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输血与补液
274 稍 低 张 302 等张 高张 -
乳酸盐 同上 28 HCO3- 治疗酸中毒 48 抗休克
[附] 血浆渗透浓度 290Osmmol/L
2.胶体液:分子量>晶体液
胶体液
渗透压 mmHg 20
Na+
Cl-
K+
Ca2+
枸橼酸
血中生存
过敏反应 率(%) 0.01
5%白蛋白
不定 154
不定 154
<2 -
(b)5%GS+等量 0.45%NaCl
(3)高血 K+症:血清 K+>5mmol/L 原因:a. 酸中毒 b. 大量输库血 c.缺氧 d. 补 K+过多(停跳液) e.严重创伤或截瘫用 Scc f. 急性肾衰 g.恶性高热 h. 溶血或体外循环时间过长 体征:ECG 示 T 高耸,Q-T 延长,心率失常,心缓 治疗:a.iv10%CaCl 10-20ml, 拮抗 K+的不利作用 b.4%NaHCO3 1mmol/Kg (2ml/Kg)慢输 c.5%GS 100ml+胰岛素 10μ iv d.禁用 Scc
水转移方向 入细胞内
病理改变 组织水肿(心肺脑水肿) 组织脱水→脑缩水→蛛网膜下腔 出血 酮性酸中毒→细胞 K+出→高血钾 症
ECF 渗压↑
Na+水及电解质影响
1.水平衡失调 容量不足: 原因:a.转至第三间隙 b.隐性蒸发
c. 血管床增大;硬膜外阻滞、吸入麻药、血管扩张药 d. 术前禁食及脱水(呕吐、腹泻、肠瘘、高热) e. 失血
心血管手术,大失血,需升、降压者 心功能不全,需快速输液者 ≥4 小时的手术
2.电解质失调
(1)低 Na+血症:术中常规输 LR 或 NS 者不会发生,但若 a.术前大量呕吐腹泻,反复抽胸腹水者 b.术中只输 5%GS 者 c.术中用过多甘露醇或尿素者 d.前列腺电切用 5%GS 冲洗过多 治疗:(a)血 Na+<120mmol/L 者,只输 LR 或 NS (b)若为高容量低 Na+血症,则应限水,利尿,输 5%NaCl (c)补 Na+ mmol/L=(142- 所测血 Na+mmol/L)*0.5*体重(Kg) (2)高 Na+血症:血> Na+150mmol/L 原因 a.糖尿病脱水 治疗(a)5%GS b.高烧 c.摄水不足(血浓缩)
(4) 低血 K+症:血清 K+<3mmol/L 原因:a.术中过度利尿 b.纠酸中毒时用 NaHCO3 过多,或过度通气 c.长期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者(类风湿病人) d.排 K+过多:长期禁食,肠梗阻,肠瘘,醛固酮增多症 e.ν -OH,围术期用羧苄青霉素,多粘菌素 B,β 兴奋药等促 K+入细胞内 f.血液过度稀释(体外循环) 体征:ECG 示 ST↓,T 波倒置,μ 波明显(倒或正) 心率失常(室早,室速,室颤) 治疗:a.血 K+<3mmol/L,非急症手术应推迟 b.术中不宜长期过度通气,免用氟烷(心率失常)及ν -OH c.术中避免用 Ca2+及 NaHCO3 d.术后或术中尿每 1000ml 补 KCl 1g e.提高血 K+mmol/L=公斤体重/5*(5.5-实测血 K+mmol/L) 200-400mmol Kcl 可提高 1mmol 血钾,可按 0.5mmol KCl/Kg/h 慢滴 肌无力
1.昂贵 2.影响凝血机制(大量时) 3.影响配血型 4.当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时,可漏致血管外 5.稀释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6.可能降低肝网状内皮细胞功能 7.降低血小板与受体的粘附性 8.右旋糖苷白蛋白过敏反应率高
4..常用液体制剂扩容效果比较
液体名称 5%GS 1000ml 平衡液 1000ml 7.5%NaCl 250ml 即刻 平衡后 5%白蛋白 500ml 血定安 500ml 血代 500ml 5%NaCl125ml+胶体液 125ml
3.晶体液与胶体液优缺点比较
优点: 晶 体 胶 体
1.便宜 2.增加尿量 3.创伤及失血早期首选 4.扩充容量(1/4 停留血管内) 5.补充第三间隙丧失量 缺点 1.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 2.加重外周组织水肿 3.肺水肿发生率高 4.扩容时所需量大 5.扩容效果短暂
1.扩容效果优于晶体 2.维持血浆渗透压 3.扩容所需量比晶体少 4.减少组织水肿(组织液吸回血管内) 5.降低颅内压
4.水在细胞内外的交换:
取决于溶液的渗透浓度,此与离子数成正比。由于细胞膜 K+Na+泵的作用,使 细胞外液主要以 Na+离子维持渗透压,细胞内主要以 K+维持渗透压。血浆渗透 浓度为 280-290oms/L,其渗透压为 28019.3=5.4mmHg(1mOsm=19.3mmHg)
常见原因 ECF 渗压↓ Na+↓ Cl-↓
(6)低镁血症:血清镁<0.8mmol/L 原因:a.酒精中毒 b.术后过度利尿,常伴低 Ca2+ c.肠瘘、胰腺炎大量丢失 Mg2+ d.体外循环后 临床表现:肌无力,对两类肌松剂作用增强,室性心率失常 (低 K+所致) ,手足抽搐,反射亢进,ECG 无改变。 治疗:a.注意补 K+ b.5%MgSO4 4-8ml+5%GS 100-200ml,15 分钟内滴入
-
4-10 4-6 周 17-26 周 168h 168h
右旋糖酐 70 60 (中分子) 羟 乙 基 淀 粉 30 (706) 琥 珀 明 胶 34 (血定安) 尿 联 明 胶 27 (血代)
0.07
154 154 145
154 125 145
0.4 5.1
0.4 6.2
-
0.085 0.066 0.146
增加血容量 ml +83 +250 +1000 +250 +375 +375 300 +1750
增或减细胞外液 ml 增或减细胞内液 ml +250 +750 -375 -1000 +125 +125 +200 +667 0 -375 +1000 0 0 0
四、术中输液输血有关问题
1.输液量及选择制剂 a.补充禁食后的生理需要量 Miller 建议:2ml*体重(Kg)*禁食时间 入手术室后第一小时先输 1/2,余量在第二小时内输入 刘俊杰建议:0.7ml/Kg/h 于入手术室后至切皮前输入 制剂:选平衡液 [注]老人、膀胱镜电切应减少 1/3 术前用利尿剂,灌肠失水多者应适当增加 b.根据麻醉方法及所用药物调整上述补充生理需要量输入的速度 硬膜外阻滞:入手术室至硬膜外注药后 30 分钟内用胶体液将预计的生理 补充量输入 250-400ml。 全身麻醉:诱导时若用 Sp, Propofol, 安定,大剂量芬太尼,及插管后立即 吸入麻药和用正压通气,应补充预计生理需要的 1/2,一般选用平衡液。
或术前计算术中可允许的失血量: Allowable Blood Lose=血容量(术前 Hct-0.3)/术前 Hct 如 50Kg 病人,血容量=70*50=3500,术前 Hct 为 0.4 则 ABL=3500(0.4-0.3)/0.4=875ml
三、常用静脉制剂
1.晶体液
溶液 5%葡萄糖 5%GS+0.4 5%NaCl 0.9%NaCl 林格液 乳酸林格 4.2%NaHC O3 5%NaCl 类型 维持 维持 补充 补充 补充 治疗 治疗 深透浓度 Osmmol/L 252 弱 低 张 低张 308 等张 307 等张 葡萄糖 Na+ mg/ml 50 50 -77 154 146 130 500 855 K+ Ca2+ Cl4 4 5 3 77 154 155 109 855 其他阴 用途 离子 维持不感蒸发 同上 补充丢失细胞外液 同上
儿茶酚胺释放 肾上腺皮质醇升高 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 胰腺β 细胞分泌减少
高血糖
高渗利尿 失水 蛋白质合成抑制→氨基酸分解 ↓ CO2 产量增加 负氮平衡 ↓ ↓ 促进呼衰 NPN 升高 ↓ 脱水性酸中毒
2.输血
(1)目的:纠正血容量;改善携氧能力;补充胶体成分;补充凝血因子。 (2)适应症(成人) 失血量<800ml 或为血容量 15%,只输 2:1 晶胶液 1000-800ml 失血量 1000ml 或为血容量 30%,输 1:1 晶胶液 1500ml 失血量 1100-1500ml 或为血容量 30-45%,Hct<28%,全血 1/3+晶 1/3+胶 1/3 失血量>1500ml 或为血容量>45%,全血 1/2+晶 1/4+胶 1/4
(5)低血钙症:血清 Ca2+<2.25mm0l/L 原因:a.碱中毒,过度通气 b.大量枸橼酸血输入(少见) c.甲状旁腺机能低下 症状体征:a.心缩无力,Bp 下降,反射亢进 b.Q-T 延长 治疗:a.避免过度通气,勿用 NaCHCO3 b.静推 CaCl 5mg/Kg,每 5 分钟可推一次至恢复正常
诊断:BP↓HR↑,尿少,V 不充盈, WPN(>15mmol/L), HcT>45% 治疗:平衡液或 0.9%NS,至尿出和 CVP 恢复 容量过多: 原因:a. 输 5%GS 过多 b.膀胱镜冲洗液或灌肠液吸收 d.肾功不良
c. 输高渗利尿剂(甘露醇、尿素) 监测容量指标 无创血压及心率监测 桡动脉测压 CVP 及 PcwP 尿量 全部手术病人
2.电解质分布
阳离子分布:(mmol/L) Na+ 142 血 浆 145 细胞间液 30 细胞内液 阴离子分布:(mmol/L) ClHCO3104 27 血 浆 115 28 细胞间液 5 10 细胞内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