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SP原理及其故障诊断

ESP原理及其故障诊断

ESP原理及其故障诊断
课程描述:
ESP是车身电子稳定系统的简称,作为一种牵引力控制系统,与其他牵引力控制系统比较,ESP不但控制驱动轮,而且控制从动轮。

ESP系统包含ABS(防抱死刹车系统)及ASR(驱动防滑转系统),是这两种系统功能上的延伸。

因此,ESP称得上是当前汽车防滑装置的最高级形式。

安装有ESP与只有ABS及ASR的汽车,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于ABS及ASR只能被动地作出反应,而ESP则能够探测和分析车况并纠正驾驶的错误,防患于未然。

可如何快速诊断ESP系统常见故障呢?
本课程将从实际情况出发,透过具体的案例,深入浅出的为您讲解ESP原理及其故障诊断。

解决方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虽然不同4S店在诊断ESP常见故障时方法都不尽相同,但万变不离其宗。

下面我们从实战经验中总结一些方法流程,以便大家参考借鉴,少走弯路。

我们首先要了解ESP的基本工作原理。

作为一种电子稳定程序,它主要由中央控制单元、转向传感器、车轮传感器、侧滑传感器、横向加速度传感器和执行器组成,其目的是在电脑实时监控汽车运行状态的前提下,对发动机及制动系统进行干涉和调控。

其特点是能主动干预行进中的车辆,能对四个车轮进行单独制动。

在诊断车辆ESP异常启动时,我们先需考虑影响其异常启动的外部原因。

一般来讲,车辆载重时分布不均会引起ESP异常启动;刹车分泵抱死会引起ESP异常启动。

因外部原因造成ESP 异常启动的情况有很多,诊断ESP故障时,不要局限于ESP系统本身。

除了外部原因外,ESP自身问题也会导致其发生故障。

比如:
一、ESP供电继电器损坏。

在ESP相关的供电线路中,经常会出现ESP工作电流太大导致供电继电器触电烧蚀引起供电故障。

二、ESP连接线束破损。

此类问题主要发生在事故车辆上,由于维修人员粗心大意导致线束人为损坏,比如在更换主线束时,没有很好固定右后排座椅处的线束,导致右后座椅压住了主线束导致右后轮速传感器线束被压断,ESP无法工作。

三、各个传感器正常损坏。

ESP系统涉及的传感器非常多,其中有转向传感器、车轮传感器、侧滑传感器、横向加速传感器等,对于传感器产生的故障可用车用诊断仪检测出来。

当然,有些情况是无法用检测仪检测到的,比如ESP开关故障。

诊断此类故障时,只能通过读取数据流。

对于ESP电脑故障的判断要特别注意,因为就现有科技水平而言,电脑元件制作基础已经非常成熟了,基本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在确定电脑损坏前须对车辆ESP系统的外部元件进行缜密的检查,在确定外部元件都完好的情况下再下结
论。

最后我们将这几部分的导图串在一起,就形成了“ESP故障诊断”的方法与技巧。

或许文字的话大家并不是很清楚,我们可以看下面的思维导图,能让你更加形象的理解和明白如何ESP故障诊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