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量计算规则

建筑工程量计算规则

独立基础就是算体积,一脚手架工程12342内墙脚手架以内墙净长乘以内墙净高计算有山尖者算至山尖1/2处的高度;有地下室时,自地下室室内地坪至墙顶面高度3456 1.50 78910.3230.30.40.70.7231123421 2312341.建筑物综合脚手架按建筑物室外地坪以上的建筑面积计算。

建筑的高度应自设计室外地坪至檐口高度为准(不包括女儿墙、屋顶水箱、出檐、楼梯间等高度)。

地下室(半地下室)脚手架按其建筑面积计算。

2.满堂脚手架按楼地面中心线面积以平方米计算,不扣除垛、柱所占地的面积。

满堂脚手架的计算高度以设计地面至天棚底(板底)净高为准,天棚高度超过5.2m时,按每增高1.0m计算一个增加层,但增加层的高度小于0.5m时舍去不计。

3.现浇钢筋混凝土满堂基础,宽度大于3.0m的带形基础,均可按基础底面积算满堂基础脚手架。

不扣除墙所占面积,也不另加基础外运输道面积。

4.电梯安装脚手架按电梯井高度从坑底算到机房板底,不论梯大、小以一部电梯武汉安捷移动脚手架为一座计算。

5.不能按建筑面积计算综合脚手架的独立柱、钢筋混凝土内墙及悬空单梁、连续梁、墙面装饰的单项脚手架:(1)独立的砖、石、钢筋混凝土柱,按柱结构外围周长加3.6m乘以柱高的面积计算;高度在3.6m以下者,套用单排脚手架定额;3.6m以上者套用相应高度的双排脚手架定额。

(2)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按墙结构长度乘以高度以平方米计算,套用相应高度的双排脚手架项目。

(3)现浇钢筋混凝土单梁或连续梁,按梁结构长度乘以室外设计地坪面(或楼板面)至梁顶面的高度以平方米计算,套用相应高度的双排脚手架项目,与之相关联的框架柱不再计算脚手架。

6.高度超过3.6m墙面装饰不能利用原砌筑脚手架时,可以计算装饰脚手架。

外墙装饰脚手架按装饰面的长度乘以高度以平方米计算,套用相应檐高的双排脚手架项目乘以系数0.3;内墙和天棚装饰脚手架按满堂脚手架计算。

7.钢筋混凝土、砌砖的女儿墙挑檐反口其垂直高度超过1.2m者,可另行按单项脚手架定额计算。

工程量按女儿墙(或反口)的长度乘以高度以平方米计算,套用相应檐口高度定额项目。

8.水平防护架,按实际铺板的水平投影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9.垂直防护架,按自然地坪至最上一层横杆之间的搭设高度乘以实际搭设长度,以平方米计算。

10.里脚手架按墙面垂直投影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本篇文章来源于中华工具网() 原文链接:独立基础就是算体积,一、脚手架工程(一)脚手架工程量计算一般规则:1、凡砌筑高度超过1.5m的砌体均需计算脚手架。

2、砌墙脚手架均按墙面(单面)垂直投影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3、计算脚手架时,不扣除门、窗洞口、空圈、车辆通道、变形缝等所占面积。

4、同一建筑物高度不同时,按建筑物的竖向不同高度分别计算。

(二)砌筑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1、外墙脚手架按外墙外边线长度(如外墙有挑阳台,则每只阳台计算一个侧面宽度,计入外墙面长度内,二户阳台连在一起的也只算一个侧面)乘以外墙高度以平方米计算。

外墙高度指室外设计地坪至檐口(或女儿墙上表面)高度,坡屋面至屋面板下(或椽子顶面)墙中心高度。

2、内墙脚手架以内墙净长乘以内墙净高计算。

有山尖者算至山尖1/2处的高度;有地下室时,自地下室室内地坪至墙顶面高度。

3、砌体高度在3.60m以内者,套用里脚手架;高度超过3.60m者,套用外脚手架。

4、山墙自设计室外地坪至山尖1/2处高度超过3.60m时,该整个外山墙按相应外脚手架计算,内山墙按单排外架子计算。

5、独立砖(石)柱高度在3.60m以内者,脚手架以柱的结构外围周长乘以柱高计算,执行砌墙脚手架里架子;柱高超过3.60m者,以柱的结构外围周长加3.60m乘以柱高计算,执行砌墙脚手架外架子(单排)。

6、砌石墙到顶的脚手架,工程量按砌墙相应脚手架乘系数1.50。

7、外墙脚手架包括一面抹灰脚手架在内,另一面墙可计算抹灰脚手架。

8、砖基础自设计室外地坪至垫层(或砼基础)上表面的深度超过1.50m时,按相应砌墙脚手架执行。

9、突出屋面部分的烟囱,高度超过1.50m时,其脚手架按外围周长加3.60m乘以实砌高度按12m内单排外脚手架计算。

(三)现浇钢筋砼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1、钢筋砼基础自设计室外地坪至垫层上表面的深度超过1.50m,同时带形基础底宽超过3.0m、独立基础或满堂基础及大型设备基础的底面积超过16m2的砼浇捣脚手架应按槽、坑土方规定放工作面后的底面积计算,按满堂脚手架相应定额乘以0.3系数计算脚手架费用。

2、现浇钢筋砼独立柱、单梁、墙高度超过3.60m应计算浇捣脚手架。

柱的浇捣脚手架以柱的结构周长加3.60m乘以柱高计算;梁的浇捣脚手架按梁的净长乘以地面(或楼面)至梁顶面的高度计算;墙的浇捣脚手架以墙的净长乘以墙高计算。

套柱、梁、墙砼浇捣脚手架。

3、层高超过3.60m的钢筋砼框架柱、墙(楼板、屋面板为现浇板)所增加的砼浇捣脚手架费用,以每10m2框架轴线水平投影面积,按满堂脚手架相应子目乘以0.3系数执行;层高超过3.60m的钢筋砼框架柱、梁、墙(楼板、屋面板为预制空心板)所增加的砼浇捣脚手架费用,以每10m2框架轴线水平投影面积,按满堂脚手架相应子目乘以0.4系数执行。

(四)贮仓脚手架,不分单筒或贮仓组,高度超过3.60m,均按外边线周长乘以设计室外地坪至贮仓上口之间高度以平方米计算。

高度在12m内,套双排外脚手架,乘0.7系数执行;高度超过12m套20m内双排外脚手架乘0.7系数执行(均包括外表面抹灰脚手架在内)。

贮仓内表面抹灰按抹灰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第(2)、(3)条规定执行。

(五)抹灰脚手架、满堂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1、抹灰脚手架:(1)钢筋砼单梁、柱、墙,按以下规定计算脚手架:a、单梁:以梁净长乘以地坪(或楼面)至梁顶面高度计算;b、柱:以柱结构外围周长加3.60m乘以柱高计算;c、墙:以墙净长乘以地坪(或楼面)至板底高度计算。

(2)墙面抹灰:以墙净长乘以净高计算。

(3)如有满堂脚手架可以利用时,不再计算墙、柱、梁面抹灰脚手架。

(4)天棚抹灰高度在3.60m以内,按天棚抹灰面(不扣除柱、梁所占的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2、满堂脚手架:天棚抹灰高度超过3.60m,按室内净面积计算满堂脚手架,不扣除柱、垛、附墙烟囱所占面积。

(1)基本层:高度在8m以内计算基本层;(2)增加层:高度超过8m,每增加2m,计算一层增加层,计算式如下:增加层数=余数在0.6m以内,不计算增加层,超过0.6m,按增加一层计算。

(3)满堂脚手架高度以室内地坪面(或楼面)至天棚面或屋面板的底面为准(斜的天棚或屋面板按平均高度计算)。

室内挑台栏板外侧共享空间的装饰如无满堂脚手架利用时,按地面(或楼面)至顶层栏板顶面高度乘以栏板长度以平方米计算,套相应抹灰脚手架定额。

(六)其他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1、高压线防护架按搭设长度以延长米计算。

2、金属过道防护棚按搭设水平投影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3、斜道、烟囱、水塔、电梯井脚手架区别不同高度以座计算。

滑升模板施工的烟囱、水塔,其脚手架费用已包括在滑模计价表内,不另计算脚手架。

烟囱内壁抹灰是否搭设脚手架,按施工组织设计规定办理,其费用按相应满堂脚手架执行,人工增加20%其余不变。

4、高度超过3.60m的贮水(油)池,其砼浇捣脚手架按外壁周长乘以池的壁高以平方米计算,按池壁砼浇捣脚手架项目执行,抹灰者按抹灰脚手架另计。

二、檐高超过20m脚手架材料增加费建筑物檐高超过20m,即可计算脚手架材料增加费,建筑物檐高超过20m,脚手架材料增加费,以建筑物超过20m部分建筑面积计算。

门架跨距应符合符合有关规定,并与交叉支撑规格配合;门架立杆离墙面净距不宜大于150mm;大于150mm时应采取内挑架板或其他离口防护的安全措施。

门架的内外两侧均应设置交叉支撑并应与门架立杆上的锁销锁牢;上、下榀门架的组装必须设置连接棒及锁臂,连接棒直径应小于立杆内径1~2mm。

在脚手架的操作层上应连续满铺与门架配套的挂扣式脚手架,并扣紧挡板,防止脚手板脱落和松动。

当脚手架搭设高度H≤45m时,沿脚手架高度,水平架应至少两步一设;当脚手架搭设高度H>45m时.水平架应每步一设;不论脚手架多高,均应在脚手架的转角处、端部及间断处的一个跨距范围内每步一设,水平架在其设置层面内应连续设置;当脚手架高度超过20m时,应在脚手架外侧每隔4步设置一道水平加固杆,并宜在有连墙件的水平层设置;设置纵向水平加固杆应连续,并形成水平闭合圈;在脚手架的底步门架下端应加封口杆,门架的内、外两侧应设通长扫地杆;水平加固杆应采用扣件与门架立杆扣牢。

脚手架搭设方法一、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搭设以钢管扣接的构架为主体,以篙竹作护栏的外脚手架。

(一)施工准备1、材料(1)钢管:直径为48或51mm、壁厚为3~3.5mm的热轧无缝或有缝钢管,用作主柱、大横杆、小横杆、斜撑等。

(2)连接构件:回转扣、直角扣、对接扣、驳芯。

1)回转扣用于连接两根呈任意角度相交的杆件,如主柱和十字撑的连接。

2)直角扣用手连接两根垂直相交的杆件,如主柱与大、小横相的连接。

3)对接扣和驳芯用于两条钢管杆件的对接,如主柱、大横杆的接长。

(3)底座:用Ф40钢管和4~5mm钢板制成,用于主柱的垫脚。

底座的底板面积不应少于200cm2。

(4)脚手板:竹、木或钢脚手板。

1)竹钢脚手板可以用厚竹片排密,下垫横向板条托底,用铁钉钉连;也可以用直径4~5cm 的竹子排密、钻几排孔,在孔内横贯8号~10号铅水线将竹子连结成板块。

2)木脚手板可以用厚度不少于20mm的长条直铺散板;也可以用木预制板。

3)钢脚手板可以用花纹钢板轧制而成,也可以用Ф8~Ф12的钢筋短料间疏排列焊成。

(5)篙竹(或茅竹),蔑用于副柱(即针柱),护栏等。

2、作业条件(1)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编制脚手架搭设方案。

(2)搭架的位置已进行场地清理。

(3)对土质松软的地基已进行强化处理。

(二)操作工艺1、主、副柱(1)主柱应选用无严重锈蚀、无弯曲变形的钢管。

(2)主柱的纵向间距不应超过2m,一般在八层建筑物内30m以下使用,八层以上的另出搭设方案(见图1)。

双排架的内外排柱间距为0.8~1.2m。

内排柱离墙20cm,当大于20cm 时,平桥下必须加兜底安全网。

如遇装饰线,也可以适当加长内柱的小横杆,相酿阵竹。

(3)立主柱时先搭临时支架将柱固定,柱脚套上底座。

当柱的荷载超过底座承载面积地基反力时,底座下应垫厚板或混凝土垫板。

(4)立好主柱后,用钢管或篙竹将同一平面内的柱脚连接牢固。

柱驳口应交错,不得全部在同一水平面。

(5)在双排架的外排主柱及单排架的主柱之间设副柱(俗称“针柱”),如图2所示。

副柱一般采用篙竹,间距不大于1m,从第一度大横杆(打底梁)开始向上设置,用篾扎紧在大紧在大横杆上(注:必须做好三条以上的大横杆才能立副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