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真题试卷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应该是()。
A、平等关系
B、相互促进关系
C、授受关系
D、和谐关系
【答案】C
【解析】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上是授受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关系。
故选C。
2、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
A、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B、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C、重视高尚品德培养
D、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
【答案】B
【解析】传统教育重知识记忆和再现,而现代教学过程则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提倡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形成探究的精神,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因此,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本质区别。
故选B。
3、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
A、感情关系
B、心理距离
C、友谊关系
D、互助关系
【答案】B
【解析】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它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满足需要的程度,处理好人际关系对班主任来说非常重要。
故选B。
4、“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
A、《学记》
B、《论语》
C、《尚书》
D、《孟子》
【答案】A
【解析】《学记》是我国最早的教育学专著,其中蕴含了许多优秀的教学思想,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都出
自其中。
《论语》是我国最早的教育文献,是孔子及其弟子所著。
因此,《孟子》是“四书”之一,记录的孟子的言行。
《尚书》,又称《书》或《书经》,是中华民族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它以记言为
主。
自尧舜到夏商周,跨越2000千年历史文献。
故选A。
5、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却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的相反的道路;在恶劣的环境中,有
的人却出淤泥而不染。
这种现象说明()。
A、人的发展不受环境影响
B、人可以有选择地接受环境的影响
C、好的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坏的环境对人的发展有利
D、人是环境的奴隶,个人发展好坏,完全取决于环境
【答案】B
【解析】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具有主观能动性,即人可以
6、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丰富的是()。
A、隐私权
B、名誉权
C、人身权
D、教育权
【答案】C
【解析】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丰富的是人身权。
人身权是指与人身相联系或不可分离的没有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亦称人身非财产权,分为人格权与身份权。
人身权是一种绝对权,其权利主体是特定的,权利主体之外的任何人都是义务人,都负有不妨害权利主体人身权的义务。
故选C。
7、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的教学理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