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新技术的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油田行业的不断发展,可开采的油田越来越少,各石油企业需
要研发出一些更为符合当下产能的新的采油技术,充分的对那些难以开发的油藏
进行开采,提高各油田的石油开采采收率。
关键词:石油开采;采油技术;采油新技术
1.国内外采油新技术的发展情况
石油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外的采油技术发展迅速,各类学者提出了很
多方案。
2.常规的几个采油技术
在采油的过程中,最为常用的开采技术是螺杆泵采油,抽油泵采油、防腐蚀
抽油泵采油技术。
(1)螺杆泵的开采技术。
在国内的开采技术中,螺杆泵技术的使用其实不是很多,主要因素是使用这
项技术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意料外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都不法控制发生。
所以在使用这项技术进行开采时,要仔细的研究使用此技术发生的问题,分析解
决方案。
螺杆泵开采方法优势也很明显,比如它体积和质量都不大,结构也相对
来说比较简单,缺点就是要经常的检查泵,而且线程也比较易掉落,抽油杆发生
断裂的可能性也很大,适应性不好,这些缺点对生产的影响的比较大。
(2)防砂式稠油泵开采技术。
防砂式抽油泵开采技术在实际的生产中,使用比较多。
它的泵缸由双向耦合
和扶正器组成,这样就比较容易拆卸。
防砂式稠油泵的使用原理是研究抽油井的
井泵筒的储油室里面的压力推动泄油阀,然后让油泵有流量,然后长柱塞泄油阀
开始关上,最后运用机械手段来让进气阀工作,将推进泵油井在液体中存储在内
部腔室。
泵在实际工作中,在液体提取方面和传送到地面方面,控制携砂能力强,防止砂卡性能不错。
(3)防腐抽油泵的工艺技术。
在实际的采油中,很多的油泵在工作中都会遇到腐蚀的情况,防腐泵就可以
很好的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防腐泵由固定阀、出油阀、泵筒和柱塞的结构组成。
防腐泵的构成比较容易理解,而且自身的耐腐蚀效果好,抽油泵的工作效率良好。
另外,油泵泵筒和柱塞都是使用的耐腐蚀原料做成的。
当使用防腐泵前一定要注
意泵漂流计将测试油管;防腐泵防砂功能弱,当需要配备用于出砂井防砂装置或
在沙滩上控制过程;不能用底部的转折点;严禁在高气井使用。
(4)体膨颗粒深部调剖(调驱)技术
体膨颗粒调剖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深部调剖技术,主要是针对非均质
性强、高含水、大孔道发育的油田深部调剖、改善水驱开发效果而研发的创新技术。
体膨颗粒遇油体积不变而吸水体膨变软但不溶解,在外力作用下可发生变形运
移到地层深部,在高渗层或大孔道中产生流动阻力,使后续注入水分流转向,有效改
变地层深部长期水驱形成定势的压力场和流线场,达到实现深部调剖、提高波及体积、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目的。
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①体膨颗粒由地面合成、
烘干、粉碎、分筛制备形成,避免了地下交联体系不成胶、抗温、抗盐性能差等弊端,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耐温120℃、耐盐不受限制性能好;②体膨颗粒粒径变化大
微米、厘米级、膨胀倍数高30~200倍、膨胀时间快10~180min;③颗粒吸水体
膨变软,外力作用下在多孔介质中运移时表现出“变形虫”特性,颗粒的形变运移可扩
大调剖作用范围,达到深部调剖液流转向目的;④体膨颗粒深部调剖施工工艺简单、灵活、无风险;⑤体膨颗粒可单独应用,也可与聚合物弱凝胶体系复合应用于注水
开发油藏深部调剖改善水驱作业,又可用于聚合物驱前及聚合物驱过程中的深部调剖;⑥体膨颗粒适宜存在大孔道、高渗带的高含水油藏深部调剖(调驱)改善水驱效果。
(5)交联聚合物弱凝胶深部调驱技术
弱凝胶也被称为“流动凝胶”flowingge。
这里所谓的“流动”是指弱凝胶在试管
内呈现流动状态,弱凝胶主要由聚合物和交联剂两部分组成,以整体形式存在,交联
状态为分子间交联。
一般选择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作为交联主剂,浓度一般为800~3000mg/L。
交联剂主要有树脂、二醛和多价金属离子类等。
美国使用最多
的是乙酸铬、柠檬酸铝EPT公司和乙二醛Pfizer公司。
我国应用较多的为酚醛复
合体、树脂预聚体、乙酸铬、乳酸铬、柠檬酸铝等。
形成的凝胶强度通常在
0.1~2.5Pa,现场应用则根据地层及生产状况选择凝胶强度。
弱凝胶在地层中的封
堵是动态的,凝胶在一定条件下可运移,使其具有深部调驱双重作用。
交联聚合物
弱凝胶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深部调剖改善水驱技术,但影响其性能的因素多,针对性强,且多不抗盐,一般不适宜矿化度100000mg/L以上、温度90℃以上的低渗地层的深部调剖作业。
应用时应重点考虑交联聚合物体系与地层流体、配液用水、油藏温度和油藏地层特征的配伍性。
3.采油新技术在油田生产中的应用
(1)微波技术
微波采油技术是指将大功率的微波天线安置到要工作的油层的地方,采用传
送的手段把微波传送到地面下,直接对油层进行升温,降低油性稠度,进而提高
实际的采收率。
现在,国外在这方面技术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突破,美国芝加
哥伊利诺易斯工学院在南俄克拉荷马油层的试验,实际生产中打了一口专用的油井
就用了将近上千万美金,所以微波采油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2)磁处理技术
运用磁场对原油及驱替液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作用,可使经磁场处理后的流体
物性发生变化,产生降粘、降凝、防蜡、增注等作用。
磁处理手段在油田的实际开
采中早就有了使用,最早的是在80年代,大庆油田就尝试的使用了这种技术,
并且取得了很不多的效果,现在国内的各大油田都在研究此类技术,这对于保护
石油资源,有效的进行开采,减少地下污染有很多帮助。
(3)纳米采油技术。
纳米颗粒自身有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等性能,所以纳米
颗粒有着跟一般材料不一样的性能。
比如磁光电性能。
因此纳米颗粒的使用前途
非常大,同时纳米开采技术又具有生物技术,这个符合生态要求,所以通过使用
此类技术,可以清理石油储运管线内部的杂质和沙泥浆。
(4)特殊岩性的采油技术。
随着各大油田的勘探和油田后期生产的进行,采油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特
殊的石油油藏也要得到进一步开发,得到利益最大化。
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裂缝
页岩和其他火成岩特殊岩性油藏在实际的生产中被开采,例如深穿透穿孔技术也
得到了应用。
(5)振动采油技术
振动采油这项技术涉及多个技术领域,任何以机械振动力为作用基础的物理采
油技术都可纳入此范畴。
从现在的发展情况分析,这项技术主要包括人工地面振动
技术、水力振荡技术以及电脉冲技术三类。
4.总结
我国石油资源还是比较广阔的,国内的石油地质环境也比较复杂,这样就让国内很多石油储备没有得到开发,一些正在开发的油田也没有得到全面的开采,采油新技术的使用,具有其他常规采油技术所没有优点,具有很广阔的运用前景,所
以备受石油技术工作人员的关注。
参考文献
[1]邹仪虎,禹涛,陈广辉,李兵,班航.探讨采油新技术研究应用[J].化工管
理,2016,02:110.
[2]韩军.热力采油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0.
[3]赵洪梅.长距离输气管道项目投资控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4]郭茂野.采油新技术的应用对开采率提高的作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