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1.无形资产的范围
1.1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专利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和商誉等。

1.1.1专利权是指政府对发明者在某一产品的造型、配方、结构、制造工艺或程序发明创造上,给予其制造、使用和出售等方面的专门权利。

1.1.2商标权是指专门在某类指定的产品或商品上使用特定的名称或图案的权利。

购买他人商标,一次性支付较大,可将其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入账管理。

1.1.3著作权即版权,是指公民、法人依法对文字、艺术和科学作品亨有的专利权。

1.1.4土地使用权,是指国家准许某一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对国有土地亨有开发、利用、经营的权利。

企业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土地使用权时支付的土地出让金予以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管理。

1.1.5非专利技术是指公众不知道的,在生产和经济活动的实践中已采用,而在国内外不亨有法律保护的各种技术知识和经验。

企业自行开发的非专利技术,其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全部列作当期费用。

从外部购入的,应按照实际发生的支出,予以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入账。

1.1.6商誉是指一家企业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优越,或由于信誉好而获得客户的信任,或由于组织得当、生产经营效益好,或由于技术先进、掌握了生产的决窍等原因形成的无形价值。

企业只有在兼并或购买另一个企业时才能进行商誉的核算。

2.无形资产的计价
2.1 无形资产按下列原则计价:
2.1.1购入的无形资产,按实际支付金额入账。

2.1.2其他单位投资转入的无形资产,按合同约定或评估确定的价值记账。

2.1.3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在开发过程中的试验费用,申请专利登记费用,以及聘请律师费用先计入当期损益,待试制成功申请专利时,再将所发生的费用予以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核算。

2.1.4商誉的价值可以按购买者付给卖者价款总额与买进企业净资产总额之间的差额计算。

3.无形资产的摊销
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在其有效期限内摊销。

在我国有关法律、规章中规定期限的,按规定期限摊销,无规定的,按预计使用年限或不高于10年的期限分摊。

4.无形资产转让、投资的财务处理
4.1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而获得的收入,作为“其他业务收入”处理,同时注销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将其摊余价值和应缴纳的税费作为其所有权的转让成本,通过“其他业务支出”核算。

4.2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而获得的收入与转让所有权的收入同样处理。

转让使用权后的无形资产仍作为公司的资产进行管理,保留其账面价值,并继续进行无形资产的的摊销。

4.3用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应按评估确认或双方协商的价值作为长期投资入账价值,其与无形资产账面净值的差额作为“资本公积”或“营业外收支”
处理。

5.无形资产的日常管理
无形资产的取得由各专业部门分别归口负责。

无形资产的计价、摊销、转让、投资及注销等财务处理和会计核算由财务部负责
6.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公司的无形资产期末应按账面价值与可回收额孰低计量,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计提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

6.1某项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所代潜,使其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的能力受到重大影响。

6.2某项无形资产的市价在当期大幅下跌,在剩余摊销年限内预期不会恢复。

6.3某项无形资产已超过法律保护年限,但仍有部分使用价值。

6.4其他足以证明某项无形资产实质上已经发生了减值的情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