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1、名词解释杜衡:细胞可扩散正负离子浓度乘积等于细胞外可扩散正负离子浓度乘积时的平衡,叫做杜衡。
水势: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与纯水的化学势的差值。
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流向水势低的系统的现象。
蒸腾作用:植物通过其表面(主要是叶片)使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将CO2和H2O转化成有机物质,并释放O2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植物体一切活细胞经过某些代途径使有机物质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有氧呼吸:活细胞利用分子氧(O2 )把某些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O2与H2O,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活细胞把有机物质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部分能量的过程。
蒸腾速率:也叫蒸腾强度,是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上通过蒸腾而散失的水量。
矿质营养: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转与同化的过程,叫做矿质营养光合速率: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或放出o2的量,或者积累干物质的量呼吸速率:呼吸速率又称呼吸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鲜重(FW)或干重(DW)植物组织吸收O2或放出CO2的数量(ml或mg)。
诱导酶:植物本来不含某种酶,但在特定外来物质(如底物)的影响下,可以生成这种酶。
植物激素:是指在植物体合成,并经常从产生部位输送到其它部位,对生长发育产生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种子休眠:一个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萌发的外界条件下,由于种子的部原因而不萌向性运动:春化作用:低温诱导花原基形成的现象(低温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二、植物在水分中的状态?在植物体,水分通常以束缚水和自由水两种状态存在。
三、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1.水是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分2.水是代过程的反应物质3.水是植物吸收和运输物质的溶剂4.水使植物保持挺立姿态5.水的某些理化性质有利于植物的生命活动四、水势(ψw):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与纯水的化学势的差值。
纯水的水势规定为0。
水势最大细胞水势(ψw)、衬质势(ψm )、渗透势(ψπ或ψs )、压力势(ψp)之间的关系为:ψw = ψm + ψπ + ψp水势单位:Pa(帕)或MPa(兆帕)。
1 MPa =106Pa五、植物细胞吸水方式③代性吸水②渗透性吸水①吸胀性吸水六、根系吸水区域:根尖的幼嫩部分,包括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其中,尤以根毛区吸水能力最强。
七、根系吸水的动力根系吸水有两种方式: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
主动吸水是由根压引起的,而被动吸水是由(蒸腾拉力)引起的。
伤流和吐水是根压存在的证明,也是根系主动吸水的表现。
八、蒸腾作用的意义1、蒸腾作用是水分吸收与运转的动力2、蒸腾作用促进木质部汁液中物质的运输3、蒸腾作用能够降低叶片温度4、蒸腾作用有利于气体交换九、蒸腾作用的指标①蒸腾速率②蒸腾效率③蒸腾系数十、气孔的特点:1、气孔数目多而面积小2、保卫细胞体积小3、保卫细胞具有不均匀加厚的细胞壁十一、小孔扩散原理:水分子经过小孔的扩散速率,不与小孔的面积成正比,而与小孔的周长成正比。
这也称为边缘效应。
十二、降低蒸腾的途径1、减少蒸腾面积:如移栽植物时,可去掉一些枝叶,降低蒸腾失水量,以维持植物体水分平衡。
2、降低蒸腾速率:如在移栽植物时避开促进蒸腾的高温、强光、低湿、大风等外界条件,增加植株周围的湿度,或遮荫搭棚等。
3、使用抗蒸腾剂:某些物质能降低植物蒸腾速率而对光合作用和生长影响不太大,称为抗蒸腾剂。
使用抗蒸腾剂能降低蒸腾失水量。
十三、植物必需元素有(17)种: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锰、硼、锌、铜、钼、氯、镍十四、移动性强)缺乏N、P、 K 、 Mg 、Zn等时(较老)的器官或组织先出现症状。
(移动性弱)缺乏Ca、B、Cu、Mn、Fe、S时(幼嫩)的器官或组织先出现症状。
十五、植物必需元素的标准1、完全缺乏某种元素,植物不能正常的生长发育,即不能完成生活史。
2、完全缺乏某种元素,植物出现专一的缺素症状,不能被其它元素替代,但可为该元素预防和恢复。
3、某种元素的功能必需是直接的,而不是由于改善土壤或培养基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条件所产生的间接效应。
十六、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方式:被动吸收、主动吸收、胞饮作用十七、根系吸盐与吸水的相对性首先,吸盐最活跃的部位在根的伸长区,而吸水最活跃的部位在根毛区。
其次。
植物吸盐与吸水并不成正比例关系。
十八、根系吸盐的选择性同一种盐的不同离子生理酸性盐:(NH4)2SO4生理碱性盐:NaNO3生理中性盐;NH4NO3十九、发生场所:光反应在片层,暗反应在基质中二十、叶绿体色素: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黄绿色)胡萝卜素(橙黄色)和叶黄素(黄色) 、二十一、光合过程分为三个主要阶段①原初反应②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③碳同化前两个阶段属于光反应,后一个阶段属于暗反应。
二十二、C3途径最初受体:1,5-二磷酸核酮糖(RuBP)最初产物:3-磷酸甘油酸(PGA)催化酶:光调节酶。
C4途径最初受体: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最初产物:草酰乙酸(OAA)催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C4与CAM比较CAM的co2同化途径与C4途径十分相似。
所不同的是这类植物采取了“晚上开门进料,白天闭门加工”的办法,巧妙地将CO2的固定和还原在时间上隔开,从而达到贮水节水的效果,以适应极度干旱的环境。
而C4植物则是分别在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进行CO2的固定和还原,从空间上把两个过程隔开。
二十三、光呼吸呼吸底物:乙醇酸代途径:乙醇酸的生物合成及氧化代场所:全过程分别在叶绿体、过氧化物体、线粒体中进行二十四、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1、增加光合面积2、提高光合效率3、提高复种指数光合生产率:是指植物在较长时间(一昼夜或一周),单位叶面积生产的干物质量。
常用g·m-2·d-1表示。
二十五、呼吸代的途径:糖酵解(EMP) 三羧酸循环(TCA)途径、戊糖磷酸途径(PPP)糖酵解(EMP)是在细胞质进行的三羧酸循环(TCA) 线粒体。
二十六、呼吸链:呼吸代中间产物的电子和质子,沿着一系列有顺序的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途径,传递到分子氧的总过程。
二十七、酚氧化酶酚(包括单酚和多酚)氧化酶是含铜的酶,存在于质体或微体中,催化各种酚氧化成醌。
它也可起末端氧化酶的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酚氧化酶与酚是隔开的。
当组织受伤或衰老时,酶与底物(酚)接触,将酚氧化成醌。
醌对微生物有毒,可防止植物感染酚氧化酶在植物体普遍存在。
苹果、梨、马铃薯削皮或受伤后出现褐色,就是酚氧化酶作用的结果。
茶叶中多酚氧化酶活性很高,制茶时可根据其性质加以利用二十八、由此可算出EMP-TCA途径的能量转换率:在标准状态下,ATP水解时放出的能量为30.5KJ/mol,1 mol葡萄糖彻底氧化时产生36 molATP,相当于1098KJ;而葡萄糖完全氧化放出的总能量是2870KJ,所以其能量转换率为:1098/2870 = 38.25%二十九、植物激素具有以下特点:①生性:在植物体合成;②可运性:从产生部位→作用部位;③调节性:极低的浓度(一般1μmol/L以下)就有调节功能。
三十、生长素的存在形式两种形式:游离型、结合型生长素的生理效应1.促进伸长生长(细胞纵向伸长)不同器官对IAA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茎2..促进器官与组织的分化3.促进单性结实4.影响性别分化如IAA促进黄瓜的雌花分化。
5.保持顶端优势赤霉素的生理效应 1.促进茎的伸长生长 2.促进抽苔开花3.打破休眠 4.促进座果5.诱导单性结实6.影响性别分化:GA促进雄花分化,IAA促进雌花分化。
CTK的生理效应1.促进细胞分裂与扩大2.诱导芽的分化3.促进侧芽发育4.延迟叶片衰老脱落酸的生理效应1.促进脱落 2.抑制生长3.促进休眠4.加速衰老5.促进气孔关闭因此,ABA是一种抗蒸腾剂。
ETH的生理效应㈠、三重反应与偏上性反应偏上性反应:是指器官的上部生长速度快于下部的现象。
㈡、促进果实成熟㈢、促进脱落与衰老㈣、促进某些植物的开花与雌花分化㈤、促进次生物质排出种子休眠的原因1、种皮障碍2、胚未完全发育3、种子未完成后熟 4、抑制物质的存在种子休眠的破除1、机械破损2、层积处理3、药剂处理4、温热处理5、清水冲洗6.物理因素处理植物生长有四大基本特性:①生长量上的“慢—快—慢”特性;②时间上的周期性;③空间上的相关性;④生理上的异质性。
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相关1相互协调,“根深叶茂”“本固枝荣”2相互制约,在水分、养料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常常由于竞争而相互制约,这在植物的根冠比(R/T)上尤为明显。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①依存关系: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的基础,生殖生长是营养生长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②制约关系:a.营养生长能制约生殖生长 b.生殖生长也能制约营养生长。
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即辅酶Ⅰ。
NADP: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即辅酶Ⅱ。
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NR硝酸还原酶NiR亚硝酸还原酶RuBP1,5-二磷酸核酮糖PGA3-磷酸甘油酸 DPGA1,3-二磷酸甘油酸PGAld(GAP)3–磷酸甘油醛OAA草酰乙酸PEP烯醇丙酮酸磷酸 MAL苹果酸 ASP天冬氨酸 EMP糖酵解TCA三羧酸循环PPP戊糖磷酸途径IAA吲哚乙酸GA赤霉素CTK细胞分裂素 ETH乙烯ABA脱落酸感受春化的部位:萌动的种子感受低温的部位是(胚),绿体春化植物感受低温的部位是(茎尖生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