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质队野外作业安全基本知识详细版

地质队野外作业安全基本知识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5523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地质队野外作业安全基本
知识详细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地质队野外作业安全基本知识详细

提示语:本安全管理文件适合使用于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1、我国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正确理解安全生产方针
⑴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⑵把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放在安全生产工作的首位
⑶坚持综合治理
3、员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
⑴享受工伤保险和伤亡求偿权
⑵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
⑶安全管理的批评检控权
⑷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权
⑸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
4、员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⑴遵章守规,服从管理的义务
⑵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
⑶接受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的义务
⑷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的义务
5、“三违”的具体含义
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6、“四不伤害”的具体含义
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我保护他人不被伤害
7、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两大因素
⑴物的不安全状态
①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本身缺陷
②防护设施、安全装置的缺陷
③工作场所的缺陷
④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缺陷
⑤作业环境的缺陷
⑵人的不安全行为
①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和警告
②不采取安全措施
③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修理、调整和清洁等
④造成安全防护装置失效(拆除或移走安全装置、安全装置调整失误等)
⑤造成危险状态(超载、物品存放不当等等)
⑥不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具(不使用劳动保护用具、使用不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具等)
⑦冒险进入危险场所(野外多年不采的旧矿巷道等等)
8、安全用电基本要求
⑴自己经常接触使用的配电箱、开关等必须保持完好,不得有破损或将带电部分裸露。

⑵需要移动某些非固定安装的电气设备(风扇、照明灯等),必须现切断电源再移动,同时导线要收拾好,不得在地面拖来拖去以免磨损。

⑶在雷雨天不要走进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接地导线周围20M之内,以免有雷击时发生雷电流入地下而产生跨步电压触电。

⑷在遇到高压电线断落到地面时,导线断落点周围10M以内,禁止人员入内,防止跨步电压触电。

如果此时已有人在10M以内,不要跨步奔走,应用单足或并足跳离危险区。

⑸发生电气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用黄砂、二氧化碳等灭火器材灭火。

切不可使用水或泡沫灭火
器。

救火时应注意自己的身体的任何部分及灭火器具不得与电线、电气设备接触,以防止触电。

⑹在打扫卫生、擦拭设备时,严禁用水去冲洗电气设备,或用湿抹布去擦拭电气设备,以防止短路和触电事故。

⒐、灭火的基本方法
隔离法、冷却法、窒息法、抑制法
10、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⑴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二氧化碳灭火器有手轮式和鸭嘴式两种,使用手轮式二氧化碳灭火器只要将手轮逆时针旋转即可喷出二氧化碳,使用鸭嘴式二氧化碳灭火器,只要拔出保险销,将鸭嘴压下,二氧化碳技能喷出灭火。

在室外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人应站在上风处,在室内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人员应立即撤离现场。

⑵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在距离起火点约5M左右处,放下灭火器。

使用前将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是筒内干粉松动,然后开阀门喷粉,并将喷嘴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摆动。

内装式的使用方法:先拔下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紧握压把和提把用力压下,干粉即喷出。

外装式的使用方法: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向上提起提环,握住提柄,干粉即喷出,将喷嘴对准火焰的根部左右摆动。

干粉灭火器在喷粉过程中应始终保持直立状态,不能横卧或颠倒使用,否则不能喷粉。

11、普查工作安全指引
⑴出队前的准备工作
①工作区确定后,必须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工作区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交通状况、治安情况以及疫情、兽情等情况。

②出队前要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学习野外地质普查的安全防护知识,如登山、攀岩、涉水、定向等知识,学习危情的基本急救方法,如中暑、蛇咬、摔伤等。

③每个普查组必须配备保健箱及有关药品,按规定向普查工作人员配发安全防护用品。

④野外作业人员不得少于2人。

特别边远地区或山区不得少于4人,并配好通讯工具。

⑵野外营地的选择
①借住民房,应先消毒处理,搞好住房周边环境卫生。

对年久失修的住房,要作必要的修缮。

②野外营地应选择地面干燥,地势平坦,水源无污染的背风场地。

挖掘锅灶或建临时厨房应在营地下风处,距营地5米以上。

营地周围应挖排水沟。

③在林区、草地上建营地,应开辟防火道。

⑶山区普查
①在大于30度的陡坡或悬崖工作时,应使用保险绳和安全带。

②在野外遇到雷雨时,应选择安全有利的地方躲避,不能在高地、水边、孤独树木下躲雨避雨,也不能在电线杆、高压线和滑坡区下停留。

③在山区普查,工作人员间距应不超出视线范围,遇到特殊情况应相互通告。

⑷林区普查
①开展工作之前,应先了解林区中有无群众狩猎的弩箭、套具和陷阱。

②在林区开展地质普查,应遵守林区防火规定。

③要带好个人防护用品及药品,防止蛇、蚂蝗、毒蚊虫的叮咬。

④严禁在林区中烧饭烤火。

在林区发生火灾时,工作人员应迅速撤至安全地带,并及时报警。

参加灭火时,应注意人身安全。

⑸水上或水系发育地带普查
①在水上工作之前,应了解工作区的气象情况,配备个人救护用品。

②当水面雾幕很大,视域差,或暴风雨、飓风即将来临时,应停止工作离船上岸。

③在水源发育地带工作,必须随时注意上游的洪流,遇到暴风雨时,必须停止工作,撤离工作区。

④不要在水深超过0.7米、流速3米/秒以上的河流中徒步涉水工作。

如必须通过流速高、水深的河流,应架设临时性过河便桥,不能冒险过河。

⑹岩溶发育区及旧矿、老窿地区普查
①工作前,应通过访问群众,了解工作区内溶
洞、旧矿坑、老窿的分布情况。

②当调查旧矿老井、老窿、竖井时,应事先解决照明和通风问题,经过对有害气体的检测和对坑壁、井壁的观察,确认没有危险后,方能开展工作。

③对斜井和竖井进行地质、物探测量和取样时,应设置绞车升降作业台或吊桶,确保人员进出安全。

④进行洞穴调查,工作人员应有安全防护措施,洞口必须预留人员警戒观察,若发现洞中有异常情况,应及时联络,采取救助措施。

⑺沼泽地区普查
①在沼泽地区工作,要有两人以上同行。

工作人员应戴皮手套,扎紧袖口和裤脚,随身携带探测棒和救生用具。

仪器设备要套上防潮袋。

②普查过程中,如遇到被植被覆盖的沼泽地
段、浮动草地和沼泽深坑时,应绕道通行。

③若不慎落入沼泽泥潭内,遇险者应保持镇定,尽量借助探测棒支撑,减缓下陷速度,搭救者应从安全地方传递木棒或绳索将遇险者拉出。

12、普查常见事故处理及预防措施
⑴常见事故
①毒蛇咬伤。

在南方山林地区和沼泽地多有蛇类(毒蛇)出没,野外普查人员容易被蛇咬伤。

②高处堕落。

在险崖峭壁和老矿井开展普查,容易发生坠落事故。

⑵事故处理及预防措施
①被毒蛇咬伤时应立即绑住血管,迅速用干净小刀刮开伤口将毒血挤出,并用碘酒消毒后敷上蛇药,尽快前往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预防蛇咬的简单有效方法是打草惊蛇,随身携带蛇药。

②当人员发生坠落受伤时,应立即组织抢救,对伤者伤口进行消毒止血,发现骨折应就地取材,用竹木片当夹板将骨折部位夹好绑紧,送医院治疗。

为预防坠伤,上下险崖陡壁和老矿井应系好安全带,壁顶和井口要留人。

可在这里输入个人/品牌名/地点
Personal / Brand Name / Location Can Be Entered Her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