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播电视概论课后题答案

广播电视概论课后题答案

导言一、填空题㈠广播的诞生1、无线电波的发现。

(1820)年,[丹麦] 奥斯特博士,发现了电与磁的关系。

1831年,[英](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1864年,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现了电磁学基本原理,1873年,发表了《电磁论》,确立了电磁学,并证明电波的速度为30公里/秒。

他被公认为“(无线电之父)”。

1888年(德国)科学家海尼?赫兹发表了电磁波特性分析的最早著作《电磁波及其反应》;1965年,国际无线电学会决定,以赫兹的名字作为无线电波长的计量单位。

2、无线电传送信号成功。

1894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和俄国科学家波波夫,同时发明了(无线电)。

3、无线电传送声音的实现。

[加拿大]费森登,(1906)年,通过无线电报装置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语言广播,标志着这种新传媒的问世。

4、广播电台的诞生。

1916年,美国马可尼公司25岁的无线电报务员戴维?萨诺夫发明了(无线音乐盒),即收音机。

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兹堡广播电台(KDKA)(广播电台)正式播音,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家正式的广播电台。

一般认为它的开播标志着世界广播事业的诞生。

㈡电视的诞生1、电视技术的准备。

1873年,英国工程师(约瑟夫.梅)发现“硒”的光电转换能力,在理论上说明可以利用电讯号传播图像,这是最早提出的电视传播原理。

(1884)年,德国科学家保罗?尼普科发明了机械式光电扫描盘(荧光屏的雏形)。

1923年,美籍俄裔物理学家(左瑞金)发明了光电管,用电子束的自动扫描组合画面,为电视摄像机的设计做出了贡献。

2、实验性的电视播映。

1925年,英国科学家贝尔德采用电视扫描盘,完成了电视画面的完整组合及播送。

贝尔德因此被称为“(电视之父)”。

3、正式的电视播送。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亚历山大宫)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众电视发射台,开始定期播出节目,故这一天被公认为世界电视事业的诞生日。

1939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在纽约帝国大厦)转播了纽约世界博览会盛况,首次用电视报道了美国总统主持博览会开幕典礼的实况。

(罗斯福)也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总统。

一、了解广播电视事业诞生的基本情况。

1、广播的诞生人们对电磁波的发现和认识是广播技术诞生的基础。

最早出现的广播是有线广播。

其电磁波是沿导线传送声音的。

以后无限广播的出现,其电磁波不沿导线传播而是成发射状的传送声音的。

⑴有线广播1890年夏天,在美国萨拉托加的大联盟旅馆,有800人通过电话欣赏了在梅蒂逊广场花园举行的音乐会,还有其他地方传送的舞曲和朗诵等。

为称被,闻新道时定,来起接连话电条多700市斯佩达布把卡斯普.多奥西人利牙匈,年1893.“电话报纸”(2)无线广播1906年12月五号,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费森顿通过无线电的装置,让航行在大西洋上的几艘轮船的报务员听到朗诵《圣经》、小提琴表演和播放唱片的声音,即圣诞颂歌。

于是,1906年12月5日被称为无线电广播的诞生日。

2、电视的诞生人类对硒元素及光电作用的发现和认识是电视技术诞生的基础。

⑴无线电视1926年,被誉为“电视之父”的英国科学家贝尔德在伦敦成功的进行了电视的传送和接受图像。

1928年,贝尔德利用短波图像从伦敦传到纽约。

人类从此进入图、声、文并茂的影像信息时代。

⑵有线电视1927年,贝尔德通过电话线路成功的将电视画面从伦敦传到640公里外的格拉斯哥。

1948年,有线电视真正出现。

二、什么是广播电视?1、科学的定义:即传播媒介说广播电视是通过电磁波向广大(或特定)地域传送声像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介。

定义要点:(1)广播电视是传媒媒介。

(2)广播电视是大众传播媒介(3)广播电视是电子大众传播媒介(4)广播电视传播的是制作成节目的信息(5)广播电视传播是以声音和图像为传播的符号。

2、从传播手段看,广播分两大类:(1)从传播手段看,广播分两大类:①通过无线电波传送节目的,称为无线广播。

②通过导线传送节目的,称为有线广播。

从传播媒介看,广播也可分为两大类:仅仅传送声音的,称为电声广播,简称广播。

仅送声音、图像的,称为电视广播,简称电视。

三、为什么说广播电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1、广播电视学的含义:广播电视学是关于广播电视这种传播媒介传播的科学知识体系,其学科体系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有待进一步完善。

2、广播电视学的特点:(1)综合性强吸收和利用了多个相关学科的成果。

(2)实践性强其理论是建立在广播电视传播应用在实践的基础上的,同时也只能在应用中真正掌握和发展该理论。

四、简述广播电视学的研究对象。

1、基本理论研究包括广播电视的概念、性质、特性、功能、结构、传播原理等。

2、发展历史研究广播电视产生的物质和社会条件、不同的发展阶段、影响和制约发展的因素、发展规律和趋势。

3、操作技术研究。

等术技播演和作制目节、术技程工的视电播广4、管理研究广播电视的管理体制、内部管理、法制管理、经营管理等。

五、广播电视学与大众传播学、新闻学之间是什么关系?1、广播电视学与新闻学、传播学之间的共同点(1)新兴的学科(2)研究人类的传播现象广播电视学与现已形成的新闻学(诞生于19世纪末的德国)大众传播学(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从历史渊源以及理论到实践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它是大众传播学和新闻学的基础上,结合广播电视媒介的规律而形成的。

它们都是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现代电子大众传播媒介为研究对象的。

2、广播电视学与新闻学、传播学之间的区别(1)三个学科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传播内容不尽相同。

传播学的涵盖了所有的内容,广播电视学的涵盖了新闻。

(2)三个学科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传播媒介不尽相同。

传播学涵盖了所有的媒介,而新闻学涵盖了广播电视的媒介。

6、以最近的一次重大新闻事件为例,观察电视在报道这件事件时有哪些与其他媒介不同的手段?这些报道手段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力?以11月上海大火为例。

1、广播电视在此次报道中向社会大众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舆论作用、社会教育作用、及时的传播新闻,能及时的让受众了解其事件。

2、广播电视是声画合一、视听一体的综合艺术,也是一种家庭艺术、客厅艺术;画面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是面对面的传播,具有很强的人格化传播的特点。

3、广播电视画面视觉冲击力特别强,能给人留下很深的映象,且广播电视的真实感、现场感强。

4、广播电视处于社会舆论的中心地位,舆论有着导向、形成、传播的作用,从而使受众了解情况,并形成相应的舆论,反应大众的意见和呼声。

第二章0822 1008班任秋子1、简述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及特性。

共性:一、传播的迅速性广播电视传播的速度之快,甚至达到报道与被报道的事件同步,即同步直播。

广播电视的同步直播主要是依赖于现代化的传播设备。

①采用电子技术:信息载体是空气中的介质或导线;使用电子设备录制好的素材就在电脑上直接编辑,做好的节目也无须复制;节目直接通过电子设备发送到用户。

仅信息的发送,就能在瞬间实现;这是由电磁波的传递速度决定的,电波以每秒钟30万公里的速度进行传播,其时间差为零。

②节日的直播,这种播出缩短了公众和媒介之间的距离,省略了节目制作的过程,缩短了信源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利用距离的缩短产生了快捷。

二、传播的广泛性⑴地域广泛广播电视的传播可以跨越千山万水,到达地球的各个角落。

使人类真正实现了“千里耳、顺风眼”的梦想,使偌大得地球变成了“村庄”。

⑵受众广泛广从以可就,看能、听能要只。

约制的等度程化文和、族民、别性、龄年受不众受的视电播广播电视中获得信息。

三、信息的容量大广播电视由于传播迅速,节目循环周期比较报刊的循环周期短的多,广播电视传播的内容丰富、功能多样,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如新闻、评论、体育、音乐、文学作品演播等节目,都可以根据受众的需求播出,为了适应不同听众和观众的特殊需求,广播电视开设了许多专业电视台和电台,如新闻台、文艺台、经济台、音乐台等,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四、信息的直观性广播电视传输的是声像信号。

它可以将事物以元生态呈现于人的器官,它比文字更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广播电视这种直观性的特点,所产生的传播效果有:1、通俗易懂2、形象可感3、现场感强4、传真力强五、选择的被动性广播电视是线性传播,观众在同一时间里只能收听或收看一种节目,选择一种频道,并且只能以顺序收看,不能自由的选择时间收听自己需要的内容。

六、接受的随意性受众在接受广播电视信息传播时,如果广播电视节目没有吸引力,大多数人都转向其他的活动,造成了节目的随意性。

另外,接受广播电视节目的环境对受众的约束少、干扰多,人面在收听、收看时,一般是一边干活,边收听,一心二用,而且精力主要是花在手中的活,远不像看报纸那么认真。

七、音像的易逝性由于广播电视以光速传播,广播电视节目的信号转瞬即逝,不留痕迹,收听看广播电视节目没有思考的余地,比较深奥的问题不易及时解决。

特性:㈠在传播手段上电视是视听兼备的,它的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综合的信息符号,与人类感知过程和经练极为吻合,观众极为感知;音像符号是直观的,它类似于现场情景再现,所以信息量更为丰富、全面。

面对这种直观的图像,能使观众产生一种亲切感、现场感及参与感。

广播是用来听的,声波是不容易隔断的,因此广播电视有它特有的优势:一是表现为“听”的单一,可以集中注意力,受其声音的控制。

二是表现“听”的随意,及比电视更随意,可以一面干活一面听广播。

㈡在传播内容上电视的综合性比广播的更强,因为它是声音、图像和文字的综合,所以电视的娱乐性强,电视除了各类文艺节目和游艺节目之外,还有与电影合成影视艺术的电视剧但广播也是综合的,只是它的综合不同于电视那样高层次的综合。

在文艺方面,广播电视需要调动观众的形象转化能力,把语言直接转化为直观的形象等。

㈢在传播方式上广播节目的制作要比电视节目更为简便,广播节目的成本也比电视低,广播收音机的费用一般要低于电视接收机,所以广播在接受上随意性要更大。

这种不同特点说明,广播电视个有所长,彼此不能取代,各有优势。

二、广播电视与政治、经济、文化之间有何关系?(一)经济与广播电视1、广播电视要受经济的制约对为因,此如是也众受对且而,言而者播传对是只不,业事的入投大、耗消高项一是视电播广国家和社会,修建一座广播电台和电台都是一笔巨大的投资,同时,对于家庭和个人而言,买一台电视机也是一笔不少得开支。

可见社会经济不发展,广播电视事业也不易得到发展。

广播电视的发展,使它们自身也产生日益增长的经济效应,其主要来源于广告服务渠道,其次是来源于社会集资,再次是征收电视费,这样,就形成了不单靠国家拨款的多种经济渠道,同时,也给广播电视事业增添了更大的活力。

2、广播电视能对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广播电视不紧是一项消费事业,它在创造精神财富的同时,又促进了物质财富的增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