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Word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Word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包子王①一到肥大脆嫩的春笋上市时,同事小纪就不在家吃早饭了,他会放弃坐地铁直达单位的惯性,先坐一辆穿街走巷的迷你公交,到老王那里吃包子,喝一碗荠菜粥,再沿着秦淮河畔的栈道走七八分钟,享受一下吹面不寒杨柳风,再回到地铁线路上来。

②让他改变行程的,不但有秦淮河岸鼓出叶芽的河柳,还有老王只做这20来天的应季包子:春笋腊肉包、霉干菜肉丁包、马齿苋香肠包。

③就是一两块钱的早餐包子,能有多大的吸引力?小纪就说了个事:老王有一回路过逸仙桥,看到那边的市民广场有人玩大石锁,玩家三月份就穿着短袖小褂,露着鼓鼓囊囊的肱二头肌,看他们把几十斤重的大石锁抡得生风。

老王也心痒,想上去试试,刚惴惴地开口,人都用“你真不晓天高地厚”的神情睨他,默默让出一个够宽的圈子来,生怕老王脱手砸中自己。

但老王一上手他们就呆了:中号的大石锁他能玩得溜圆,这穿夹袄的小老汉是何方神圣?④老王就笑:我还有二两力,那是在南京城剁了15年包子馅练出来的。

⑤老王的包子,哪怕是最便宜的一块钱一个的青菜香菇包,包子馅都是手剁的,为什么不用绞馅机?老王大摇其头:绞馅机省力归省力,一绞,蔬菜的汁水都出来了,包子馅等于都是菜渣渣,木渣渣的纤维塞牙不说,还含不住油脂和香气,少了那种清鲜松软、绵柔甜润的味道。

手剁的馅芯,蔬菜的汁水有一半含在里面,包子上笼一蒸,里面会有灌汤效果。

⑥老王一年到头做青菜包子、老豆腐包子、萝卜丝包子。

他那个只有四平米的包子铺,黄金时代是在春天,万物如吹哨子一样绽开蓓蕾,春笋肥了,马齿苋蹿出了肉嘟嘟的叶子。

太阳加大了它的热力,老王老婆撑出的竹杆上,霉干菜一挽一挽地挂着,被晒出了暗红的调子;腊肉香肠早已被阳光和风熏出了紧瘦的奇香,一切都恰到好处。

⑦老王的喜悦体现在他的剁馅声中,春笋在沸水中煮去涩味,可像剁白菜一样粗切细剁。

剁起来万马奔腾,嚓嚓作响。

马齿苋在沸水中烫一下,剁前要细切,然后粗剁一下,尽量含住汁水,霉干菜是剁不动的,完全靠手劲细切,饶是老王这样的熟手,切完一天要用的霉干菜和腊肉,手腕也酸软。

老王手头有一本《水浒传》,是说书人整理的本子,已被他翻到毛边,他笑说,自从切过霉干菜,就晓得镇关西何以忍不住大怒,鲁智深命他细切十斤瘦肉、十斤肥肉,又加十斤软骨,细细把他的横劲儿挫去十分,这等“消遣”,谁受得住?⑧老王这人“轴”,包好的包子非要24个褶子,少一个也不行;包子馅还得丰满,透过包子皮,能看到春笋腊肉包嫩黄中夹杂暗红色,马齿苋香肠包是暗绿中夹杂水晶红白的。

他还有一样“轴”性子,早上最后一屉包子,说什么也不卖与路人,得留着,他留着等谁呢?⑨九点半光景,他要等的人摇摇摆摆来了,三月艳阳天,还载着棉帽子,穿着灰棉裤,都是须眉皆白的老人。

他们两三相约,说要出了老年公寓透透气,看看街景,都八九十岁了,护理人员最多许他们在无人陪伴的情形下走出500米,他们就来老王的包子铺互相做东请客。

老王收的钱,青菜香菇包五毛一个,马齿苋香肠包八毛一个,还是15年前的价格。

⑩要是他们乐意,老王会拿出家里的粗茶给他们泡上一壶,陪着说说话。

老王只是简单地说,谁没有老的时候,老了,就没人愿意问你想要什么,和谁在一起,吃啥饭了,这多可怕;这些老年人,以前有地位有学问也好,没地位没学问也罢,如今谁羡慕谁?能走出这500米去,能硬硬朗朗地吃下两只包子,能花五块十块请个客,能有说得上话的朋友,就是福气。

干嘛不让他们福气长一点呢?(选自2013《青年文摘》第19期)(1)第⑧段划曲线句“老王这人“轴””,老王的“轴”体现在哪些事情上?请简要概括。

(2)结合语境,品味文中划横线句子,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他那个只有四平米的包子铺,黄金时代是在春天,万物如吹哨子一样绽开蓓蕾,春笋肥了,马齿苋蹿出了肉嘟嘟的叶子。

②剁起来万马奔腾,嚓嚓作响。

(3)本文主要写老王善做包子,但第③段却写老王在广场玩大石锁的事,是否多余?(4)从“包子王”的身上,你觉得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人生态度?【答案】(1)做每个包子都细腻,一丝不苟;每天最后一屉包子,不卖给路人,而是便宜卖给老年公寓的老人。

(2)①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生动形象写出春天万物开放得迅速,表明老王的包子铺最好吃的时节到了,生意也旺盛起来,为下文写老王做出最好吃的包子做铺垫。

②运用夸张的修辞,伴随着拟声词“嚓嚓作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王剁馅时富有气势,描绘出了铿锵有力之状,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3)通过众人的鄙视、老王当众表现,突出表现老王的力气大、本领高;引出下文老王十几年来坚持亲手剁馅、并成为绝活的叙述,表达对老王的敬佩之情。

(4)做人要勤劳执著,有原则;热爱生活,乐观对待人生,珍爱生命;关爱与尊重他人,友爱平等对待身边人;把自己的爱给予他人,赠人玫瑰,幸福自己;感恩生命,这是使生活快乐的源泉。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概括情节内容。

一定要围绕具体描写的事件来概括,在概括时,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

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根据8段“包好的包子非要24个褶子,少一个也不行包子馅还得丰满”归纳为:做每个包子都细腻,一丝不苟;“早上最后一屉包子,说什么也不卖与路人,得留着”归纳为:每天最后一屉包子,不卖给路人,而是便宜卖给老年公寓的老人。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考查点包括词语的妙用、修辞手法的赏析、作者情感的把握。

可以从修辞手法和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

①“黄金时代、万物如吹哨子一样绽开蓓蕾”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内容上生动形象写出春天万物开放得迅速,表明老王的包子铺最好吃的时节到了,生意也旺盛起来,结构上为下文写老王做出最好吃的包子做铺垫。

②剁起来万马奔腾,嚓嚓作响。

运用夸张的修辞,伴随着拟声词“嚓嚓作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王剁馅时富有气势,描绘出了铿锵有力之状,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3)本题考查分析情节安排的作用。

答题时应注意,分析某个情节在全篇小说中的作用,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对刻画人物的作用,二是对上下文情节的作用,三是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第③段却写老王在广场玩大石锁的事,通过众人的鄙视、老王当众表现,突出表现老王的力气大、本领高;引出下文老王十几年来坚持亲手剁馅、并成为绝活的叙述,表达对老王的敬佩之情。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旨和归纳启发道理。

在准确把握内容主旨的基础上,体验和理解相关话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言之有理,结合内容表述。

比如:做人要勤劳执著,有原则;热爱生活,乐观对待人生,珍爱生命;关爱与尊重他人,友爱平等对待身边人;把自己的爱给予他人,赠人玫瑰,幸福自己;感恩生命,这是使生活快乐的源泉。

故答案为:(1)做每个包子都细腻,一丝不苟;每天最后一屉包子,不卖给路人,而是便宜卖给老年公寓的老人。

(2)①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生动形象写出春天万物开放得迅速,表明老王的包子铺最好吃的时节到了,生意也旺盛起来,为下文写老王做出最好吃的包子做铺垫。

②运用夸张的修辞,伴随着拟声词“嚓嚓作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王剁馅时富有气势,描绘出了铿锵有力之状,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3)通过众人的鄙视、老王当众表现,突出表现老王的力气大、本领高;引出下文老王十几年来坚持亲手剁馅、并成为绝活的叙述,表达对老王的敬佩之情。

(4)做人要勤劳执著,有原则;热爱生活,乐观对待人生,珍爱生命;关爱与尊重他人,友爱平等对待身边人;把自己的爱给予他人,赠人玫瑰,幸福自己;感恩生命,这是使生活快乐的源泉。

【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情节内容。

答题时应注意,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

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筛选出关键信息。

通读文章,抓住第8段关键句子作答。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答题时应注意,从词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方法入手,分析词句的表达效果;从词语在句子中的成分、位置,从句子表达的内容、效果及所处位置等等方面,分析词语或句子的具体作用。

有时根据上下文,结合词句原意,从词性的活用、色彩的变化、句式的运用及修辞手法等方面,揣摩词句的意义,并从进行鉴赏的角度进行评价。

(3)本题考查分析情节安排的作用。

答题时应注意,情节作用有在内容上:刻画人物性格,展现主旨;在形式上(主要指情节本身上的作用):推动情节发展,丰富故事情节。

主要突出表现老王的力气大、本领高;结构上引出下文老王十几年来坚持亲手剁馅、并成为绝活的叙述,感情上表达对老王的敬佩之情。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旨和归纳启发道理。

答题时应注意,先指出本文蕴含着的思想意义以及你从文中得到的收获、体会、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回答。

围绕勤劳执著、有原则、热爱生活、乐观对待人生、珍爱生命、关爱与尊重他人、友爱平等对待身边人等内容作答。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三角梅刘成章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

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望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

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

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天天都给它们浇水,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势势,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

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派要死不活的样子。

我和老伴对它几乎不抱什么希望了,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

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

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于是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的面前叹喟,皱眉,甚至责骂。

我们说,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

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

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

然而,就在我们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我们惊喜地看见,三角梅的可怜兮兮的枝叶间,第一次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而且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又生出了好几条侧枝。

我们高兴极了。

但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也许是我们关于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做出拼命的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量给搏出来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