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概念:矿床经过勘探之后,在矿山基建和矿山生产过程中,在已建或拟建矿山范围内,为保证矿山基建与生产工作顺利进行,而对矿床所进行的一系列地质工作的总和按性质分为:基建地质,生产地质,闭坑地质,深区、边部隐伏矿体勘查学科性质:直接为矿山生产建设服务的应用地质学科,主要研究与矿产资源开发有关的地质问题及相应的资源经济问题………..学科特点:1直接联系矿山采掘生产并为矿山开采活动服务的应用学科,有较强实践性2综合性强:以矿物岩石学,地质历史学等为理论基础,以钻探,勘查地球物理为技术手段,等来解决矿山生产中出现的地质问题3介于地质学与矿冶工程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总之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经济性很强,联系面比较广的应用地质学……….工业指标:划分矿与非矿的标准,评价矿床工业价值,圈定矿体和计算储量的依据……….. 制定工业指标的原则:1充分考虑国家建设对某种矿的需求程度,同时也要考虑国际市场的供求状况和价格趋势2贯彻矿产资源保护和充分利用方针3保证矿山生产在采选技术上可行和矿上生产与建设有较好的经济效益,4保证矿体圈定的合理性和完整性,力求形态简单,矿体完整5贯彻资源综合评价,综合利用方针6最大限度满足国民经济计划和市场经济的需求………………….影响工业指标的因素:1矿化特征和地质条件:如矿化均匀规模大品位低,综合利用半生有益组分多等可以降低工业指标,2矿石性质及加工技术性能:类型简单,选冶加工技术优良可以降低工业指标3矿体埋藏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矿石埋藏浅,形态简单,克以选用成本低效率高的采矿方法克降低工业指标4矿区建设条件:交通方便,水电充足可以降低5国家需求和市场价格6矿山生产经营效率……………….边界品味:圈定矿体内的单个样品有用组分的含量的最低标准,是划分矿石与废石界限的品味……………….最低工业品味:可以划分为单工程的最低工业品位,矿体或开采矿段的最低工业品位单工程的最低工业品位:圈定矿体,划分表内外储量的依据,是根据现有采选工艺技术水平,矿化特征和经济合理性制定…………..矿体最低工业品位:针对矿化极不均匀的矿床,考虑矿体分别开采时的经济合理而提出.制定工业指标的方法:1确定边界品位和最低工业的方法:类比法,统计法,价格法,地质方案法,综合方案法2最小可采厚度确定法:根据矿体规模,产状,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开采方法等因素制定,常采用经验对比法3夹石剔除厚度的确定方法:根据开采方式,采掘设备以及矿石加工过程中对废石的剔除厚度确定,一般地下开采2m,露采4m,4综合工业指标的确定方法:方法:制定综合工业品位和以主组分工业指标下达,考虑到有用组分适当降低主组分最低工业品位………………生产勘探:在矿山生产期间或在前阶段地质工作的基础上,为满足开采或继续开拓的需要,提高储量级别或为深入研究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的探矿工作。
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矿床勘探程度,达到矿产储量升级,直接为采矿生产服务。
…………….生产勘探技术手段:探槽,浅井,钻探,地下坑探工程………………影响生产勘探手段的因素:1矿体地质因素:如矿体外部形态变化特征2能被矿山生产利用的可能性:地下坑探,必须考虑探采结合3矿床开采方式及开采方法:如露天开采需探槽浅井钻探,潜孔或穿孔机等,,地下开采需坑探和钻探和凿岩机探矿4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矿区自然地理经济,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勘查技术手段的选择。
露天开采矿山的生产探矿手段:探槽、浅井、穿孔机和岩心钻等是常用的技术手段①探槽②浅井③钻探④潜孔钻或穿孔机。
……………..地下开采矿山的生产探矿手段主要是各种地下坑道和坑内钻,在可能情况下也可利用各种凿岩机起辅助探矿作用。
①坑道②钻探③凿岩机探矿。
………….坑内钻优点:地质效果好,机动灵活,效率高成本低,有利于安全生产生产勘探总体布置考虑因素:①尽可能与原矿床勘查阶段已形成的总体工程布置保持一致,在原来基础上加密点线,充分利用原有资料。
②生产勘探剖面线的方向尽可能垂直于矿体走向。
③生产勘探工程构成的系统应当尽可能与采掘工程系统相结合,以便为矿山生产所利用。
生产勘探工程总体布置形式:①垂直横剖面形式,②水平勘探剖面形式,③纵横垂直勘探剖面形式,④垂直勘探剖面与水平勘探剖面组合形式,⑤开采块段(棋盘格)形式…………影响工程网度的因素:1矿床地质因素:如地质构造复杂,形态复杂取得相同储量级别的工程网度应密集2工作要求:合理工程网度应保证工程和剖面资料能联系和对比3工程技术因素:如在相似地质条件下达到同等勘查程度,勘探间距可稀于钻探4生产因素:相似地质条件下,取得同级别矿产储量,露天开采所需工程网度低于地下开采5经济因素:生产勘探网度和勘探费用处以最佳综合经济效果时最好,经济价值高的矿体可以加大网度。
………….. 确定勘探网度的方法:类比,验证,统计计算法生产勘探程度:是指经过生产勘探工作后,对生产勘探范围内对矿体或矿床地质特征控制或研究程度。
………………生产勘探程度对矿山生产的影响:矿体形状,产状,空间赋存状态和受构造影响程度,是确定矿山开采,开拓方案,选择开采方法的重要依据,矿石回收工艺的确定影响生产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对矿石内部结构的研究将会影响到矿山产品方案的质量及选矿加工工艺流程,选矿效果。
…………………….生产勘探程度的具体要求:1对矿体产状,形态,空间位置的控制程度的要求,2对矿体周边小忙矿体的控制程度要求3对矿体内部结构和矿石质量程度的要求4对地质构造及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等的控制研究程度要求。
…………………矿石质量:矿石满足当前采矿、选矿、冶炼加工利用的优劣程度或能力矿石质量指标:评价矿石加工利用价值,圈定矿体,计算矿石储量的技术标准和尺度,用以检查和评价矿石质量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为工业利用的价值大小和合格尺度。
矿山取样:按研究方法分为:化学取样,物理取样,矿物取样,矿石加工技术取样;按所要解决的问题:生产勘探取样,生产取样,商品取样,矿山深部边部外围工作状况的取样。
化学取样:是指为测定矿体及其围岩,矿山生产的产品及尾矿、废石、与矿产有关的岩石中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的取样工作。
………………….物理取样:又称技术取样,是指为了研究矿石和岩石的技术物理性质而进行的取样。
矿物取样:是指从矿体、岩石或其风化剥蚀自然产物中,采集矿石、岩石、自然产物的标本、样品或单矿物,用化学、物理和物理化学方法鉴定和研究矿物的取样工作。
………….矿石加工技术试验取样:是指为了研究矿石的加工技术性能,确定矿石的选矿、冶炼或其它加工方法,工艺流程和合理的技术经济指标等,而对矿石进行的取样工作。
………………矿石质量均衡:又称矿石质量中和(配矿),它是矿山生产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的按比例搭配不同类型,通品级的矿石,使之均匀混合。
…………………….矿石质量均衡的原则:①贫矿石的加入量必须保证高质量矿石品位降低后仍能达到利用的规定标准,②两种矿石品位及特性相差悬殊时不能搭配,③不同自然类型和工业类型的矿石,因加工方式,不同不能搭配,④两种颗粒规格相差过大的矿石不能搭配,因质量不同,用途不同,价值也不同,⑤耐火材料及某些利用其特殊性质的矿产不能搭配。
………………矿石贫化: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地址条件及采矿技术方面的原因,使采下的矿石混入废石,围岩,或部分有用组分溶解或散失引起工业矿石品位降低的现象。
…………………生产矿量:在探明能利用储量的基础上,按照设计要求,完成相应采矿阶段的准备工作,根据生产技术经济指标要求,计算相应采矿准备工程系统内的可采矿量,作为矿产采掘切割设计和生产计划依据。
根据不同采矿方法喝相应的采矿措施:分开拓,采准,备采三级矿量或开拓、备采二级矿量。
…………………贫化率:采下矿石品位降低数与原矿石平均品位之百分比。
………………影响矿石贫化与损失的因素:虽然影响采矿贫化与损失的因素很多,但总体上讲,可分为可以避免的偶然性因素和不可避免的必然性因素。
前者主要反映生产施工过程中的组织管理水平和采场工艺参数确定的正确性;后者主要决定于矿床(体)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和选择的开采方式,方法和设计的正确性。
………………………矿石贫化与损失的管理指标:矿石贫化率与损失率是矿石生产管理的重要经济技术指标,其范围大小主要取决于矿床地质条件及采矿方式、方法与技术管理水平等。
露天开采贫化率在0.4%--5.7%之间,一般不超过3%;损失率在2.2%--7.8%之间,一般约4% 。
虽然贫化与损失率的指标是可变的,影响因素很多,但总的应遵循价值大于成本才有盈利的基本原则来确定合理的贫化与损失率指标。
………………….矿石贫化与损失管理:1矿石贫化与损失统计报表:要求:原始地质资料,生产记录资料,开采损失率的统计,开采贫化率的统计,2矿石损失的影响因素及管理指标:生产施工过程中的组织管理水平与采场工艺参数确定的正确性,矿床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及选择开采的方式方法与设计的正确性,矿石贫化与损失管理指标:露天开采贫化率:0.4-5.7%,降低采矿贫化与损失的措施:①把好地质资料关,②认真贯彻采掘生产技术政策,③选择合理的采矿方法④加强施工作业过程的质量管理,包括工程和矿石质量管理⑤加强采掘生产地质指导与地质技术管理工作并做好合理贫化与损失指标的技术经济论证,⑥强化地测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⑦借助经济手段考核管理生产和贫化与损失指标,⑧做好群众工作,提高对采矿贫化与损失的思想认识,增强整体与全局观念。
…………………例:已知某采区中,铁矿石可采工业储量Q为100kt,其地质平均品位C为31%,采出矿量T为90Kt ,出矿品位Ct 25% ,废石品位Cr7% ,求该采区采矿的矿石贫化率,废石混入率γ,矿石回采率K ,矿石损失率和金属采收率a矿石贫化率(0.31-0.25)/0.31=19.35%b废石混入率(0.31-0.25)/(0.31-0.07)=25%c混入废石量Y=90*0.25=22.5采出工业矿石量qc90-22.5=67.5矿石回采率=1-67.5%=32.5%...........................d矿石损失率1-67.5%=32.5%...............................e金属采收率=(67.5*0.31+22.5*0.07)/100*0.31=72.58………………………探采结合探采结合探采结合是指在保证探矿效果的前提下,实行探矿工程与采掘工程的结合,统筹规划,统一安排,利用采掘工程进行生产探矿,或生产探矿工程能为采掘工程利用,生产探矿工作贯穿与矿山生产全过程,并往往可以综合利用,它常与采矿工程交叉进行,许多工程互有联系并往往可以相互利用,实行探采结合往往可以减少矿上坑道掘进量,降低采掘比,加快生产探矿进度,缩短生产探矿和生产准备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探矿工作质量与效果,有利于安全生产和加强生产管理,充分发挥矿上生产潜力,并可使矿上坑道系统更趋于合理,实施探采结合要求探采双方在工作上必须打破部门界限实行统一设计,探采结合必须是系统,全面的,贯穿于采掘生产全过程,合理确定施工顺序,做到平行交叉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