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劳动合同法讲座心得

劳动合同法讲座心得

篇一:劳动合同法学习心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学习心得《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已由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十八次会议于2007年6月29日,现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去年在苏永照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劳动法》这门课程,苏老师结合教材与事例,给我们讲述了劳动关系中所规定的权利,我们应在法律允许的基础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及当权利受到损害时,该如何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现在系统的阅读了《劳动合同法后》深有感触,因为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后,我觉得对我们来说用处很大,尤其是我们即将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就应该懂得劳动双方建立劳动关系的过程以及应注意的事项。

该法规定,用人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劳动关系劳动关,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

而且还要看自己签订的是有固定期限的还是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以及怎样转成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怎样的劳动合同算无效合同等等。

如果我们不懂这些,不去关注自己的合法权益,那么即使用人单位侵害了我们的合法权益,我们也不知道。

如果一帆风顺还好,但是如果遇到什么事情,我们也应该知道怎样拿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当然我们也应根据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履行自己的义务,例如,我们要和用人单位签订保密协议等,我们也应该不做触犯法律的事情,以至于让自己受到法律的制裁。

在该法中,还让我了解到了在履行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劳动合同法》有效地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报酬权益,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

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平常加班应是平常工资的150%,周末应是平常工资的200%,节假日应是平常工资的300%。

所以,我们应该努力争取我们的劳动所得,依法获得我们的劳动报酬,一旦权益受到侵害,应学会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还有,随着时间或者环境等一些原因,我们经常会面临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该法中规定了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以及在解除时用人单位应该怎样做才算合理,以及解除之后劳动者可以获得哪些权益:什么情况下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解除之后应该履行什么义务,及保留那些材料等等,更值得我们了解清楚的还有用人单位的哪些做法违反了法律,应对劳动者做出哪些赔偿,例如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第八十五条用人有下列情形的,由劳动行政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百分百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等,以及劳动者因不了解劳动合同法中的规定或其他原因没有履行好自己的义务的,也应负有相应的责任。

这些都对我们以后的职业生涯有重要的指导帮助意义。

我们应严格遵守《劳动法》中规定的各项法规,并能在自己在劳动过程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知道怎样拿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篇二:《劳动合同法》讲座精髓及体会《劳动合同法》讲座精髓及体会讲座时间:2007.11.16讲座地点:深圳会展中心勒杜鹃厅讲座专家:《劳动合同法》起草专家组、劳动法专家、资深劳动争议仲裁员左祥琦律师。

讲座目的:深度解析《劳动合同法》,把握新劳动法的本质,找寻应对之策,便挑战为机遇。

一、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的关系劳动合同法是劳动法的子法,并非完全替代劳动合同法,它们是下位法与上位法的关系;但是,当两者有冲突或者抵触时,以劳动合同法(新法)法条为准。

二、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在制定或者修改时,必须履行公示或者告知义务,要采取民主集中制的方式来制定相关制度。

只要有员工的1/2以上赞同即可通过。

如果因公司员工出差或者人数过多,可采取授权形式对制度进行讨论表决。

建议:可以把规章制度作为合同的一个附件,这样就实现了民主的目的,但是,随着规章制度的修订,随之而来的是合同有可能需要同步更新。

三、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原则劳动合同法采取了一个"倾斜立法技术",即单方保护劳动者的立法原则。

通观整个法律条文,可以发现劳动合同法是采取了一种重点保护低端劳动者(弱势群体)的立法原则。

员工跳槽相当的容易,可以无理由走人。

而企业则不可以无理由解除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大大加重了企业的违法成本。

员工在试用期需要在一个月内与之签订劳动合同,如果超过一月未满一年不签订,需要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满一年还不签订的,视作双方已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合同。

建议:最好还是在员工入职当天签订劳动合同,不要全部堆到月底一起签订,否则可能有员工钻劳动合同法的空子,故意以病假、出差等事由阻止一个月内劳动合同的签订。

四、禁止设立担保和收取抵押金劳动合同法规定"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钱财",那就意味着可以要求员工提供担保,但不能收取财物。

(单纯提供担保无处罚措施)工作服押金、电脑的押金什么的,可以收取押金,但必须是等值的,要合理合法。

五、劳动合同的条款与内容劳动合同法规定了用人单位需要具备的一些必备的义务和条款,作为hr来说,可以增加一些员工应该遵守的和注意的条款写进劳动合同,比如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等等。

(可备条款)六、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相关问题"连续工作满十年",如果期间有间断一个或者两个星期,是否意味着不是连续工作?这就是华为给我们的一个启示。

连续签订两次固定合同后,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具体操作时,在2008.1.1以后,现有劳动合同到期后续签算第一次劳动合同。

这就要求企业一定要重点关注续签后的劳动合同的约定时限是多少年。

其间如果有劳务派遣单位参与其中,其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后,公司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这样貌似就不违法了,嘿嘿。

在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解除制度上对企业方相当的困难。

七、试用期的相关规定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一年以上不满三年,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三年以上和无固定期限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其中,一年以上是包含一年的,即三年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八、无效劳动合同及发现后的处理员工用假文凭骗取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一旦事发,合同无效,公司可解除劳动合同,企业可不支付事发前的约定工资,但报酬需要支付,具体的支付额度按照贡献大小、实际工作能力及工作量确定(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决定)。

九、有关支付令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应对之策:企业在收到支付令后,如果提出异议,支付令旅行将终止,无论异议是否成立。

支付令仅仅是督促,而不是执行。

如果员工拿不到企业拖欠工资的书面证明及凭证,法院不会受理支付令请求的。

十、劳动合同的变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

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

应对之策: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因工资上涨,岗位提升等原因,而未及时或者没有变更劳动合同,亦无过错。

十一、劳动合同的合意解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是员工提出,企业同意,企业不支付补偿金;如果企业提出,员工同意,企业应该按照每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的标准予以支付补偿金。

十二、试用期内的单方解除合同权在试用期间劳动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应对之策:如何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可以这么做:对每个岗位作出完善详尽的岗位说明书、岗位职责及作业指导书,有了书面证据才能证明继而合法解除劳动关系。

十三、用人单位单方解除权之--(员工)过错性解除凡是员工被证明违反规定的六个条件的,企业不支付赔偿,也不用提前30天通知。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企业的规章制度设计必须要科学合理规范,标点符号都要特别注意,还要具备可操作性,要无争议。

"有意"、'蓄意"、"故意"等词汇不要出现,要规范用语。

出现纠纷时,企业具有举证责任,必须收集相关的证据来说明是如何严重违反的。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者。

注意:不能因为兼职就直接解除劳动关系,必须双重雇佣关系+工作任务严重影响或者公司提出后拒不改正才能解除。

十四、用人单位单方解除权之----非过错性解除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末位淘汰制合理不合法,亦不能完全算不胜任工作,如果员工自己认为是不胜任工作,解除劳动关系需要提前三十天通知或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代通知金,方可解除劳动关系。

十五、违法接触员工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十七、劳动者单方解除合同是否需要支付违约金劳动合同法规定仅有出资培训及违反竞业限制这两种情形才能给劳动者设定违约金。

实际上竞业限制是员工离职之后的事情,所以只有出资培训才能要求员工支付违约金。

十八、劳动者单方解除权之----即时解除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意思即全额缴纳,以当月发给员工工资的全额进行缴纳,如果以所谓的基本工资进行缴纳,员工就有理由依法直接即时解除劳动合同。

员工行使即时解除合同权时,企业也要支付补偿金二十、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劳动合同法本着劫富济贫的原则(个人理解),限定了对高端人士的赔偿额度最高上限及最高年限。

最高年限不超过12年,工资最高按照市内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三倍进行补偿。

以深圳市为例,上年度平均工资的三倍即为2926*3=8778元,和深圳市缴纳社保的上限一致。

二十一、与经济补偿有关的过渡性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时经济补偿额度及计算金额以2008年1月1日为分水岭,合同在2008 年1月1日前终止,企业提出不续订的,企业无赔偿责任。

08年1月1日后,需要支付赔偿金。

举例说明:公司要求某员工09年05月提出离职,该员工工资为15000元/月,入职时间为2003年1月,且劳动合同没有到期,并没有违法违纪行为。

该公司需要赔偿的补偿金额度为15000*5(08年1月1日前的补偿金额) + 8778*1.5(08年1月1日以后的赔偿金额)二十二、对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措施弱势群体如果违反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仍然可以"过错性解除"劳动关系,随时通知解除并不支付赔偿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