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碧桂园绿化养护作业指导书

碧桂园绿化养护作业指导书

目录1、目的 (2)2、相关文件 (2)3、术语和定义 (2)4、总体养护标准 (3)5、整形与修剪 (5)6、施肥 (6)7、病虫害防治 (9)8、自然灾害预防 (15)9、绿地设施和仿真植物的维护与保洁 (17)10、园林机械和工具的使用操作 (17)11、园林机械和工具的维修保养 (20)1.目的1.1为了统一集团各项目园林绿化养护期内管理与技术的标准,全面贯彻集团品牌理念要求。

1.2作为绿化管理部人员的技术指导和培训资料。

2.参考文献本手册的制定,依据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城市绿地养护技术规范》(DB44/T268-2005)和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城市园林绿化养护标准》(DB11/T213-2003)等相关资料,并结合本集团各项目绿化养护的实际情况编写而成。

3.术语和定义3.1乔木:树体高大且具有明显主干的木本植物。

3.2灌木:树体矮小且无明显主干或主干甚短的木本植物。

3.3球桩:指修剪成特定形状的灌木球或造型的树桩类观赏植物。

3.4地被:指植株低矮(50 cm以下),用于覆盖园林地面的植物。

3.5树冠:树木主干以上集生枝叶的部分。

3.6主干:乔木或非丛生灌木,地面上部与分支点之间部分,上承树冠,下接根系。

3.7主枝:自主干生出,构成树型骨架的粗壮枝条。

3.8侧枝:自主枝生出的较小枝条。

3.9常绿植物:冬季有叶,年生长周期中生长期与休眠期分界不明显的植物。

3.10落叶植物:冬季落叶进入休眠期的植物。

3.11整形:指根据植物生长发育特性和人们观赏与生产的需要,对植物施行一定的技术措施以培养出所需要的结构和形态的一种技术。

3.12修剪:将植物的枝、叶、花、果实等某一部分疏除或截去,达到调节植物生长势或更新复壮的目的。

3.13夏季(生长期)修剪:在夏季植物生长季节进行的修剪。

3.14冬季(休眠期)修剪:自秋冬至早春植物休眠期内进行的修剪。

3.15伤流:植物因修剪或其它创伤,造成伤口处流出大量汁液的现象。

3.16短截:在枝条上选留几个适合的芽后将枝条剪短,达到减少枝条,刺激侧芽萌发新稍的目的。

3.17回缩:在树木二年以上生枝条上剪截去一部分枝条的修剪方法。

3.18疏枝:又称疏剪,即当植株内部的枝条过密时,从基部疏掉一部分,疏剪的对象是交叉枝、平行枝、内向枝、受病枝、衰老枝的枝条。

3.19摘心剪稍:将苗木枝条剪去顶尖幼嫩部分,有利于促进萌发新枝叶和花苞。

3.20顶端优势:植物顶芽生长抑制侧芽萌发和侧枝生长,以及影响侧枝生长角度的现象。

3.21棕衣:指棕榈科植物叶柄抱着茎干的部分。

3.22徒长枝:当年长出生长势过于旺盛的生长枝。

3.23空脚:指灌木和地被植株出现10 cm以下无侧枝,且造成黄土裸露的现象。

3.24黄土不裸露:利用草皮等地被植物或其他材料,对绿化地内和树冠下的泥土进行覆盖。

3.25种植土:疏松富含有机质的熟耕土。

3.26浇灌:为调节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满足植物对水分的需要而采取的人工引水措施。

3.27施肥: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为补充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而采取的肥料施用措施。

3.28松土:在植物生长发育期疏松其根部表层土壤的措施。

3.29除杂草:植物生长期间,人工或采用除草剂去除目的植物以外杂草的措施。

4.总体养护标准4.1乔木类4.1.1冠幅基本完整,主侧枝分布均称,无枯枝、断枝;针叶树针叶宿存2年以下;果树挂果枝条不超过20% 。

4.1.2日常浇灌的时间应根据季节与气温决定,以淋叶面水为主,浇土球为辅。

夏秋高温季节,应避开中午烈日,宜在10时之前或16时之后进行;冬季及早春,宜在10时至16时之间进行。

4.1.3每年应做好春秋两季的施肥工作,保证树木生长期和休眠期的养分供给;观花和观果植物,应在花芽分化前和开花后果实生长期,各追肥一次。

4.1.4定期做好整形修剪工作,维护好树冠的匀称完整;不定期抹除基部芽。

4.1.5正常情况下,黄叶、焦叶、卷叶和被虫啃食叶片每株不得超过5% ,正常叶片保存率在95% 以上;树木有蛀干害虫危害的株数,不得超过1% ,主干、主枝上平均每100 cm²的介壳虫的活虫数不超过5只。

4.1.6对死树、空缺及时补种。

4.1.7树身无钉子、钉板等其他杂物。

4.1.8绿地内无影响景观的杂草、碎石、垃圾,且基本无陈积落叶。

4.2灌木类4.2.1冠幅饱满、无空缺、无折断枝、无修剪残留枝。

4.2.2正常情况下,水肥充足,黄叶、焦叶、卷叶和被虫啃食叶片每株不得超过5% ,正常叶片保存率在95% 以上;树木有蛀干害虫危害的株数,不得超过2% ,主干、主枝上平均每100 cm²的介壳虫的活虫数不超过5只。

4.2.3对死树、空缺及时补种,空脚不明显有遮挡处理。

4.3造型植物类4.3.1冠幅饱满枝条健壮,造型美观有层次感。

4.3.2当新枝影响原有造型层次的情况下需修剪,修剪时应保持原有造型,修剪面顺滑。

4.3.3脚部整齐清洁,无过长杂草杂物。

4.3.4无明显病虫害,植物受害率控制在每株5% 以下。

4.4绿篱和地被类4.4.1生长旺盛,枝叶健壮,生长期覆盖率95% 以上。

4.4.2叶色、叶形搭配得当,有层次感;无空缺、无枯枝黄叶、无折断枝等杂物。

4.4.3新枝超过10cm需修剪,修剪面平直整齐,线条流顺分明。

4.4.4微地形处理得当,雨后无积水,植株不得出现失水萎蔫现象。

4.4.5无明显病虫害,植物受害率控制在每平方米3% 以下。

4.5时花类4.5.1株行距适宜,不露土,无倒伏、缺株,色彩分明,花期一致。

4.5.2枯枝、残花及时摘除,无病虫害。

4.5.3及时摘心控制时花的生长高度,有利于促进新叶和花苞的萌发,提高景观效果,延长花期和观赏时间。

(如:一串红、石竹、四季海棠、菊科、凤仙科等)4.6草坪4.6.1草坪场地平整顺畅,无明显低洼,可自然排水。

4.6.2生长旺盛,叶色浓绿,草坪覆盖率在98% 以上,杂草率低于3% ,纯度达97% 以上。

4.6.3草坪绿色期,冷季型草坪不少于270天,暖季型草坪正常情况下不少于180天;且暖季型草坪需在11月中旬前完成撒播冷季型草种,12月初形成覆绿效果。

4.6.4成坪高度,暖季型4~5 cm,冷季型6~7 cm。

4.6.5草坪沟切边宽度10~12 cm,深度10~12 cm,坡度45度,切边边缘线清晰顺滑。

4.7棕榈科类4.7.1日常养护的肥水管理,应勤施薄肥,气温低时停止施肥;注意排水问题,防止积水;旱季则对树叶和树干加强淋水。

4.7.2定期剥除或修剪干枯棕衣,防止滋生菌害和虫害;避免其自然掉落,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气温低时,截去叶片保留仍绿的棕衣,并加以观察防止自然掉落。

4.7.3加强病虫害防治,在叶心处悬挂呋喃丹药包,防治蛀干害虫;入冬时对叶面喷施杀菌剂,防治病菌滋生。

4.8竹类4.8.1生长健壮,枝叶繁茂,竹干疏密有间。

4.8.2浇水要抓住关键季节,春季出笋前要浇足催笋水,5、6月要浇拔节水,夏季雨水充沛可不浇或少浇,秋季浇孕笋水,冬季过于干旱的可适当喷水。

4.8.3入冬前,要对竹林施有机肥,并培土5 cm厚。

4.8.4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合理砍伐,使竹林内通风透光,及早清除病株并进行消杀处理。

4.9藤本和攀援植物4.9.1生长期内枝叶健壮;适时采取相应的牵引、设置网架等技术措施;视攀缘植物生长习性,覆盖率不低于90% ;观花的攀缘植物适时开花,花繁色艳。

4.9.2藤本植物的修剪应以促进分枝为主,并剪除徒长枝和下垂枝。

多年生的藤本植物应定期翻蔓,清除枯枝,疏剪老弱藤蔓。

4.9.3在墙体、桥体等处的攀援植株,应加强水肥管理和固定措施,确保美化效果。

4.10水生植物4.10.1生长期内枝叶健壮,叶色正常,无倒伏、无空缺。

4.10.2休眠期内群落中无其他杂草及杂物,保持自然衰败景观。

4.10.3初春,需及时修剪干枯茎叶,保留10 cm地上根茎,便于新芽萌发。

4.10.4水面上的水生植物覆盖率应小于水域面积的30%,浮水、漂浮植物应进行围合,固定其位置和范围。

适当控制其生长密度,酌情剔除部分老化植株。

4.10.5种植在岸边的植物,每年应至少施肥1次。

施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用可分解的纸做袋装肥或用泥做成团施入泥中。

4.10.6植株无明显病虫害,植物受害率控制在每平方米5% 以下。

4.11多肉植物4.11.1生长期的适宜温度在15~35度之间,浇水适量,每月可施含氮、磷、钾等成分稀薄肥液。

4.11.2温度超过35度时易灼伤,要搭遮荫棚防止阳光灼伤;上午10点前和下午5点后,需拆除遮荫棚让其接受阳光照射。

4.11.3温度低于5度时易产生黄斑,需做好防寒防冻措施,并保证其能接受阳光照射。

4.11.4在夏季受湿、热、通风不良等因素的影响,易受红蜘蛛、介壳虫、粉虱等病虫危害,应加强防治。

4.12室内植物4.12.1植株丰满健壮,株型自然匀称;叶片无灰尘、水渍、枯黄枝叶。

4.12.2对枯黄枝叶进行修剪时,应将枯枝修剪与根茎齐平,叶片应顺着原有叶形修剪。

4.12.3合理浇水,要做到“不干不浇,浇则浇透”;施肥要“勤施薄施”,并选用无异味的肥料。

4.12.4叶片少于植株1/2以上导致观赏性差或病虫害严重救治无效的植株,应及时更换。

4.12.5保持花盆、陶罐及托盘的整洁,无灰尘、水渍及其他杂物;对破损物品及时更换确保现场景观效果。

4.12.6养护步骤应按“先浇水,再修剪,擦盆,擦托盘”的顺序进行;花盆或托盘内有杂物,应先清理出;每次养护结束后,需清理现场,带走杂物,擦干净地面水渍,保持现场清洁。

5.整形与修剪5.1乔灌木5.1.1常绿阔叶树修剪时保留好中心主枝,合理处理骨架枝,保持枝条分布均匀。

5.1.2棕榈科植物老化枝叶枯黄面积达2/3时即应剪除,其叶壳在底部开裂达1/3以上时应剥除或将叶柄修剪整齐。

5.1.3常绿针叶树修剪时注意培养、平衡生长势即可,一般情况下不进行修剪。

5.1.4落叶树修剪时保留主干顶端生长势,在分枝点每隔20~25 cm留出一级骨架枝,在一级骨架枝上每隔一定距离再保留一个二级分枝,以此类推,疏除徒长枝、下垂枝等。

5.1.5树木与围栏、架空线有冲突时,应合理修剪留出安全距离;在交通路口树冠不能遮挡视线;路灯和变压设备附近的枝条应与其保留足够的安全距离。

5.1.6观花、观果植物应根据景观效果适当进行疏枝或摘花、摘果。

5.1.7对生长缓慢的树木修剪时,只能疏枝不能短截;对轮生枝可分阶段疏除。

(如:银杏)5.1.8行道树修剪应还需注意保持树型和分枝点高度的基本一致。

5.1.9修剪截口直径大于3 cm需进行处理,涂抹伤口愈合剂。

5.2造型植物5.2.1造型植物应保持外围轮廓清晰,外缘枝叶紧密。

5.2.2修剪时应使树型内高外低,形成自然丰满的圆头形或半圆头形树型;內膛小枝应适量修剪,强壮枝适当短截,下垂细弱枝和地表萌生枝应彻底疏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