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排球运动的基本理论

排球运动的基本理论

排球运动的基本理论二、教学目标:a、了解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b、掌握排球运动的功能及特点c、掌握排球运动场地和器材设备d、掌握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三、教学方法:讲解法、展示法四、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排球运动的功能和特点2、掌握排球运动的相关技术一、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据史料记载,排球运动于19世纪末始于美国。

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奥克市基督教男子青年会体育干事威廉摩根认为当时流行的篮球运动比较激烈,于是创造了一种比较温和的、老少皆宜的室内游戏。

1896年,美国普林菲尔得市立学校的艾特哈尔斯戴特博士把摩根游戏取名为“volleyball”,并沿用至今,1896年在斯美国普林菲尔德体育专科学校举行了世界上最早的排球比赛。

1897年,摩根制定了排球比赛规则,它有力的推动了排球运动的发展。

1905年传入中国,1906年一名美国军官约克把排球带到了古巴,1908年传到日本1910年传到菲律宾。

排球传入欧洲时间较晚,于1917年传入法国,以后才传到苏联、波兰等东欧诸国。

亚洲最早的排球比赛是在1913年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

194年,排球运动世界性组织---国际排球联合会成立,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规则也逐步完善。

1964年排球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二、排球运动的功能一)、参加排球运动,可以提高人们的力量、速度、灵敏、耐力、弹跳、协调、反应等身体素质和运动,改善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状况,还能够培养机智、勇敢、沉着冷静、坚强果断的心理品质。

二)、可以培养团结协作、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集体主义精神。

通过训练和比赛,增进运动队之间的交流,运动员之间的团结,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

三)、普及、提高体育运动,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提高健康水平。

四)、通过比赛,开展国际交流,促进全世界人民的友谊和团结,提高国家威望,振奋民族精神。

三、排球运动的特点(一)、形式的多样性和广泛的群众性,排球运动的场地设备比较简单,可设在室内亦可设在室外。

地板上、沙地上、草地上、雪地上,甚至水中都可以进行排球活动,其形式多样,比赛规则容易掌握且可以变通。

参加人数可多可少,运动负荷能大能小,适合不同年龄、性别、体质和训练程度的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活动。

因此有广泛的群众性。

(二)、技术的全面性和高度的技巧性排球比赛中,任何位置上的队员都要参与防守和进攻;而且在大多数形式的比赛中,规则还要求队员轮换位置。

因此每个队员都须全面的掌握各项攻、防技术。

由于排球比赛具有球不能落地、以及必须将球击出不能持住、同一名队员不得连续击球两次、每队击球次数又有规定等特点,决定了排球技术的高度技巧性。

(三)、激烈的对抗性和严密的集体性排球比赛中双方的攻防转换始终是在激烈的对抗中进行的,其对抗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网上的扣与拦之间。

一分球的争夺往往要经过七八个回合,水平越高的比赛,对抗争夺越激烈。

排球比赛双方都在利用规则允许的3次击球机会,通过精心设计和巧妙配合,在瞬息间完成激烈的攻防转换和完美的战术组合,体现了严密的集体性。

(四)、轻松的娱乐性和高雅的休闲性排球运动不拘泥形式,可支网相斗,亦可围圈嬉戏。

只要有一块空间,或沙滩或草地,尽可享受击技的的乐趣。

排球比赛隔网进行,双方斗技,没有身体接触,安全儒雅,是人们欢悦、休闲的理想方式。

(五)、活动的全身性与良好的观赏性排球规则规定,球可以触击身体的任何部位、使技术动作越来越多样化,既可使用手打,也可运用脚击、头顶等技术,加上前扑、倒地、滚翻、鱼跃等防守动作,从而扩大了防守范围,增加了起球机会,使比赛显得精彩纷呈,吸引观众,具有良好的观赏性。

总之现行的排球规则赋予了排球比赛新的生命力,比赛时间相对缩短且固定在一定的时间里,得失分手段增多,比赛日趋增多,强弱队差距缩小,胜负悬殊增大,观众兴趣增厚,赛场气氛热烈。

简而言之,新规则的实施,增强并提高了,排球比赛的观赏性,有利于该项运动的发展和市场的形成。

(六)、攻防技术的两重性在排球比赛中,各项技术都既能得分,又能失分,每项技术都具有攻防的两重性。

排球各项技术都是攻中有防、防中有攻、相互转化、相互制约。

所以,要求技术准确熟练,既要有攻击性又要有准确性。

四、排球运动场地及器材设备一、比赛场地规格:比赛的场地为长18m、宽9m的长方形,四周至少有3m的无障碍区,从地面垂直向上至少有7m的无障碍空间,地面必须平坦、水平划一。

比赛场地所有界限均为5cm宽,且包括在相应区域的面积内,界限应是与地面不同颜色,并不得用任何坚硬物体人为场地界限。

球网的规格:球网为深色,网长9.5m,宽为1.0m,网孔为10cm X 10cm,网上沿缝有5cm宽的双层白帆布。

标志带:两条宽为5cm,长为1m的白色标志带,应分别设在球网两端并垂直于边线和中心线的交接处。

标志杆:长为1.8m,直径10mm,在一端80cm长度上,每10cm应涂上红白相间的颜色,其余部分为白色,分别装在球网两端的易侧面上。

网柱:高为2.55m,两网柱应垂直固定在两边线以外0.5m~1.0m的中线延长线上。

球的规格:1、球的圆周:65cm----67cm2、球的质量:260g-----280g3、球的气压:0.3kg/cm2---0.325kg/cm2五、排球运排球技术的分类:排球技术通过不同的技术特点和运用方法等可分为如图以下6种技术。

一、传球传球是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之一,主要用于衔接防守和进攻。

传球的种类很多,向前传球是传球的基础动作,传球前要求人必须及时移动到适当位置,保持好人与球的合适位置。

(1)、准备姿势 :采用稍蹲准备姿势,抬头目视来球,双肘弯曲自然抬起,双手置于脸前。

(2)、手型 :手触球时,两手应自然张开成半球形,使手指与球吻合,手腕稍后仰,拇指相对,小指在前;传球时用拇指内侧、食指全部、中指的二、三指节触球,无名指和小指在球的两侧辅助控制出球方向,两肘适当分开,自然下垂。

(3)、迎球 :当球接近额前时开始蹬地、伸膝、伸臂,两手微张,从脸前向前上方主动迎击来球。

(4)、击球 :击球点应保持在额前上方约一球远,击球部位一般在球的后下方。

(5)、用力: 传球主要靠伸臂力量,与下肢蹬地力量的协调配合,通过球压在手上使手指手腕产生的反弹力将球传出。

(6)、:击球后身体重心随击球动作前移,全身放松呈准备姿势状态,准备下一个击球动作二、垫球:一、动作要领:准备姿势:正面对准球,两脚开立(左右、前后)稍宽于肩,脚尖内收或朝前,脚跟稍提起,两膝弯曲稍内扣,上体稍前倾,重心靠前,落于前脚掌,两臂微屈置于肤前,两肘稍向内收,两眼注视来球。

二、垫击手型:抱拳式:一手半握拳,另一手抱住握拳手,两拇指平行朝前。

叠掌式:两手手指上下相叠,掌根紧靠,合掌互握,两拇指朝前。

垫击球时两臂自然伸直,两掌跟和两小臂外旋紧靠,手腕下压,使腕关节以上的前臂形成一个垫击的平面。

三、手臂触球部位:用腕关节以上10厘米左右,桡骨内侧平面触球的后中下部。

四、动作要点:正面对准来球,两脚开立,两臂并靠并插入球下,在腰腹前约一臂距离的位置上,用腕关节以上10厘米左右部位,触球的后中下部,并迅速蹬伸前移重心。

击球时,两臂伸直夹紧,提肩压腕、前送,靠上下肢的协调用力配合来控制击球的力量和方向。

三、发球:1、正面上手发球:正面上手发球是排球发球技术中的一种。

由于运动员面对球网站立,使其更便于观察对手,从而提高发球的准确性,较易控制落点,并能充分利用转体、收腹的动作,带动手臂加速挥动。

运动员运用手腕的推压作用,使发出的球呈上旋,不易出界,故可以加大发球力量和速度。

身材高大臂部力量和手臂爆发力强的运动员采用这种方法发球更具有威胁性。

动作方法:1.准备姿势:发球学生面对球网,两脚前后自然开立,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右手持球在腹前。

2.抛球摆臂:左手将球平稳抛至右肩前上方,高度适中。

在抛球的同时,右臂屈时抬起并后引,肘关节与肩部齐平,手掌自然张开,呈勺形,上体稍向右侧转动,抬头,挺胸,展腹,身体重心移至左脚。

3.挥臂击球:击球时,两脚蹬地,上体迅速向左转动,迅速收腹,带动手臂向右肩上方加速挥动,以全手掌击球的后中下部。

击球时,手臂要充分伸直,手掌和手腕要迅速明显做推压动作,使球向前呈上旋飞行。

击球后,迅速进场比赛。

2、下手发球:发球动作较简单,容易掌握,失误少,准确性高。

但球的速度较慢,力量小,攻击性较差,一般适用于初学者。

动作技术:1.准备姿势:发球学生面对球网站立,两脚前后开立,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两膝稍弯屈,上体前倾,左手持球于腹前下方。

2.抛球摆臂:左手将球平稳抛起在腹前右侧,离手高度约30cm左右。

在抛球同时,右臂伸直往后下方摆动。

3.挥臂击球:以右脚蹬地,右臂伸直,以肩为轴,由体后下方向腹前挥臂摆动,身体重心随之前移,在体前右侧以全掌或掌根击球的后下方。

击球后,迅速进场比赛。

中国女排传奇人物---郎平郎平,1960年12月10日出生于中国天津市,满族,前中国女子排球运动员,现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1973年4月,郎平进入北京工人体育馆少年体校排球班练习排球。

1976年,郎平进入北京市业余体校,同年入选北京市排球队。

1978年,郎平入选国家集训队。

1981年,郎平随中国女排夺得第3届世界杯冠军,获“优秀运动员奖”。

1982年,郎平随中国队获得第九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并荣膺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MVP" 。

1984年,郎平随中国队获得洛杉矶奥运会女排比赛金牌,协助中国女排实现三连冠。

1986年,郎平退役。

1995年,郎平被聘为中国女排主教练。

1996年,郎平获得国际排联颁发的“世界最佳教练" 。

2002年10月,郎平正式入选排球名人堂,成为亚洲排球运动员中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2013年4月25日,郎平被任命为新一届女排国家队主教练。

2015年2月1日,郎平获2014CCTV体坛风云人物最佳教练奖。

2016年2月14日,郎平当选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

2016年3月25日,郎平获得“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2016年8月21日,郎平以主教练的身份带领中国女排获得里约奥运会冠军。

10月,郎平成为中国"火星大使"。

郎平,1960年12月10日出生于中国天津市,满族,前中国女子排球运动员,现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1973年4月,郎平进入北京工人体育馆少年体校排球班练习排球。

1976年,郎平进入北京市业余体校,同年入选北京市排球队。

1978年,郎平入选国家集训队。

1981年,郎平随中国女排夺得第3届世界杯冠军,获“优秀运动员奖”。

1982年,郎平随中国队获得第九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并荣膺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MVP" 。

1984年,郎平随中国队获得洛杉矶奥运会女排比赛金牌,协助中国女排实现三连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