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技法与标准》
例 字
因、回
包围 结构
画、风、向
两面围,上不长。里面画,露出框。
左下包,不一样。钩和捺,要包上。
处
教学建议
第二,在写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 总结规律,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提高学生 的书写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写字要求: 1.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4)同撇组合
4. 比例关系之同画组合长短变化法
歌诀:
相同画,守规章。先写短,后写长。
最短画,在中央。间距同,形异样。
4. 比例关系之同画组合长短变化法 (1)横画组合 先写短,后写长。最短画,在中央。 间距同,形异样。
三
王
4. 比例关系之同画组合长短变化法 (1)横画组合
多横等距同长短,不连右边连左边。
中轴定位法 笔画意连法 笔画等距法 升高降低法 穿插避让法 字心居中法
在教学中不断实践
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教学建议
第一,梳理一个频次表,在教学中让这些歌 诀不断复现,在运用中加深理解和记忆;
频次表
汉字 结构 歌 诀 例 字
十、三、个、土、大、太、山、 字好看,树轴线。点和竖,横中间。 中、果、平、里、豆、少、来、 上下正,对轴线。 米、巾
《楷书技法与标准》
“小学生写字达标指导训练与评价方法的研究”
课题培训会
2014年9月19日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对写字提出 了明确的目标: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 并有一定的速度。
《楷书技法与标准》
七字歌诀
三字歌诀
《楷书技法与标准》
*指导和训练学生规范书写汉字的参考用书; *提升和评价学生整体书写水平的标准用书;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用书;
《楷书技法与标准》
一 写字常识
二 位置关系六法
目录
三 比例关系六法
四 楷书规范写字评价标准
五 自测自评 附录一 附录二 笔顺易错字选录 汉字演变简介和 七种书体例字
第一章
写字常识
二
十
八 画
第二、三章
第二章 位置关系六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写字技法
第三章 比例关系六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同画组合长短变化法 异画组合长短变化法 左右结构横向收缩法 上下结构纵向收缩法 上下结构横向伸缩法 包围结构内外相称法
频次表
汉字 结构
歌 诀
竖画密,横画短,撇和捺,宜收敛。 明 左旁右,齐一线。横改提,捺改点。 切、双、和、现、地、找、妈 右旁画,写舒展。横与撇,插空间。
例 字
左右 结构
短偏旁,不一样。左边升,右边降。 叫、和、知、吹
上下横,位不同。上横降,下横升。 住、打、位
体相近,上下平。
她、找
频次表
汉字 结构
中轴定位法 笔画意连法 笔画等距法 升高降低法 穿插避让法 字心居中法
1.位置关系之中轴定位法
9—14页
歌诀:
字好看,树轴线。 树轴线 点和竖,横中间。 上下正,对轴线。
正
中轴线
1.位置关系之中轴定位法 字好看,树轴线。 点和竖,横中间。 上下正,对轴线。
文
1.位置关系之中轴定位法 点和竖,横中间。上下正,对轴线。
二、书写指导。
二、书写指导。
二、书写指导。
二、书写指导。
二、书写指导。
三、牢记写字歌诀。
三、牢记写字歌诀。
三、牢记写字歌诀。
三、牢记写字歌诀
四、描一描,写一写。
五、我爱练。
巩固练习 生字改错
词语积累
听写词语
直 真 具
4. 比例关系之同画组合长短变化法 (2)竖画组合
同 井
特殊说明:竖画组合这一技法中的竖画既指汉字 中竖这一笔画,比如垂露竖,悬针竖,也指像横 折的折、横折钩的折、竖撇的竖等这些纵向的笔 画形态。
4. 比例关系之同画组合长短变化法 (2)竖画组合——两竖组合P50
左短右长
开
门
4. 比例关系之同画组合长短变化法 (2)竖画组合——三竖组合 先写短,后写长。最短画,在中央。 间距同,形异样。
火 夫天
2.位置关系之升高降低法
(2)短小偏旁的升降变化
歌诀:
短偏旁,不一样。
左边升,右边降。
2.位置关系之升高降低法
(2)短小偏旁的升降变化
左边升,右边降。
呼 知
2.位置关系之升高降低法
(2)短小偏旁的升降变化
左边升,右边降。
峰 灿
2.位置关系之升高降低法 (3)横画的升降变化
歌诀:
上下横,位不同。
(55—56页)
异画组合主要是指横与竖、撇、捺 等较长笔画组合时的长短变化。
5. 比例关系之异画组合长短变化法
歌诀:
不同画,有收放。 横画短,竖画长。 撇和捺,要舒张。 横画长,竖画短。
撇和捺,要收敛。
5. 比例关系之异画组合长短变化法 横画短,竖画长。撇和捺,要舒张。
目 月 木
5. 比例关系之异画组合长短变化法 横画长,竖画短。撇和捺,要收敛。
川 用
4. 比例关系之同画组合长短变化法 (3)同撇组合——两撇组合
上撇短,下撇长。
往 待
4. 比例关系之同画组合长短变化法 (3)同撇组合——三撇组合
先写短,后写长。最短画,在中央。 间距同,形异样。
彩 杉
4. 比例关系之同画组合长短变化法 (4)点画组合——两点组合
上下两点下承上,左右两点有背向。
上横降,下横升。
2.位置关系之升高降低法 (3)横画的升降变化 上横降,下横升。
红
2.位置关系之升高降低法 (3)横画的升降变化 上横降,下横升。
牡 社 粗 相
2.位置关系之升高降低法 撇捺的变化: 中上部,捺脚高。 字底部,平或降。
偏旁的变化:
短偏旁,不一样。 左边升,右边降。
横画的变化: 上下横,位不同。 上横降,下横升。
春 责 分
3.位置关系之穿插避让法—上下结构 上让下,留空间。 下靠上,不松散。
掌茶 奔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笔画组合在一起时,
常有固定的写法,称为笔画组合。相同笔 画的组合,称为同画组合;不同笔画的组 合,称为异画组合。
4. 比例关系之同画组合长短变化法
(1)横画组合 (2)竖画组合 (3)点画组合
3.位置关系之穿插避让法—左右结构 左旁右,齐一线。横改提,捺改点。 右旁画,写舒展。横与撇,插空间。
垃劝 切
3.位置关系之穿插避让法—左右结构
左旁右,齐一线。横改提,捺改点。 右旁画,写舒展。横与撇,插空间。
做 湖
3.位置关系之穿插避让法—上下结构
歌诀:
上让下,留空间。
下靠上,不松散。
3.位置关系之穿插避让法—上下结构 上让下,留空间。 下靠上,不松散。
文 交 冬 令
1.位置关系之中轴定位法 点和竖,横中间。上下正,对轴线。
王 木 用 田
1.位置关系之中轴定位法
开 井
1.位置关系之中轴定位法
点和竖,横中间。上下正,对轴线。
三 主 里
1.位置关系之中轴定位法 点和竖,横中间。上下正,对轴线。
主 方 木
1.位置关系之中轴定位法
六 半 开
1.位置关系之中轴定位法
7. 比例关系之上下结构横向伸缩法 撇和捺写伸展,其余部分要收敛。
爸 容 客
7. 比例关系之上下结构横向伸缩法
竖弯钩写伸展,其余部分要收敛。
完冠 秃
第二、三章
第二章 位置关系六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写字技法
第三章 比例关系六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同画组合长短变化法 异画组合长短变化法 左右结构横向收缩法 上下结构纵向收缩法 上下结构横向伸缩法 包围结构内外相称法
独 体 字
笔画间,意相连。首尾接,势连贯。 十、人、了 相同画,首规章。先写短,后写长。 三、用、生、手、再 最短画,在中央。间距同,形异样。 不同画,有收放。横画短,竖画长。 撇和捺,要舒张。横画长,竖画短。 日、目、月、本、禾、石 撇和捺,要收敛。 撇和捺,轴两旁。字上部,捺脚高。 个、大、八、天、水、本、禾、 字底部,平或降。 来
(2)短小偏旁的升降变化
(3)横画的升降变化
2.位置关系之升高降低法 (1) 撇、捺的升降变化
歌诀:
撇和捺,轴两旁。 中上部,捺脚高。 字底部,平或降。
2.位置关系之升高降低法
(1) 撇、捺的升降变化
中上部,捺脚高。
个 伞 全
2.位置关系之升高降低法 (1) 撇、捺的升降变化
个
水 木
2.位置关系之升高降低法 (1) 撇、捺的升降变化 字底部,平或降。
皿桌杂
6. 比例关系之左右结构横向收缩法
(57—58页)
歌诀:
竖画密,横画短, 撇和捺,宜收敛。
6. 比例关系之左右结构横向收缩法 竖画密,横画短,撇和捺,宜收敛。
脸 玲 铁
6. 比例关系之左右结构横向收缩法 竖画密,横画短,撇和捺,宜收敛。
琳 做
7. 比例关系之上下结构横向伸缩法
(61—63页)
次六 关
4. 比例关系之同画组合长短变化法 (4)点画组合——三点组合
一里二外三对上。
河海洋
4. 比例关系之同画组合长短变化法 (4)点画组合——三点组合
一低二高三要长。
兴 觉 举
4. 比例关系之同画组合长短变化法 (4)点画组合——四点组合
两大两小要写平,一左三右不同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