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胃癌的中医药治疗

胃癌的中医药治疗

加减:畏寒肢冷者,加桂枝9g,补骨脂9g,心悸 怔忡明显者,加桂枝9g,生龙骨(先煎)30g,生牡 蛎(先煎)30g;腰膝酸软者加杜仲12g,寄生12g。
2) 健脾和胃:对于消化系统损伤者,常表现有 疲乏,纳呆,食少,胃脘痞胀,暖气泛酸,恶心,呕
吐以上诸症食后益甚,便溏、腹泻,苔薄白腻或薄黄,
脉细滑或细弦等消化道反应严重者,中医辨证为脾胃 不和,投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2)合理的应用扶正与祛邪中药。扶正和祛邪 是中医治疗胃癌的两大主要法则,但临床用药有很大 技巧。合理的用药能明显的提高临床疗效。如患者体 质虚弱应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体质较好应以祛邪 为主,扶正为辅;体质一般应扶正祛邪相同用药。
(3)充分挖掘利用中医中药的多种有效治疗方法。 比如中医治疗有药物、理疗、针灸、按摩等。中药治 疗有口服、注射、静点、外用等。治疗应根据患者的 疾病和病情选择合适于患者并疗效好的中药和方法, 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药或方法的联合。
3) 健脾益肾:对于化疗引起骨髓抑制造成血象下 降、血小板减少者,中医辨证多为脾肾两虚,脾虚后
天失养,气血生化乏源;肾虚精亏,髓海失充,均可
引起血象下降,导致贫血,治法健脾益肾,方选健脾 益肾汤加减。
方药:生芪30g,白术12g,茯苓12g,菟丝子12g, 山萸肉9g,紫河车12g,当归9g,鸡血藤15g,枸杞子 12g,女贞子12g,陈皮12g,炙甘草6g。
2)术后倾倒综合征
倾倒综合征也是消化道尤其是胃癌手术后比较 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一般在15-30%之间。临床表 现为:进食后30分钟内即感上腹胀满,恶心,反胃, 继而出现暖气,腹泻、腹胀,并急需排便,伴面色 苍白,疲倦乏力,心悸、眩晕,大汗出,脉细弱或 脉数,约1小时左右症状自行消退。中医辨证为脾虚 气弱,胃失和降。治以健脾益气,和胃降逆。方选: 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
在胃癌治疗中,中医不仅是配合现代医学治疗的 重要手段,而且在疾病的特定阶段,中医药也发挥着 主导作用。例如对于稳定期或缓解期的患者通过中医 治疗以控制复发、转移;对于晚期以及其他不适于手 术,放、化疗的患者通过中医治疗以减轻症状,提高 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等。
1、治疗的基本原则
(1)辨证治疗是中医药治疗的主要方法。晚期 以及不适于放化疗的患者中医治疗要特别注意辨证, 要根据临床表现辨证区别用药,只有辨证方法准确, 用药合理才能奏效。
(4)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对于以中药为主的 治疗仍可根据患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西医辅助治疗, 如骨转移的局部放疗,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肾癌的 生物治疗等,任何治疗任何方法的选择都应以患者的 疗效作为第一考虑,选择的治疗也应是中西医的最优 方法。
2、临证思路
(1)从脾肾着手,培元补虚
中、晚期胃癌多有中焦虚寒症候。手术,放、 化疗后更使元气大伤,极易出现命门火衰,因此当 力补脾肾,温养命门。明代张景岳对治疗反胃主张 “健脾益温养,治肾益滋润,舍此二法,别无它 法。”
(2)益气养阴:生地20g,玄参20g,麦冬20g,石 斛20g,天花粉30g,芦根30g, 天冬20g。
(3)凉补气血:生黄芪30g,沙参20g,西洋参3g, 生地20g,丹参20g,鸡血藤30g。
(4)健脾和胃:党参15g,白术10g,茯苓20g,陈 皮10g,半夏10g,木香10g, 砂仁6g,甘草6g。
2、配合化学治疗
(1)化疗毒副反应
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对机体伤害很大,通常为 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及贫血),肝肾功 能损伤,心功能毒性,以及消化道反应(如纳呆食 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免疫能力下降。中医 学认为这是有毒药物损伤人体气血津液、导致脏腑 功能紊乱造成。通过中医药治疗不但可以减轻保障 化疗通过率以及对某些药物的增敏作用以提高治疗 效果。常用的治法包括:
中医学认为:肾主藏精,为先天之本,内寓真 阴真阳。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治疗胃癌 从脾肾入手,培补元气,充足脏腑,平衡阴阳,能 够调动机体整体的抗癌能力。
此外调理脾胃当应注意:
第一,常以开胃消导为先,使胃府得以受纳水谷 药物,如选山楂、神曲、谷芽、麦芽、蔻仁、砂仁、 陈皮、半夏之属;
第二,佐以调理气机之品,使气机调达通畅,防 止木郁乘土,如选木香、乌药、大腹皮、枳实、枳壳、 橘叶、佛手、八月札等“忌刚用柔”之品,理气而不 伤阴;
3) 养阴生津:适用于手术失血过多伤及阴液,以致 胃阴大亏,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方选: 沙参麦门冬汤、五汁饮。
(3)治疗术后并发症
1) 术后胆汁返流性胃炎
由于胃癌手术后丧失幽门功能,十二指肠中碱性 内容物逆流入胃,常引起碱性返流性胃炎。一般在手 术后几个月到几年发生。其发生率占胃癌手术后病例 的3 -10%。其临床表现为:胃脘部烧灼痛,进食后加 重,伴纳呆食少,口干口苦,恶心呕吐,吐物为黄色 或黄绿色分泌物,或夹有食物残渣,腹胀,舌尖红, 苔薄白黄,脉细。中医辨证为胆胃不和,治以疏肝利 胆,和胃降逆,投以小柴胡汤加减。
益气药(如黄芪、人参、党参、白术、山药、女
贞子、冬虫草等)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监控和杀 伤癌细胞,
活血药(如当归、莪术、红花、川芎等)可以增
加局部血流和带氧,促进化疗药作用于病灶而发挥 增敏作用。
3、配合放射治疗
部分胃癌患者采用放射治疗时往往产生比较明显 的毒副反应。中医认为放射线对机体的损伤是热毒耗 气伤阴,损及津液脏腑。
第三,补脾分清阴阳,温阳利湿选党参、黄芪、 茯苓、山药、白术、干姜,滋阴生津选枸杞子、女 贞子、知母、生石膏、沙参,唐容川谓“脾阳不足, 水谷完固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譬如“釜 中无水也不熟”;
第四,防滞避腻,多选扁豆、生薏仁、茯苓、白 术而避其熟地、首乌以及一些血肉有情之品,防止 用之不当有碍胃体。
中医药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要
依据临床治疗的实际效果科学的进行选择。只有明确 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切入点,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治 疗优势。目前,科学的验证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减轻肿瘤患者手术后副反应及并发 症;
2.放化疗期间应用中医药可以起到减毒增效作用; 3.术后,放、化疗后长期坚持服用中药可稳定病 情,提高远期效果,减少复发转移可能; 4.预防和治疗癌前病变等; 5.对于晚期不能接受手术及放化疗的患者中医药 可以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
1) 益气养血:化疗可以造成患者的身体损伤,临 床表现为神疲乏力,肢体软弱,心悸气短,眩晕,汗 出较多,夜眠欠佳,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等,中 医辨证为气血亏虚,多以十全大补汤加减。
方药:炙黄芪15g,党参12g,白术12g,茯苓12g, 炙甘草6g,熟地12g,白芍12g,当归12g,炒枣仁12g, 夜交藤15g,防风6g,陈皮12g。
( 5 ) 滋 补 肝 肾 : 枸 杞 子 15g , 女 贞 子 15g , 何 首 乌 20g,山萸肉30g,菟丝子15g, 补骨脂15g。
此外,中药对放疗还有一定的增敏作用:现代研究
证明:活血化瘀药对放疗后患者,可改善胃癌周围血
液循环,增加血氧供应,调节结缔组织代谢,起到放 疗增敏作用。
三、胃癌的中医治疗
胃癌的中医药治疗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属中医“反胃”、 “噎隔”、“积聚”以及“胃脘痛”等病范畴。中医 治疗胃癌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经验,特别是近40年 来中医不断发展,从过去的单一的辨证论治到利用现 代的诊断手段和实验方法,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明 显提高了疗效,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所采用。
目前,胃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但是国内肿瘤专 家所采取的方法,而且逐渐得到了国际上学者和患者 的接受和认可,中医,中西结合防治肿瘤的事业正在 迅速发展。
临床表现为皮肤的损伤,倦怠乏力,纳呆食少, 脘胀不适、恶心欲吐、口干喜冷饮,心烦易怒,小便 黄赤,大便干结,舌红或暗红,苔黄,脉弦、滑、数。 辨证为热毒内盛,津液受损、气血不和、脾胃失调, 肝肾亏损。故而治疗上常采用:
(l)清热解毒:银花20g,连翘10g,山豆根10g,黄 连10g,天花粉30g,蒲公英30g,板蓝根20g。
按: 补脾生血和益肾填精为治疗白细胞减少之两大 法门。后天调养尤重在脾胃的生升之气, 若能于补脾 生血方中加入升麻、葛根等升提之品, 每能提高疗效。
(2)对化疗发挥增效作用
研究发现,部分扶正药物和活血化瘀药虽然对
胃癌细胞没有直接的抑制杀伤作用,但与某些化疗 药物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如人参、茯苓等与环磷酸胺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十 全大补汤与5-Fu, MMC联合应用有较强的增效减毒 作用。
(3)扶正活血减少复发转移
近年来中医药减少胃癌术后,放、化疗后复 发转移成为研究的热点。癌瘤复发转移,正气内 虚是其根本原因;瘀血内阻是其病理基础和重要 因素,因此当以扶正活血为法。
中医认为肿瘤术后复发转移“正虚血瘀、余毒
未清”是其病机特点,以益气活血、解毒散结为治 法,常用药用人参、黄芪、女贞子、补骨脂、莪术、 水蛭、蜈蚣、大黄、土茯苓、土贝母、山慈姑。方 中人参为君,大补元气;佐以黄芪健脾益气;女贞 子、补骨脂合用培补肾中真阴真阳,以待元气来复; 莪术、水蛭行气破血,逐瘀散结;蜈蚣解毒通络; 大黄、土茯苓、土贝母、山慈姑清热解毒,消肿散 结。综观全方,既能调整脏腑阴阳气血,提高免疫 功能,调动机体抗癌能力;又可活血祛瘀,解毒散 结消灭体内残存的肿瘤细胞。
(2)胃癌术后往往造成身体脏器功能损伤,特别是 伤及气血,脏腑功能失调;免疫能力下降;伤口愈 合困难以及出现一些并发症。依据中医辨证,常采 用的治法有:
1) 健脾和胃:适用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纳差、 腹胀、便秘。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 补中益气汤。
2) 气血双亏:适用于术后患者出现神疲乏力、少 气懒言、气短汗出、面色无华等气血亏虚证候,方 选:当归补血汤,十全大补汤,药用黄芪、当归、 党参、黄精、白芍、生地、防风、白术。
一、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