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系统误差的性质:由固定原因造成的,有单向性特征,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不能除去。
系统误差的来源:仪器、试剂、实验方法、实验操作系统误差的解决办法:针对仪器的要校准仪器;针对试剂的要做空白试验,因实验方法而带来系统误差的要改进实验方法或重新选定实验方法。
随机误差具有偶然性,随机性,也是必然存在的,随机误差只能通过多次平行实验来减小随机误差在没有系统误差的情况下,无限次平行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等于真值。
在没有系统误差的情况下,无限次平行测定结果的随机误差遵循正态分布规律,有限次的采用nts x ±=μ 来处理。
为了检验两组数据之间的精密度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用F 检验 为了检验平均值和真值或标准值之间是否显著性差异,用t 检验。
为了考察两组数据之间显著性差异,先用F 检验,后用t 检验。
F 检验不合格就不用t 检验,只有F 检验合格了才可以进行t 检验。
处理数据要注意四舍六入五成双计算平均值时要注意可疑值的取舍,取舍有两种方法,Q 值检验法和4d法。
会计算标准偏差以及置信区间。
第二章酸碱滴定法要会计算溶液酸碱度,针对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公式;一元酸、二元酸、一元碱、二元碱、两性物质等要会写质子平衡方程,这是计算pH 值的基础。
要会运用平衡常数,在分析化学中,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平衡常数来解决,分布系数是由平衡平常推导而来的,更为方便一些。
会计算滴定曲线化学计量点前、后及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 值。
首先要会判断化学计量点前、后及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性质,然后采取相应的公式计算。
并且要了解pH 的变化方向。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点及变色范围公式要记牢:1±=HIn pK pH 要知道其根本依据依然是平衡常数不只酸碱指示剂其它类型的指示剂的变色点、变色范围也是都有其相应公式的,例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还反应类型指示剂、配位滴定的金属指示剂的变色点及变色范围,要按照对照模式来学习其它类型的指示剂的变色点及变色原理,如果都弄明白就OK 了在这章中关于计算就是要会计算酸碱度还有一个重要的应用混合碱滴定,求其两种成分。
在整个分析化学中重要的是滴定误差的分析,要会判断是正误差还是负误差,正误差就是过量了,负误差就是不足量。
指示剂的选择,要考虑滴定突跃,因为指示剂变色范围要在滴定突跃范围之内,并且要考虑好滴定曲线的变化趋势及指示剂的颜色如何变化,最后判断大致在哪个具体的点变色,如果低于计量点则是负误差,高于计量点则正误差。
必须会判断。
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酸碱、沉淀、配位、氧化还原 第三章沉淀滴定法重点掌握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及以莫尔法沉淀滴定时要注意的几点。
介质酸度控制在中性或弱碱性的原因,以及沉淀吸附的现象、还有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用多了或用少了会产生什么样的误差、溶液是酸性或是碱性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造成什么样的误差。
第四章配位滴定法了解EDTA 的结构及具体化学名称了解常用的配位剂必须知道EDTA 水溶液是六元酸有六级解离平衡常数随着溶液pH 值的变化,各种型体的浓度发生变化,关于计算各种型体的浓度方法我是讲过的,当然没有出求最后的结果,不过只是运用平衡常数,还有各项型体的平衡浓度的加和等于原始浓度以及质子平衡方程等多角度列方程式。
要理解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ln)(M K f Θ以及条件平衡常数ln)(M K f '表达式的具体写方法,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要会推导二者之间的关系。
当然,这对副反应系数要有深刻的理解,什么是副反应系数,这是一个定义式。
配位滴定法中滴定突跃和什么因素有关系?如果能实现配位滴定,有什么条件? 滴定曲线的绘制过程当中,化学计量点前后以及计量点时各种情况下pM 的计算方法 配位滴定中要使用金属指示剂,金属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及变色范围(书没有讲)但是变色范围怎么求?(同酸碱)金属指示剂也是一种多元的弱酸或弱碱,自身也受pH值的影响而发生颜色改变,所以要注意它在什么pH值使用范围内使用,本色才能与金属配合物(指示剂作为配位剂)的颜色才有所区别。
要考虑滴定误差的问题,指示剂多了少了?要用多少合适。
最低酸度和最高酸度的计算 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对称式氧化还原反应的能斯特方程标准电极电势和条件电极电势。
条件电势的优点,但是缺数据,应用较少。
在氧化还原滴定中,要考查的是溶液中每组电对的电极电势的变化规律或趋势,在溶液体系中两组电对,包括指示剂的氧化态和还原态那就是三组了。
影响电对中氧化态和还原态浓度的任何因素都会改变这组电对的电极电势。
会计算氧化还原反应过程的滴定曲线,化学计量点前后和化学计量点时采用哪组电对计算较为合适才能表达溶液体系的电极电势的变化情况。
化学计量点时,对对称式氧化还原反应来说,溶液电极电势如何计算?溶液中两组电对的条件电极电势或标准电极电势之间和条件平衡常数、标准平衡常数的关系?平衡常数表达是反应进行程度,反应程度如何表达?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变色点及变色范围公式:氧化还原反应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是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要在滴定突跃范围之内,其实所有指示剂的选择原则都是这个。
在氧化还原反应溶液中的电极电势的变化趋势是从小到大的,和其它滴定类型的变化趋势是有所区别。
如果指示剂的变色点要低于化学计量点电势或者在-0.1%下方,则滴定误差是负的或者说反应不完全。
例如重铬酸钾滴定铁二价离子的过程中,二苯胺磺酸钠的变色点就低,至反应不完全,所以为让反应充分完全进行,要扩大突跃范围,实现的操作手段是加入磷酸或氟离子,对生成铁三价进行配位,降低铁那组电对的电极电势,扩大滴定突跃范围,并且还消除了铁三价离子的颜色干扰。
在氧化还反应中滴定突跃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要注意酸的使用,要用硫酸,要注意用量,因为酸度会影响反应方向,或者酸度过大过小对其中的某些物质会产生其它的影响因素。
氧化还原滴定中要注意的问题很多对高锰酸钾来说,采用草酸钠标定高锰酸钾溶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三“度”,酸度、温度、滴定速度。
对碘量法来说:控制一定的酸度,防止其它副反应发生,酸度要控制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
不要剧烈摇动等,要快速滴定,防止I2挥发,空气中的氧也能把I-氧化成I2,所以要在阴暗的地方进行,并且要用碘量瓶。
加指示剂的时机要等碘单质的量很少时,溶液颜色呈淡黄色时再加入。
对重铬酸钾来说:加磷酸总之要消除干扰不能有其它的氧化还原反应参与进来,并且反应程度要完全,指示剂要合适。
滴定误差分析是正误差还是负误差滴定突跃的影响因素化学计量点前后及计量点时pH(M)值的计算每种滴定类型能被准确滴定的条件是什么每种典型的滴定类型需要特殊注意的事项,比如:碘量法、重铬酸钾法、高锰酸钾法、莫尔法、佛尔哈德法等等都有需要注意的事项各种指示剂的变色点及变色范围等等。
分析化学实验技术考核时间安排2011年6月20日全天星期日选择题 一、 选择题■强碱滴定相同浓度的多种弱一元酸,a K Θ较小的弱一元酸会有什么情况,( C )a K Θ较大的弱一元酸会有什么情况?(B 、E)A 消耗NaOH 多;B 突跃范围大;C 突跃范围小;D 指示剂变色不敏锐;E 计量点pH 较低;■在酸碱滴定中被测物与滴定剂浓度各变化10倍,引起的突跃范围的变化是(B )P 55页A 增加1个pH ;B 增加2个pH ;C 2个pH ;D 减小2个pH ■0.1mol ·L -1Na 2CO 3(K b1=1.8×10-4; K b2=2.4×10-8)溶液的pH 值(A) A 2.38;B 11.60;C 8.00;D 6.00■0.01molL-1某一元弱酸能被准确滴定的条件是(A )P 59页 A 610-Θ≥a K ;B 810-Θ≥a K ;C 610-Θ≥b K ;D 810-Θ≥b K ■共轭酸碱对K a 的K b 的关系(C )A K a +K b =K w ;B K a /K b =K w ;C K b =K w / K a ;D K b =K w . K a ■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时可不考虑的因素是(D )A pH 突跃范围;B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C 滴定方向;D 指示剂的结构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A )A 越窄滴定越准确;B 越宽滴定越准确;C 越窄变色敏锐;D 越宽变色敏锐。
■以NaOH 溶液滴定HCl 溶液,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引起的指示剂误差为(B );■同酸碱指示剂一样,随pH的变化能发生颜色改变的指示剂有(A)A金属指示剂;B沉淀指示剂;C氧化还原指示剂;D皆可以。
■多次平行实验的目的是(B)A避免随机误差;B减小随机误差;C检验系统误差;D修正系统误差。
■滴定分析要求相对误差±0.1%,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绝对误差为±0.0001g ,则一般至少称取试样质量为(B)A 0.1g;B 0.2g;C 0.3g;D 0.4g7■定量分析工作中,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D)A愈小愈好;B等于0;C没有要求;D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不是随机误差的性质的有( A )A单向性;B随机性;C单峰性;D对称性。
■pH=3.005是几位有效数字(C);A一位;B两位;C三位;D不确定。
■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主要有(D)A实验方法;B仪器及试剂;C实验操作;D以上皆有。
■滴定分析中,指示剂变色这一点称为(C)A等当点;B化学计量点;C滴定终点;D皆可以。
■在酸性条件下,莫尔法测Cl-,其测定结果(A)A偏高;B偏低;C正好;D无法确定。
■在沉淀滴定法中,由于沉淀的吸附所产生的误差属于(B)■以AgNO 3标准溶液滴定NaCl 时,K 2CrO 4多加了一些会产生(B ) A 正误差;B 负误差;C 零误差;D 不确定。
■指示剂的封闭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B )A ln)()(M K MY K f f '>';B ln)()(M K MY K f f '<'置换不出;C ln)()(N K MY K f f '>' ;■间接碘量法加入淀粉指示剂的时间是(C )A 滴定开始前;B 滴定到中间;C 滴定接近终点;D 碘的颜色完全退去■用Na 2C 2O 4标定KMnO 4,时,不必太在意的事项有(D ) A 温度;B 滴定速度;C 酸度;D 高锰酸钾的质量。
■酸性介质中,用草酸钠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滴入高锰酸钾的速度为(A)A 开始几滴要慢,以后逐渐加快,最后缓慢;B 快速进行;C 始终缓慢;D 开始快,后来慢■用17221.061-∙==L mol O Cr K c 的K 2Cr 2O 7滴定121.0)(-+∙≈L mol Fe c 硫酸亚铁溶液,其计量点电势为0.86V ,此滴定最适合的指示剂为(C ) A 邻二氮菲亚铁V 06.1='Θϕ;B 二苯胺V 76.0='Θϕ; C 二苯胺磺酸钠V 84.0='Θϕ;D 亚甲基蓝V 36.0='Θϕ ■在HCl介质中,用FeCl 3(VFe Fe77.023/=++Θϕ)滴定SnCl 2(V Sn Sn14.024/=++Θϕ)化学计量点电势为( C )A0.56V ;B0.54V ;C0.35V ;D0.85V .■以Fe 2+标准溶液滴定Ce 4+溶液,V 00.1=计ϕ,用二苯胺磺酸钠做指示剂(V 89.0=Θϕ)作指示剂,此时所引起的误差为(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