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背景下,城市竖向规划的方法探讨——以深圳市前海合作区为例江腾摘要:竖向规划是对整个场地三维空间的通盘设计,不可避免地要面临多方诉求而取得最终平衡的过程,以往的竖向规划都是在空间规划确定后,再针对规划后的场地进行竖向设计,这种方式往往忽略了许多合理的需求,做出的设计方案难免过于生硬,既不能有效指导下层次的竖向规划,其实施操作性也较弱。
因此,本文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指导下,提出将总体规划层面的竖向规划的时序前置,与空间规划同步,以塑造高品质的城市环境为核心,这样将有效地解决现实矛盾、规划指导及后续实施等主要环节的主要问题,使得竖向规划具很强的适应性及可操作性。
本文着重探讨新型竖向规划的技术与方法,从理念、方法、实施方式等环节对其进行全面的探讨,以期为竖向规划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前期介入、竖向塑造、无障碍、开发模式、土方平衡引言城市竖向规划分为两个层面,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层面,这取决于研究对象的尺度大小,且不同层面的规划的研究方法及内容差别较大,本文主要从总体规划层面,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指导下,通过深圳市前海合作区竖向规划编制的具体实践,针对以往竖向规划的一些理念与方法进行必要的延伸与创新,分析城市竖向规划前期置入的可行性,并进一步提出新的城市竖向规划的思路与方法。
1、新型发展背景下,竖向规划面临的问题1.1 多方利益的协调1.1.1 城市发展的要求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持续了三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也体现了由过去的重速度到现在的重质量的阶段过程;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要求,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前期指引,更需着眼长远,尽可能将眼前及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规划中通盘考虑,以期从更大的范围体现经济与社会的和谐。
竖向规划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规划,更肩负着源头节约的重要使命,应从项目的初始阶段便尽可能的考虑后续规划、实施、管理的多种要求,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通判考量,因此,竖向规划不是终极设计,而是全流程的过程管控,只有这样,竖向规划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要求,紧随城市步伐,满足城市需求。
1.1.2 开发商的诉求即以最低的成本开发场地,因此对场地的要求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两者都会增加运输及建设成本,且不利于与周边场地的衔接。
1.1.3 民众的需求可以概括为安全、便捷与无障碍、美观等方面的需求。
当前很多城市的排水系统正经受着多重考验,多个地方产生内涝现象,对民众的生活与工作造成很大不便,因此,需要塑造一个高效率排水的场地竖向设计;且竖向设计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考虑场地内部市民通行与视觉感受的需求,并兼顾美观需求。
1.1.4 现存问题的解决竖向规划不仅解决地表高程问题,也要考虑地下各种设施的竖向空间安排,包括建设阶段的大型基础设施、建成后的基础设施,如地铁、交通枢纽、各类城市生命线工程等,这些基础设施各有其现状及设计标高,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各种竖向矛盾问题,因此迫切需要竖向规划作为基础平台,协调各类问题,确保各类设施顺利运转。
1.1.5 可预见性问题的协调竖向规划的前期介入不仅仅只是为了现状问题的协调,也是为了更好地解决规划与实施层面的可预见性问题,例如,通过前期的有理有据的竖向设计可以有效指导微地形的竖向设计,可以最大可能地调配土方平衡,相比较传统的竖向设计时序上,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工程可操作性。
1.2城市建设的要求1.2.1低碳经济的要求科学的竖向规划不应是仅为空间规划做配套的被动结果,而应是目标与现状双导向的主动规划,在可预控的范围内,前期的谋划可以避免后期无谓的纷争,以土方调配为例,如果在前期就与后期开发同步考虑,就可控制后期填挖方的工作时序,有效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使得项目建设更加低碳环保,且更顺利地支撑空间规划的美丽设想;因此,竖向前期谋划介入,是保证竖向设计的科学合理与经济性,也是避免后期重复性工作的重要前提。
1.2.2 高品质城市环境的要求现实的城市建设,不再仅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主,形成 “点、线、面”的系统竖向安排的成果,而是要求站在更高的整体空间层次通盘考量,整体设计,找到“体”与“点、线、面”系统的契合关系,形成整体的形体关系,而这种对“体”的思考必须要以竖向规划的前期介入为基础。
1.2.3 充分沟通的要求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充分有效的协调,需要各方面各层次的全面沟通,如上节所述,竖向规划包含着多元化的需求,各利益主体均不会接受有损自身利益的竖向规划,如果不经过反复的沟通协调让步的过程,即使制定了规划也很难顺利实施,因此,也决定了必须将竖向规划前期介入,在多方的需求下,取得一种平衡,一种临界状态,这样才能保证规划不落空,真正具有指导实际工程的效力。
1.3 小结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实际利益方的诉求,还是城市建设日益增高的要求,城市竖向规划的前期介入都具有很强的必要性,为解决实际问题并指导远期城市建设,本文以竖向规划的基本理念及方法为基础,针对城市建设新的需求,提出适合竖向规划前期介入的理念及方法,以解决实际问题并指导规划。
2、竖向规划的理念转变及方法更新基于传统的竖向规划的核心环节及方法,并作出适当创新与延伸,解决规划面临的问题,并有效指导后期实施。
2.1以往竖向规划理念及方法的提炼以往竖向规划的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场地、道路及局部节点的竖向标高调整,使规划地块达到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目的,1999年建设部颁布行业标准《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首次对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内容和基本要求作了规定,为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的编制和研究提供了依据和规范作用。
规划内容主要包括现状调研与分析、竖向规划专题研究(主要是治涝关系、土石方平衡及经济性评价等)、竖向规划原则及标准的选定、规划成果等四个主要步骤(四个加重的框),其技术路线见图1-1。
小结:由以上对以往的竖向规划理念及方法的解析,可以看出其主要注重对现状已有竖向问题的协调,仅只关注当前的问题,弱化了对后续及更大范围的竖向问题的考量,而这些恰恰正是新的规划诉求的核心,因此,本文在以往竖向规划的核心价值与方法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对一些理念与方法进行了深化与创新,以期达到新的规划目标。
2.2应对新需求,竖向规划的理念转变2.2.1由竖向规划到竖向塑造的转变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的要求和实践经验,一般竖向规划主要是针对已有的现状地形,通过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价值标准,保证竖向设计方案满足防洪、排水、土方平衡等基本要求,着重从高程上解决好四个方面问题:其一是用地地形的利用与整治,使之适合地块性质和地块划分等平面布局的需要;其二是满足城市道路、交通运输要求,以利于交通组织;其三解决好地表排水,同时能满足防洪排涝方面要求;其四,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因地制宜,为美化城市环境创造必要条件。
竖向塑造是以规划地区的用地规划目标为导向,在解决安全、排水、交通、土方等问题的基础之上,重点从城市设计的维度考量竖向设计,使之更加有力支撑用地规划的愿景,打造富有特色的竖向城市空间景观。
(如图2-1)设计思路的转变,由传统的“点—线—面—体”到“体—点—线—面”的转变,即:首先从竖向塑造的角度,在三维空间上选取契合规划区定位的竖向空间模式——“体”,由此作为竖向规划指引,综合考虑二维空间内“点—线—面”的竖向协调关系。
图1-1:一般竖向规划技术路线2.2.2 由顺利衔接到竖向无障碍的转变竖向规划在解决各种竖向要素相互协调问题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实际使用者的感受,即人在场所内的实际体验,不仅要满足交通方面的可达性,同时应兼顾大的场地关系对人的视觉及心理造成的感受,要从城市设计角度,将各种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统一纳入考虑, 最终达到一种新的平衡。
2.2.3 由土方小平衡到区域综合协调的转变以往的竖向规划仅考虑在规划区内部的自身土方平衡,往往忽略了土方在大的区域背景下的协调考量,这种各自为政的土方平衡方式,在规划区面积较小的情况下尚问题不大,如果规划区面积较大,可能会产生较多的土方量,就应该在更大的区域层次综合考虑土方的调配,做到科学规划、合理配置。
2.2.4由规划与实施相分离到紧密结合的转变与实施的相分离,是规划的通病,许多看似优秀的规划都因为与实施的脱节而产生不了实际的价值,因此,实施的好坏又是评判规划的重要标准,竖向规划也不例外,应该以实施为导向,通过实施的可行性反向检验规划成果的优劣,包括后期的投融资、建设时序、施工可能遇到的困难都应该全面考虑,进而校核竖向规划的可操作性。
2.3对关键技术环节方法的更新根据以上对竖向设计理念的深入分析,在具体设计方法上,应主要针对规划目标及原则、整体思路、解决的主要问题等关键环节作出必要的延伸。
2.3.1规划目标规划目标的选择不仅要满足平面的顺利衔接,更要注重体量的整体塑造;2.3.2整体思路在可预控的范围内,结合项目开发后续将要面临的实际难题,尽可能提炼出既着眼现实又指导实施的方法思路;2.3.3主要问题除了要解决竖向设计的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要求之外,还应与空间规划同步,在三维空间上,支撑平面规划的目标定位。
3、新型竖向规划的方法探讨——以前海合作区为例3.1前海深港合作区概况3.1.1区域位置前海粤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以下简称“前海合作区”)位于珠江口东岸、南山半岛西部,地处珠三角区域发展脊梁与沿海功能拓展带的交汇点以及深圳东西发展主轴与西部发展轴的交汇点,拥有“海、陆、空、铁”各种战略性交通资源于一体的综合性发展优势。
3.1.2区域范围由双界河、月亮湾大道、妈湾大道和前海湾海堤岸线合围而成的前海合作区范围,总用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
(区域范围示意图见图3-1)3.2.1 规划目标的整体考量(1)建立前海合作区科学合理的竖向控制网络,明确前海合作区的最低的控制标高,确保区内的防洪防潮安全。
(2)合理利用、系统统筹,科学调配前海合作区内的土石方资源,尽可能平衡区内土石方的量与填料类型。
(3)与相关规划充分互动协调,满足相关的要求的同时,塑造前海合作区特色的竖向风貌,提升城市景观形象。
图3-1:规划范围示意图3.2.2整体思路的近远结合结合既有的工作基础和我们掌握的当前开发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工作诉求,以现状问题与规划目标为双导向,提炼出着眼于稳定规划并指导实施的规划思路。
(1)点、线、面系统梳理规划区竖向控制要素;⏹梳理现状存在的竖向控制节点,包括:重要道路交通枢纽、道路交叉点、起桥点等;⏹线性控制要素:海河水系堤岸及主干道路网络的竖向框架、地面及地下的道路控制体系、⏹面状控制要素:现状永久性建筑物群体及周围环境控制。
(2)以前海的空间规划愿景为目标导向,塑造支撑空间规划的、有特色的城市竖向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