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③政治条件: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随着中国民族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及欧战结束后的外资企业的增加,中国工人阶 级队伍也随之壮大;到了五四运动后期,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 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工人阶级的壮大,开始形成为 一支强大的、最富有革命性的新的社会力量。 ④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民主主义思想的深入;俄国十月 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爆发与 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 深入传播。 大革命时期,党就初 步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 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划清了新旧 两种民主革命的界限。这是党在 探索中国革命规律的进程中所取 得的重大进步。
1989年 戊戌变法
1900年 义和团运动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诞生
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 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 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为 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无法为近代中国提供正确的理 论指南和实践指导,无法指引近代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概论》——选讲
第二章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一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毛主席曾经说过:“不打无准备 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这是毛泽 东在军事上的原则,然而打仗要如此, 领导革命也要如此。认清国情,是认 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近代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性质的社会,中国共产党要在这样 一个国情复杂的东方大国里领导人民 革命取得胜利,就必须深入了解中国 革命的历史特点和时代特。
一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2.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3)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点: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2.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4)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 ①国际环境:俄国十月革命 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 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 世界已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 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这就使 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国际环境。 这是转变的时代条件。
五四运动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诞生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 了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斗争。爆发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戊 戌变法、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一系列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虽然每一次的革命运动都对推动中国 社会走向进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所有的斗争和探索终究没 1851 年~1864年 太平天国运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有摆脱失败的命运。 动
俄国十月革命
②经济条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1914-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欧美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互相厮杀无 暇顾及中国,且欧战各国需从中国进口原材料和农产品等因素 的影响,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2.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平等
民主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建社会 的主要矛盾,就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 民族的矛盾则是最主要的矛盾。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2.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仍是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同与一般的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经历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 ① 20 世纪初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剧烈变动则为旧民主主义向新民 主主义转变创造了条件。经济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 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上,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 展;思想上,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新文化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 的影响。 ②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转变。
平等
民主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近代中国的国情 【 新 民 主 主 义 】
(5)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 ①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 剥削制度的根基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占有明显的优 势。 ② 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了某些发展,但很微弱, 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③ 中国形式上是独立的,但实际上失去了主权独 立和领土完整。中国的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相勾 结,构成统治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④ 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 政策,造成中国实际上长期不统一,政治、经济、 文化的发展极端不平衡。 ⑤ 封建主义统治者顽固地推行以儒家为中心的思 想文化,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帝国主义则宣扬与 推行殖民主义思想文化,麻痹中国人民的斗志。 ⑥ 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中国人民尤 其是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极端贫困化。
新民主主义
新民主主义
新民主主义
新民主主义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近代中国的国情 【 新 民 主 主 义 】
(1)1840年之前,中国社会处于封建社会, 人民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虽然比较落 后但是领土完整,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2)1840年之后,爆发了鸦片战争。而1840 年至1949年的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 半封建。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近代中国 贫穷落后的总根源。 (3)近代中国基本国情: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社 会—→社会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 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 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 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4)近代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 ①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