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淘宝为何自建物流系统

淘宝为何自建物流系统

淘宝为何自建物流系统2009年末,四大快递公司对淘宝的集体涨价,将快递企业与淘宝网的利益冲突彻底暴露。

自此,淘宝传出自建物流渠道的消息。

事件的爆发源自10月份国内的大范围降雪,很多地方交通堵塞,油价的上涨,很多快递公司无法进行正常派件,同时年底的快递业务量的增加,造成大量快递积压。

但加大工作量的同时,快递的利润却在下降。

淘宝的高速发展,起初让与之合作的快递企业也得到了迅速扩张。

但随着淘宝在快递企业中的份额不断增加,淘宝对快递企业的价格压制,长期的薄利和承重的运营压力,加上一场大雪,为快递企业的涨价也提供了合适的理由。

这次事件可能确实是因为各方成本增加的原因而造成,也可能是快递企业开始对淘宝的试探性抵抗。

而在我看来,上述事件只是淘宝自建物流系统的导火索,“淘宝大物流计划”是淘宝向前发展必然要走的一步。

淘宝所遭遇的快递带来的窘境占据中国物流市场90%份额的是中小型物流企业,大部分企业只有两辆运输车,“小、散、乱”是当前物流行业的主体特征,无法满足大规模、专业化物流服务(转载自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这是中国快递行业目前所处的状况。

对于电商企业而言,快递的速度和服务质量将会影响顾客对卖家的评价以及是否继续购买的意愿。

卖家与快递公司在面向消费者时是网购的统一整体,但在责任分配上却是完全分离的,快递所带来的不良情绪,买家都会通过评价系统对卖家的网站造成影响,快递公司却没有付出实质性代价。

另外在快递纠纷发生时,由于多方参与,中间过程复杂,很容易造成真正责任人的难以确定,给买家、快递公司、卖家、淘宝平台任何一方都会带来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损耗。

而淘宝对于其他竞争的电商企业由自建物流体系所打造的个性化、区域化、差异化购物体验更是力不从心。

淘宝的自建物流的条件到2012年,淘宝网和淘宝商城的日包裹量超过800万,占中国快递业的60%。

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11月份快递业务量完成6.7亿件,同比增长70.4%;业务收入完成111.6亿元,同比增长48.4%,全年业务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大关(转载自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仅从数据的表面层次来看,初略估计淘宝每年产生的物流费用在500亿以上。

淘宝首投入100亿进行基础实体的建设,后期通过融资预计达到1000亿。

在自建物流的过程中,涉及到的买地、建厂房,购买各种相应的设备,能够帮助淘宝有形资产的积累。

计划建成一个内部信息互通的系统,以前的很多人工处理的方式,都会实现计算机数据化。

目前淘宝大物流实际已经节省了卖家生成订单产生,到买家收到货的整个物流过程,其运行成本节省在20%~30%之间,买家的货物存放、人工处理等过程,全部由物流宝平台完成。

依照京东自主物流的核算数字,从北京发到西安的大家电,平均成本是每件400多元。

但如果在西安租一个库房,每件的成本只有48元,能省下90%。

”而相对快递企业的重复、相似货品的配送时间和次数也将极大的减少,淘宝物流合作伙伴的运营成本也将减少。

在C2C领域,截止到2012年6月淘宝占全部的94.5%。

拍拍网占5.3%,易趣网占0.2%,淘宝集市依然处于“垄断地位”,并且淘宝2012年全年营业额将突破1万亿(转载自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即便如此,但电子商务的整体格局在发生实质性变化。

阿里现在所有开店的卖家有950万,其中300多万卖家网店停止,剩下的网店约80%都亏损,我们说的亏损指投入成本对比销售额。

只有约10%左右网店持平,真正赚钱的只有10%(转载自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而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逐渐成熟,B2C开始发力,相对于电商起步初期的C2C有着更大的优势与发展潜力。

并且小电商开始死去,中型电商或被并购或被综合电商收编。

尽管淘宝也适时的推出了天猫商城,但在客户满意度、物流配送方面与线上的快速发展相比滞后很多。

京东的物流已经在电商行业中先发制人。

由其自建的物流体系所延伸出的一系列差异化服务、个性化服务,让消费者从物流方面带来新的网购体验。

2010年京东商城的销售额是102亿,2011年销售额接近300亿,京东连续7年保持200%的增长。

在电商洗牌加剧的背景下,网购行业的二元格局正在初现。

艾瑞第三季度数据显示,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B2C市场,天猫商城以54.6%的市场份额保持领先优势,京东商城则以21.8%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二。

从数据上看,京东、淘宝两大平台已把诸多电商企业远远抛在身后,二者在B2C市场中可谓是“齐头并进”(转载自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从市场份额数据来看,确实还占有行业的领先地位,但我们应该想到天猫商城中的消费者来自于淘宝集市,另外从整体的电商发展趋势来看,京东的物流战略也催发了淘宝自建物流体系的构想。

自建物流为淘宝带来的全新运营局面淘宝大物流计划共包括了三大块内容,分别是基于物流信息、交易消息和商家ERP系统全面打通的淘宝物流宝平台,以及淘宝物流合作伙伴体系和物流服务标准体系(转载自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以淘宝物流宝平台为核心交接点能整合整个网购的线上和线下体系,形成更加专业和独立的运作单元。

商家只需提供咨询、服务、商品展示、订单处理等线上服务,其他的后续操作只需通过ERP系统与物流互通,从分拣、打包、出仓、数据处理等一系列任务全部由线下的淘宝物流宝平台来完成,不再需要人工把数据信息导入导出,这一切都将实现电子化操作,后端物流管理系统的强大功能和线下物流配送体系的无缝对接将得以完全体现。

并且能够对其中的每一道程序都实行责任制,出仓后的物流、配送全部由与淘宝合作的物流企业完成。

一旦在这其中出现快递纠纷,根据每个专项的负责人去追究责任。

下图是传统C2C物流模式与淘宝搜大物流模式的流程对比:传统物流模式淘宝大物流模式传统模式:重复运输、区域外部运转、多重人工、资金运转缓慢。

大物流模式:信息综合处理、简化运转、区域内部传送、实现零库存、最大化资金流。

大物流模式使整个网购过程由三步缩减为两步,同时也从淘宝网、卖家、物流、买家四方简化为物流综合平台与买家两方。

通过淘宝大仓,减少了货品的重复运送,减少货运成本的同时,也节省了物流时间,以及重复的数据转换和人工处理。

对于卖家而言:传统模式中卖家只能作为个体向商品供应商订货。

但在大物流模式中,淘宝的卖家能够作为淘宝的联盟集体订货。

减少了卖家的重复客户订单订单汇总发货计划拣货配货包装快递上门取件配送买家收货收货确认付款客户订单订单汇总淘宝物流宝平台淘宝合作物流中心淘宝合作物流公司配送买家收货(可代收款)收货确认付款卖家自管货物交接点 货物交接点货物交接点 货物交接点 卖家定期补货物流过程,而且通过大金额联盟订单,能更轻松的降低供应商的供货价格。

货物交付后统一由淘宝大仓来管理和保存,卖家能提供更多的时间和人工进行专业的线上服务。

同时,淘宝物流中心定期补货极大的削减了卖家的资金积压和运营风险,增大了资金流动的灵活性。

而在发货时,订单生成后从出仓到配送,完全由淘宝物流中心完成。

淘宝在整个区域货物储备时,能够根据ERP系统的数据分析进行,不同大仓的货物储备,这样,当卖家多次向同一区域发货时,就能直接在区域内配送,节省了卖家快递费用。

对于快递企业而言:减少工作量的同时,也节约了经营成本。

传统模式中,快递公司与单个卖家合作的局面是:杂散的收货地点、混乱的货品分类、重复的人工处理、收货配送时间零散、远距离相似配送。

而大物流模式下,快递企业只需能够制定的更加合理的配送时间,收货整个流程全部在淘宝大仓进行。

通过淘宝物流中心提供的物流管理,更方便与对货物进行分类,制定更省时省力、节约成本、缩减流程的配送方案。

根据淘宝大仓的区域,更多的实现短距离。

小区域配送。

并且对于不同总类货品和贵重货品,实现更安全稳定的配送方式。

在遇到双十一节这样的电商“大劫”时。

区域内短线运输,地域货物的分类配送,快件的数据配送简化,缩减的重复运输和数据处理,也将能好的为快递企业解决爆仓的问题。

减少混杂配送的同时也极大的提升整个物流系统的运行速度和服务质量。

对于淘宝而言通过淘宝物流合作伙伴体系,单个卖家无法对快递公司的劣质服务进行的有效的处理和处罚,淘宝物流宝平台中心可以建立,与线上商家相分离的物流专项评价和分值系统,用户对快递的速度和服务质量的评价与分值,淘宝平台通过ERP系统建立完整档案和数据统计,在与快递公司进行资金结算时,根据收费方案和数据统计、快递分值来综合核算,这相较于单个卖家而言,能更有效的提高和控制快递公司的服务水平。

由于淘宝开放的模式和卖家相对独立和自由的运作,使得淘宝网上有很多假货和劣势商品的存在,同时大量水军、职业好/差评师、代刷信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淘宝的公平、合法的网上商务模式。

也成为淘宝赢得消费者信任的阻碍。

淘宝物流宝平台能通过线上网店与线下淘宝仓库位置的实际经营者相关联,通过物流宝中心的实体物流的运行数据通过ERP系统与线上数据匹配,以及对仓库货品进出仓的质量检测,完备的实现线上虚拟网站的链接,虚拟的网购与真实的世界一一对应,能极大削弱淘宝中现行的不良和作弊行为,提供给商家更好的经营环境的同时,也能增加消费者对淘宝的信任。

另外淘宝大仓的建设也为整个淘宝的线上销售和线下配送开启新的渠道和货品管理、分类模式。

根据淘宝计划建造的七个大仓的不同地理位置和地域特色,在仓库进行货品入库时,能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季节、不同节日、不同风俗习惯、不同行消费人群、线上ERP数据流量分析来进行各个不同大仓中的货品种类、数量的差异化储备。

亚马逊带给淘宝的思考美国亚马逊网上书店自1995年7月在美国开业以来,经历了7年的发展历程。

到2002年底全球已有220个国家的4000万网民在亚马逊书店购买了商品,亚马逊为消费者提供的商品总数已达到40多万种。

随着近几年来在电子商务发展受挫,许多追随者纷纷倒地落马之时,正是被许多人称为是电子商务发展“瓶颈”和最大障碍的物流拯救了亚马逊,大胆尝试自建物流系统,顽强地活了下来并脱颖而出,创造了令人振奋的业绩:2002年第三季度的净销售额达8.5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3.2%;2002年前三个季度的净销售额达25.0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4.8%。

虽然2002年前三个季度还没有赢利,但净亏损额为1.5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了73.4%,2002年第四季度的销售额为14.3亿美元,实现净利润300万美元,是第二个盈利的季度。

亚马逊的扭亏为盈无疑是对电子商务公司的巨大鼓舞,而亚马逊自建物流模式的成功也成为众多电商企业的标杆。

随着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不断发展,电商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加之多轮融资为自建物流提供了丰富的资金支持,面对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张,每日成单量的迅猛增加,自建仓储物流已经成为大型电商争相竞技的场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