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淋病的防治

淋病的防治

淋病的防治淋病(gonorhea)是由淋病双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泌尿生殖系统传染病,主要通过11传染,好发于青壮年,为我国性传播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

[病原菌]淋病奈瑟菌,它是一种革兰氏双球菌,在潮湿、温度35-36℃度的条件下适宜生长,淋球菌对外界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差,在完全干燥的环境中只能存活1-2小时,附着于内衣裤能存活10-24小时,在常用消毒剂或肥皂液中数分钟就能使其灭活。

淋球茵耐药菌株:由于细胞染色体的突变和随着抗生素的使用,特别是不合理的用药,逐渐产生耐药菌株,目前已知有耐青霉素淋球菌株及染色体介导的耐药菌株。

[传染途径]1、通过性接触传染:主要是通过性交或其他性行为传染。

淋病几乎都是由性交接触引起的,淋病也可由性交直接感染,也可由其他方式感染。

2.非性接触传染(间接传染):此种情况较少,主要是接触病人含淋病双球菌的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用具,如沾有分泌物的毛巾、脚布脚盆、衣被,甚至于厕所的马桶圈等均可传染,特别是女性(包括幼女),因其尿道和生殖道短,很易感染。

新生儿经过患淋病母亲的产道时,眼部也可引起新生儿淋菌性眼炎,妊娠期妇女淋病患者可引起羊膜腔内感染,包括胎儿感染。

[临床表现]1.潜伏期2-10天,平均3-5天,女性可稍长。

2.男性淋病:急性期主要表现尿道炎症状,尿道口红肿,发痒,疼痛,患者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总有尿不尽之意,尿道分泌物最初为稀薄粘液,1-2天后为粘稠黄色的脓液,由于脓液的刺激,尿道口外翻,龟头红肿,行动不便,走路呈躬腰状;有的患者可有发热,乏力,纳差等全身症状。

急性期不经治疗,1-2周减轻,一月后可基本消失。

急性期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当,或酗酒、性生活过度伴贫血、结核等体质较差者,大部分患者将发生后尿道炎,症状多不如急性期明显,主要表现为尿道刺激症状,如尿频、尿痛、尿意窘迫,阴部坠涨感,酸痛不适等。

男性淋病可合并前列腺炎,精囊炎,附阜炎,尿道球腺炎等,由于炎症反复发作,使尿道疤痕狭窄,部分患者发生输精管狭窄,可造成不育症等。

3.女性淋病;常侵犯宫颈、尿道、尿道旁腺等,自觉症状多不显著而易被忽视,临床可表现为白带增多,下腹坠痛,尿道炎症状轻重不等,患者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红肿;宫颈红肿,有触痛,官颈口有脓性分泌物。

女性淋病可合并前庭大腺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由于炎症反复发作,输卵管疤痕狭窄,可造成继发不孕症。

淋病的预防淋病的诊断(一) 淋病的实验室诊断目前较简便而实用的是涂片和淋菌培养。

急性淋病直接涂片检查到多形核白细胞内革兰氏阴性双球菌即可成立诊断,其阳性率可达95%,患者宫颈分泌物中检查如找到典型的细胞内革兰氏阴性菌也可成立诊断,但女性宫颈和阴道中杂菌很多,有的杂菌很像淋球菌给诊断造成困难,因此女性患者及症状轻或无症状的男性患者均以作淋菌培养检查为宜。

根据菌落形态、菌落氧化酶试验阳性和从菌落涂片淋菌形态作出诊断,必要时可作糖发酵试验及荧光抗体检查加以确诊。

对淋菌培养阴性、病史及体征怀疑淋菌感染者,亦可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淋菌dna以协助诊断。

(二)淋病的诊断中医常把淋病分为三型治疗,即湿热下注症、湿热瘀阻症及肾气虚弱症。

1、湿热下注症者即早期无合并症的淋病。

发病急,尿道肿胀,尿道口红肿,有黄色脓液流出,尿频,尿急,尿痛,妇女白带骤增,脓样腥臭,外阴奇痒。

可伴有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不香、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病因病机:由于酒色,内蕴湿热,外染淫毒,以致湿热毒邪下注,影响膀肮气化,发为淋病。

2、湿热瘀阻症者即病程超过1月以上的慢性淋病,脓尿减少,但小便涩痛,小腹胀痛,严重者尿道狭窄、输精管梗塞。

伴心烦口渴,渴不欲饮,多梦,头昏头痛,舌暗红或有换斑,苔黄腻,脉沉细滑或细涩。

病因病机:湿热之邪不能及时清利,瘀阻于内,与气血相搏,则湿阻血瘀,气化不利,故常有尿道疼痛不适。

3、肾气虚弱症者病程较长,晨起排尿有隐痛,或有白色分泌物,伴有腰酸腿软,会阴部或少腹部冷痛憋胀,头晕,疲乏无力,不孕不育,手足不温,失眠多梦,不举。

舌红少苔或舌淡苔白,脉细数或沉细。

淋病的治疗急性期大多采用西药效果较好,如青毒素类、四环素类、头孢类、红霉素类等,可选择性地联合用药、临床症状消失后复查化验至淋球菌转阴为止。

(夫妻同时治疗).淋病在所有性传播疾病中属于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近年来在我国发病尤其为甚。

据1997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报道,在美国估计每年有60万例新的淋病感染病人出现。

大多数男性淋病患者表现有症状,促使这些病人会尽早治疗,既可防止病情发展而产生严重后果,又能达到一定程度的预防传播。

但是由于许多病人不产生明显的症状,直到病情严重了才觉察,这给预防传播带来一定的困难。

淋病的药物治疗方法:由于淋病双球菌对抗生素敏感,急性感染无合并症者,只要用药及时、足量,合理应用抗生素,则见效快、治愈率高。

目前常用药物有以下几种:1、青霉素:480万单位或氨苄青霉素3克,每日1次,共用7天~14天,为1疗程。

2、二甲胺四环素(美满霉素):第一天口服2次,每次200毫克,以后每天服2次,每次100毫克,连服药4天,为1疗程。

对无并发症淋病患者,治愈率可达100%,该药具有高效、速效,无严重副作用等特点。

3、壮观霉素(淋必治):男性患者每次2克,臀部肌肉注射;女性患者每次4克,分二侧臀部肌肉注射,用药后尿痛和排脓症状,大多可在3小时~5小时内明显减轻或消失。

首次治疗者一般用药3天~5天可治愈,曾经治疗者,需适当延长用药时间。

该药的特点是对青霉素治疗失败者有效,亦可用于青霉素过敏的患者。

4、头孢三嗪(菌必治):每次200毫克肌肉注射,注射后2小时~4小时症状明显减轻,24小时后症状可消失。

其特点是疗效高,1次给药即可达到治疗目的。

5、头孢氨噻肟钠:每次肌肉注射1克,治愈率可达95%以上,倘若同时服用丙磺舒1克,或同时注射:1%或2%利多卡因3毫升~4毫升,效果将更好。

该药对青霉素治疗失败者有效。

6、氟哌酸(淋得治或淋克星):急性淋病患者每日1次口服800毫克(或每次400毫克,日服2次),连服3天。

慢性淋病患者首次口服800毫克,以后每次400毫克,日服3次,连服5天~7天;治愈率可达95%以上。

7、氟嗪酸(泰利必妥):急性男患者每次口服400毫克,女患者每次口服600毫克,或男女患者均为每次口服200毫克,日服2次,连续服用3天~5天,治愈率均可达到95%以上。

该药不仅治疗淋病,还能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

8、环丙氟哌酸(悉复欣):急性淋病患者:1次口服500毫克,必要时可于第2天再服500毫克,治愈率可达99%。

淋病的预防1.对淋病患者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转为慢性期。

2.急性期病人不宜过劳、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严禁饮酒和严禁吃刺激性食物,严禁性生活。

3.家庭中有淋病患者应分居,注意隔离和消毒,如浴巾、浴盆应分开使用,被污染的衣物、用具需要消毒。

家中有婴幼儿的特别注意,特别要保护眼睛。

4.如有淋菌性败血症、眼炎、、脑膜炎,心内膜炎等严重患者,需及时住院治疗。

5.在治疗的同时,患者的配偶应到医院检查,并进行治疗。

总之,是一种典型的社会病,其传播和流行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从而要自觉地抵制各种不正当的性行为,自我约束,洁身自爱,既不做性病的感染者,也不当性病的传染源,有了这种良好的社会风尚,就能从根本上防止性病的蔓延。

实用的几种预防性病的方法人类对性病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近20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使性病患者人数剧增,对人类的危害越来越大。

据统计,世界上每1秒钟约有4个人感染性病,全世界每年约有2.5亿人感染上淋病,有5000万人感染上,在中淋病仅次于流行性而位居第二。

再以流行猖厥的来说,自1981年6月在美国洛杉矶市的首例发现,到1988年11月短短的7年时间,世界上已有142个国家和地区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了艾滋病患者约13万人。

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在性行为活跃的青壮年中,艾滋病的感染率已超过30%。

专家们预计,这些国家的人口到21世纪末将减少一半以上。

在中国性病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随着性病患者的不断增多,性病的个人防护显得尤其重要。

在性病菌门诊中,经常发现许多病人不懂得性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致使有些人在患上性病以后不知病从何来;又因为不懂预防方法而使性病在家庭内传播,使其配偶、子女难以幸免,有些家庭甚至因此而解体,造成家庭、社会的不稳定,所以,了解性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1.个人如何预防性清:对于主要通过性接触而传播的性病,如病毒性的、细菌性的淋病以及非淋病性、等,首先应避免与患者或可疑带菌者发生性接触。

应自觉抵制各种婚外性关系和不正当的性行为,做到自尊、自爱,尤其是对于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的艾滋病,做到这一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些尚未治愈的性病患者,绝对禁止与配偶发生性行为,且不能与家人共用浴缸、浴盆,最好分室分床居住。

不要儿童尤其是幼女,以避免性病在家庭内传播,现在市场上有一些外阴清洁剂,这些清洁剂虽然可以杀死一些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但不能误认为它有保护作用而毫无顾忌的乱搞两性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正确使用套,对于预防性病也不一定有作用。

另外,预防可经间接感染的性病,如尖锐湿疣、淋病、艾滋病等的措施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使用他人的毛巾、盆、剃刀等;在公共场所如旅馆、浴池、游泳池等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吸毒,不轻易使用进口的血液制品。

总之,以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无论是任何性病都是可以预防的。

2.家庭隔离消毒:家庭成员中有患性病者,应严格隔离。

分室、分床,盥洗及餐具饮具分开专用;病人的内衣、内裤要单洗,洗前最好先煮沸或用消毒剂(如消洗灵、高敏碘等)消毒,或用饱和盐水浸泡消毒。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便前也要洗手。

注意阴部卫生,可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每晚清洗1次,保持阴部干净清洁。

应提醒密切接触性病患者的家庭成员,尤其是配偶,应到性病防治所检查、治疗,及时发现,防患于未然。

要注意保护子女免受其害,尤其需要患者照顾的幼儿,更要隔离,要为子女准备一套专用的清洗外阴部的用具。

随着性病患者的不断增多,儿童患性病屡有发生。

因此,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杜绝性病蔓延、预防儿童性病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而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知道儿童是怎样被感染上性病的。

感染儿童性病的途径有三个:一是母婴传播,包括子宫内传播。

如梅毒病原体可通过血液侵入胎盘,使孕期胎儿受感染;胎儿通过产道时被感染,患新生儿淋菌性等。

另外,通过与患病母亲的密切接触而感染,如淋菌性外阴炎、尖锐湿疣等。

二是家庭内间接传播。

常见父母患有淋病等时,又和幼儿同床、同浴、合用生活用品而感染,三是社会传播,托儿所、幼儿园中的保育人员或同班孩子中有患病者,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而传播给健康儿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