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政治学概论最新版课件第8章

国际政治学概论最新版课件第8章

内化的发展趋势,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在当今国际社会,这一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相互依赖不断加深,国家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作用明
显加强,因此,一国内部的政治经济情况对其他国家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2)国际政治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直接影响了世界各国国内政治经济的发展,一国内部的政治经
全球化行为。就其政策本质来讲,逆全球化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去全球化”,即对商品、资本、人员 的自由流动施加限制。
从区别的角度,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反全球化是一种运动,而逆全球化是一种现 象;反全球化是一种民间社会力量作用的非政府行为,逆全球化则是一种直接产生影响的政府行为。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交往等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世 界范围内埋下若干发展的“苦果”。这些“苦果”在经济繁荣时期被掩藏,在世界经济出现危机、下行 发展的时候便暴露出来,在危机爆发之际成长成熟,使世界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凸显。
的性质与特点的政治活动与政治现象。 具体分析区域政治与全球政治的关系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 第一,区域政治是全球政治浪潮中的独立变量。 第二,区域政治对全球政治的作用具有两面性。
14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03
全球问题与全球治理
15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全球政治的兴起与特点
1. 全球政治的兴起 2. 全球政治的特点
全球政治不同于传统国际政治的特点在于: 第一,行为体对象与领域的不同。 第二,利益观和价值取向的不同。 第三,问题和治理主张的不同。
16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5)经济货币联盟不仅要在成员方之间实现商品、资本、服务、人员的自由流通,还要在货币和财 政政策上实现协调一致。
3. 区域化的政治发展进程 从政治学的角度对区域化程度进行测量,最简单的方法可以通过区域组织的决策程序进行衡量。 根据赫特和索德伯姆的理论,从纵向看,区域从松散的联系向实体化的发展依次存在着前区域地区、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经济全球化及发展
第三个时期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这一时期的全球化进程又可以细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 第二个阶段是从石油危机爆发到苏联解体。 第三个阶段是从冷战结束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第四个阶段是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
全球问题及其特征
1. 全球问题 所谓全球问题,是指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共同面临的超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关系到人类生存和
发展的共同性问题。 全球问题是时代的产物,有其历史必然性。 关于全球问题的具体内容, 佩西将其概括为“衰退的十点表现”:即人口爆炸、缺乏满足人民生
活需求的计划和规划、生物界受到掠夺和退化、世界经济危机、军备竞赛、根深蒂固的和被忽视的社 会邪恶、无政府状态的科技发展、陈旧和过时的制度、东西方对抗与南北分歧、缺乏德道和政治上的 领导。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01
全球化与相互依赖的发展
4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经济全球化及发展
1. 经济全球化 全球化是指随着人类社会的联系不断增强和各国相互依存,整个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的现象。经

区域化与区域一体化

区域化的发展阶段与进程
全球政治的兴起与特点
全球性问题)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全球化与相互依赖的发展 区域化与区域政治 全球问题与全球治理
3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17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全球问题及其特征
4. 全球问题的影响 当代全球问题的发展对国际政治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首先,全球问题的涌现导致国际政治内容的调整。 其次,全球问题的发展促进了当代国际政治行为体的多元化。 最后,传统的国家主权正受到全球问题的侵蚀。
1. 相互依赖理论 库珀在1968年出版的 《相互依存的经济学:大西洋共同体的经济政策》一书中,以新古典经济学的
比较优势理论为立足点,从战后二十余年的经济现象,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中各国之间人、 财、物、信息交流量猛增的经济现实中发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相互依赖”的新特征。
卡尔·多伊奇在《国际关系分析》一书中论述了国际关系中的相互依存关系。 基欧汉和奈1977年的 《权力与相互依赖》一书是相互依赖理论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里程碑。 2. 复合相互依赖的特征和过程 复合相互依赖模型的三个特征: 第一,社会联系的多渠道性。 第二,国家间议程等级之分的消失。 第三,军事力量不再起主要作用。
经历了三个递进的发展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从早期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殖民扩张开始到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一时期,世界经济开
始突破地域限制走向全球。 第二个时期是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时期,两次工业革命奠定的绝对技术
优势确立了全球的产业、贸易分工格局,也确立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
5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4)由于国家内部民族分离和民族独立意识的抬头,一些国家出现了分裂,原先国内的民族问题变成 了民族独立国家之间的问题。
8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全球化的波动与曲折
全球化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内在充满矛盾的过程,它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包含一体化的趋势,同时又 包含分裂化的倾向;既有单一化,又有多样化;既有集中化,又有分散化;既有国际化,又有本土化。
复合相互依赖的三个特征导致了不同于现实主义模型的将权力资源转化为控制结果的权力的政治 过程。联系战略、议程设置、跨国及跨政府关系
7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相互依赖与复合相互依赖
3. 相互依赖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相互依赖的发展不仅加深了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而且加速并强化了国内政治国际化和国际政治国
济全球化主要指商品、技术、信息、服务和资本等要素跨国和跨地区的流动,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 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其突出的表现是生产、贸易和金融的全球化。全球化的基础是经济的全球化,但经 济全球化必然对包括政治生活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
2.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一般认为作为一种本质现象的经济全球化起源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并
济不再是孤立的,而总是与其他国家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因此,一国在国内政治、经济和外交等方面的 决策不得不更多地考虑当今的世界潮流、国际舆论和其他国家的反应。
(3)由于国家间的交往频繁,加上其他地缘或历史的原因,各民族在世界范围内的迁移也不断加速, 因此,在一个多民族国家里,许多民族在国外有大量的同胞,甚至有以本民族为主体的国家,出于民族对 血缘和文化的认同,一国内部的民族矛盾和民族问题自然会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同时也受到其他国家 的影响和制约。
9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02
区域化与区域政治
10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区域与区域主义
1. 区域的内涵 区域的概念是地区分析中最基本的概念。对区域的界定大体存在着地缘主义、建构主义和行为主
6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相互依赖与复合相互依赖
相互依赖也称相互依存,是指国家及国际行为体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现象和历史进程。全球 化与相互依赖是相伴而生、相互推动的。从相互依赖到复合相互依赖的发展既是对全球化这一进程的 概括,也反映了理论研究的发展进程。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1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第八章 国际政治的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相互依赖与复合相互依赖

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区域化和区域主义
在。 最后,就是区域主义与多边主义之间的关系问题。
11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区域化的发展
1. 区域化与区域一体化 区域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对市场、技术、自然禀赋、社会劳动分工提出比国家更大范围的配
置组合要求的必然产物,是一定区域内的国家之间采取的广泛的协调与合作行为。 区域化包括但不等同于区域一体化。通常而言,区域化包含着两个程度和性质不同的阶段,即区域合
区域复合体、区域社会 、区域共同体和区域国家五个阶段。
13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区域政治与全球政治
1. 区域政治 全球化孕育了全球政治,区域化孕育着区域政治。区域政治是区域内及相关国家之间的政治现象
和政治关系,它在国际关系史上一直存在,只是随着全球化、区域化的发展而得到了加强。 区域政治主要是国家推动下产生的一种选择与方案,在一个日益相互依赖的世界中它是补充、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