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做好新形势下企业工会工作(课件)

做好新形势下企业工会工作(课件)


(4)组织职工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 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技术协作、发明创造、岗 位练兵、技术比武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 (5)组织培养、评选、表彰劳动模范,负责做 好劳动模范的日常管理工作。 (6)协助企业对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支持职 工学习文化科学和职业技能,提高职工自主创新 能力。办好文化、教育、体育事业,开展健康的 文化体育活动。
企业工会基本任务的内涵
第一个层面:加强工会组织自身建设 第二个层面:突出工作重点,切实履 行好工会职责 第三个层面:创新活动载体和活动方 式,增强企业工会的凝聚力。

企业工会作用的发挥:


提高企业工会规范化建设水平 强化企业工会的维权职责 建设职工之家
健全基层工会组织,不断扩大工会组 织的覆盖面
《企业工会工作条例》于2006年12月11 日经全国总工会十四届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并正式发布实施。这是中华全国总工会以 《条例》的形式就企业工会工作出台的指 导性文件。《条例》九章六十条。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 强企业工会工作充分发挥企业工会作 用的决定》
——2010.7.26全总第十五届执行委员会第四次全体 会议通过。《决定》共八个部分、25条,符合企业工会工作 实际,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都很强。
企业工会性质
1、 工会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是维 护劳动者利益的组织。 2、 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性质呈现 的新特点,要求工会成为劳动关系中劳 动者的代表者。 3、 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运行机制 呈现的新特点,要求工会成为劳动关系 中劳动者利益的维护者。
(二)企业工会工作原则、领导原则

工作原则:
维护“三个层面” 维护经济权益 ——就业、分配、保障、安全 保障民主权利 ——知情、参与、表达、监督 满足文化需求 ——道德、知识、艺术、文体

协调劳动关系的机制




劳动合同 平等协商和签订集推动劳动合同制度 的建立和完善



帮助和指导职工签订劳动合同 加强对企业与职工单方面解除劳 动合同的监督 加强劳动合同履行过程的监督
基层工会的组织结构:



基层工会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 基层工会委员会、 经费审查委员会、 女职工委员会 基层工会委员会下设各类工作委员会
基层工会的有关组织制度

会员代表大会(会员大会)制度 基层工会委员会选举制度 民主议事和民主决策制度 日常工作分工负责制度 会员监督评议制度
三、加强企业工会工作

《条例》第十八条规定了企 业工会的十项基本任务。为企 业工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本 依据。
企业工会的十项基本任务:
(1)执行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和上级工会的决定。 (2)组织职工依法通过职工大会或代表大 会和其他形式参加企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检查督促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决议的执行。 (3)帮助和指导职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 、 签订集体合同,并监督集体合同的履行,调 解劳动争议。
总体目标: 组织健全、 维权到位、 工作活跃、 作用明显、 职工信赖。

四、企业工会与企业党政的关系
企业发展的“三驾马车”:
党组织 行政 工会

㈠企业党组织的关系
企业工会接受同级党组织和上级工会双 重领导,以同级党组织领导为主。 1、坚持党的领导这是我国工会特有的 政治优势; 2、加强党对工会领导的体现; 3、工会积极争取党组织领导的要求。
积极参与劳动争议调解
1、 建立健全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
员会,履行好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 任职责; 2、大力加强劳动争议预防和预警 工作 。
建立完善职工代表大会为 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

参与民主管理是职工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 保障职工参加民主管理的权利是企业的责 任
职工民主管理的主要形式


(二)强化企业工会维权职责
明确自己的责任
工会为职工而生, 为维护而立。 ——《中国工会白皮书》

强化三个维权:


主动维权---政治态度、 依法维权---根本手段、 科学维权---工作目标。 前提:以职工为本
完善四大维护机制建设:

利益协调机制——公平公正 诉求表达机制——畅通渠道 矛盾调处机制——谋求双赢 权益保障机制——尊重民权
(7)协助和监督企业做好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卫 生和保险福利等方面的工作,监督有关法律法规的贯 彻执行。参与劳动安全卫生事故的调查处理。办好集 体福利事业,做好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工作,为职工办 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8)维护女职工的特殊利益。 (9)加强组织建设,健全民主生活,做好会员会 籍管理工作。 (10)收好、用好、管好工会经费,管理好工会 资产。
双措并举、二次覆盖:(2009年4月山西阳泉会议) 基层工会联合会 社会化、职业化工会干部 两个普遍:(2010年7月全总十五届四次执委会议) 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的步伐 在企业普遍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一)企业工会组织建设规范化:
1、保障企业工会合法地位
2、健全企业工会组织机构 3、配强企业工会主席 4、坚持会员(代表)制度 5、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确 保工会资产保值增值
㈡企业行政的关系
《条例》第52条规定:
“企业工会与企业行政具有平
等 的法律地位,相互尊重、相互支 持、平等合作、共谋企业发展;”



企业工会是我国工会的重要组织基础 和工作基础,直接联系和服务职工群众, 处在促进企业发展、协调劳动关系的第一 线,在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维护职工合法 权益中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企业 工户的重要地位好作用,决定了在任何时 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着力抓好企业工会建 设,充分发挥企业工会作用。
机关
其他
1486.2 2507.9
工会会员比重情况
5.7
9.7
机关 5.7% 事业 12.3% 企业 72.2%
公有制企业 20.9%
非公有制企业 79.1%
企业
事业
机关

截至2011年9月底,全国基层工会 232.0万个,全国基层工会覆盖法人单 位数达到526.6万个,会员总数达到 25885.1万人。全国企业工会170.6万 个,企业建会率为67.58%;发展会员 18673.3万人。全省共有企业工会组织 8054个,建会率为82%,企业工会会员 464410人,职工入会率达96.7%。

谢谢!
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

领导原则:
接受本企业党组织和上级工会 领导
(三)企业工会的建设目标

组织建设目标:“把坚持党的领导、促进

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团结职工群众 有机统一起来的工会组织。” 工作奋斗目标:“组织健全、维权到位、 工作活跃、作用明显、职工信赖的充满活 力和生机的职工之家。”
基层工会分布
基层工会覆盖单位
7.4% 12.9%
9.6%
5.4%
74%
69.8%
企业
事业
机关
企业
事业
机关
2011年工会会员比重分布情况
单位类别 企业 公有制企业 非公有制企业 事业 工会会员数(万人) 18673.3 3901.5 14771.9 3187.6 工会会员比重 72.2 20.9 79.1 12.3
建立履约监督约束机制


企业内部:签约和监督履约作为职代会 的主要职责和法定程序。 企业外部:充分发挥各级人大、政协的 执法监督、民主监督作用,发挥劳动部 门的行政监督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作 用。
建立完善劳动法律监督机制


企业应建立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 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对企业劳动条件 和安全卫生设施进行监督。 发现企业明显重大事故隐患和职工 危害,应提出解决的建议;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厂务公开制度 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 其他形式:民主议事会、协商对 话会、民主恳谈会、企业职工民 主管理委员会等。
(三)建设职工之家
依托“职工之家”载体, 发挥工会四大作用:组织、
引导、服务、维护职工 权益。
职工之家概念
职工之家,就是基层工会通过不断加 强自身改革和建设,使其成为寓职工 维护权益、生产工作、生活保障、文 化娱乐、团结互助为一体的组织形式, 是工会组织自身建设的目标和方向。
做好新形势下企业工会工作
授课思路:


企业工会是什么 企业工会干什么 企业工会与党政的关系
一、加强企业工会工作的 重要性和迫切性
企业工会依法组建难 企业工会主席法定角色到位难 企业工会依法维权难 企业工会运行模式改变难等方面

二、企业工会的科学定位

《条例》第二条规定:
企业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企业 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 “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基层组织,是工 会的重要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是企业 工会会员和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 护者”。
平等协商是工会协调 劳动关系的基本机制


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调节一般有三种模式: 自由契约模式、集体谈判模式、人力资源模式。 平等协商是规范企业劳动关系重要的劳动法律 制度,也是劳动力市场步入法制化轨道的一个 重要标志.
普遍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


促进企业建立健全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工 决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科学合理的确定工资标准,提高职工特 别是一线职工的工资收入水平。 区域谈底线、行业谈标准、企业谈增长 上级加强指导,督促企业为工会提供工 资协商数据和资料。
是基层工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企业工会地位、性质 和建设目标

企业工会地位: “是工会的重要组织基础和工作基 础” 企业工会活,则整个工会活, 企业工会弱,则整个工会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