育3、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招用未满(B)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A.10周岁B.16周岁C.12周岁4、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A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法律手段B.强制手段C.自力救济手段5、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迫使未成年人结婚,监护人(B)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A.可以B.不得C.不应6、营业性歌舞厅、酒吧、网吧等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A)标志,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A.未成年人禁止进入B.小学生禁止进入C.衣冠不整者禁止进入7、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A )。
A.应当依法承担责任B.不承担责任C.视情况而定8、某班主任经常开拆学生的信件,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有不良行为,及掌握学生思想现状,班主任的做法(C)。
A.合理B.合法C.不合法9、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引导、教唆、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或卖淫的,应依法(B)。
A.处罚B.从重处罚C.加重处罚10、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儿童食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不得有害于儿童的(B)。
A.发育、成长B.安全、健康C.生活、教育二、多选题:(10×3分=30分)1、把未成年人培养成为"四有"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其中"四有"的具体内容是(ABCD )。
有理想B.有文化C.有纪律D.有道德2、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提倡"五爱"公德,"五爱"的具体内容是(BCD )。
(1)爱祖国(2)爱中国共产党(3)爱人民(4)爱劳动(5)爱科学(6)爱社会主义A.(1)(2)B.(3)(4)C.(6)(1)D.(5)(4)3、对出版专门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ABD )等出版物,国家给予扶持。
A.图书B.报刊C.电影D.音像制品4、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人们可以做的是(AC )。
A.聊天B.吸烟C.停留D.酗酒5、人民法院免除刑事处罚或者宣告缓刑以及被解除收容教养或者服刑期满释放的未成年人,(BCD )不受歧视。
A.考试B.复学C.升学D.就业6、学校和幼儿园安排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参加(ABC )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A.集会B.文化娱乐C.社会实践D.游行7、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送工读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工读学校应当对其进行(ABCD )。
A.思想教育B.文化教育C.劳动技术教育D.职业教育8、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创造条件,(BC )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A.完善B.建立C.改善D.促进9、任何组织和个人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招收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的,不得安排其从事(ABC )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
A.过重B.有毒C.有害D.过多10、十四周岁以上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不公开审理。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AB )也不公开审理。
A.一律B.一般C.通常D.应该三、判断题:(10×2分=20分)1、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2、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承担责任。
(×)3、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扰乱教学秩序,不得侵占、破坏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
(√)4、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5、对有特殊天赋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国家、社会、家庭和学校应当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6、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发明创造和荣誉权不受侵犯。
(×)7、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惩罚为主、教育为辅的原则。
(×)8、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少年犯管教所,应当尊重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9、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对其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失、损害的,应当依法赔偿或者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10、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
(×)四、简答题:(2×15分=30分)1、你知道哪些场所应向中小学生优惠开放?请说出至少五种场所。
(15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体育场、公园、科技馆、动物园、影剧院2、国家鼓励哪些单位和作家、科学家、艺术家及其他公民,创作或者提供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作品。
请说出至少四个单位。
(15分)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文艺未成年人保护法测试题二答案单位姓名得分一、单选题:(10×2分=20分)1、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B )应该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
A.父母B.家庭C.监护人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B),不得对未成年人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
A.个人志愿B.人格尊严C.人身自由3、小明(15岁)的父母离婚时,法院判决其随母生活,其父以法院判决为由,对其不管不问。
其父的这种行为违反(A )。
A.未成年人保护法B.婚姻法C.教育法4、某初级中学为追求升学率,将年级成绩最差的三名学生除名,该中学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C )。
A.人格尊严B.隐私权C.受教育权5、小张(15岁)的父亲经常在家吸烟,小张也常模仿吸几口,父亲未加制止,小张的父亲做法是否合法?( B)A.不违法B.违法C.家庭内部问题,法律不予过问6、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B )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A.自由、尊严B.人身、财产C.成长、健康7、如果发生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C)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控告。
A.父母或其他监护人B.国家机关C.任何组织或个人8、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A )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
A.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B.简陋的C.临时修建的9、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幼儿园应当做好保育、教育工作,促进幼儿在(C )、品德等方面和谐发展。
A.智力、纪律B.体质、美育C.体质、智力10、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B)未成年人。
A.学习成绩差的B.有残疾的C.生活能力差的二、多选题:(10×3分=30分)1、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将(ABD )等列为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加以禁止。
A.旷课、夜不归宿B.上课迟到早退C.考试作弊D.进入营业性歌舞厅2、下列属于对未成年人进行学校保护的是(BD )A.下岗工人王某虽然生活有困难,但仍坚持他的女儿完成初中学业B.某校举行卫生保健常识讲座和采取有效措施,指导学生预防“非典”C.某制衣厂依据《禁止使用童工规定》拒收未成年人进厂打工D.广州市各中学开展“五五”法制宣传教育系列活动3、当前,不少未成年中学生,泡网吧成瘾,荒废学业,身心健康受到严重的损害。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等八个单位联合召开网上发布会,向社会正式推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各地中小学校纷纷组织学生学习、落实《公约》的要求,做一个文明的网民。
上述事例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ABC)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4、有的场所,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允许未成年人进入,这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对社会保护的基本要求。
以下属于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有(ACD)A.营业性的歌星演唱会B.正在营业的影剧院C.营业性的酒吧D.营业性舞厅5、以下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司法保护基本要求的事实有(BCD)A.国家和地方体育行政部门为有足球天赋的未成年人举办足球学校,为他们的成才创造有利条件B.未满18周岁的周某在收容教养期间,在司法机关教育下,掌握了多种劳动技能,走向社会后,成了劳动能手C.某人民法院在审理一宗法定继承的案件中,依法对未成年人陈某的份额给予适当的照顾D.把有违法或品德偏常行为的未成年学生送入工读学校进行帮助教育6、广州市采取的以下措施,属于对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的有(ABCD)A.学校加强思想教育和实施课程改革B.打击“黑网吧”,整顿书市,净化荧屏C.推出优秀影视图书,开办电视少儿频道D.加强爱国主义基地建设7、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成长需要国家和社会的特殊关注。
以下体现我国关心、重视青少年成长的事例有(ABCD)A.我国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以“弘扬民族精神,承担社会责任”为主题,在今年暑假广泛开展了“四个一”社会实践活动B.全国妇联将以“打造绿色网络,伴随健康成长”为主题,开展“花季护航”软件知识大赛、全国青少年告别不良住处演讲会等一系列活动C.我国教育部联同中国关工委、中组部等部门发出了关于发挥“五老”作用的通知,用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的坚定的政治信念、丰富的智慧经验、崇高的精神风范、优良的传统作风,影响、熏陶、感染青少年D.广州市网吧专项整治办公室向全市中小学生家长发出公开信,呼吁家长引导子女文明上网8、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送工读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工读学校应当对其进行(ABCD )。
A.思想教育B.文化教育C.劳动技术教育D.职业教育9、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创造条件,(BC )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A.完善B.建立C.改善D.促进10、任何组织和个人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招收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的,不得安排其从事(ABC )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
A.过重B.有毒C.有害D.过多三、判断题:(10×2分=20分)1、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 √)2、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12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 X )3、如果发生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控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