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设书香校园活动方案(最新)

建设书香校园活动方案(最新)

建设书香校园活动方案为营造我校良好的育人环境,打造书香校园,促进综合能力提高,使课外阅读成为广大师生的良好习惯,同时全面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底蕴,让浓浓的书香填充校园的每个角落,校团委、图书馆研究决定,举办“书香校园”系列活动。

一、指导思想围绕实现“两大战略转型”总体目标,坚持“八向八要”工作原则,落实“四个年”活动要求,以提高文化素质为目的,以加强学风建设为重点,以开展读书活动为载体,组织和引导全校师生在阅读中开拓视野,努力把学校打造成“学校有书香气,老师有书卷气,学生有书生气”的书香校园。

二、活动主题“书香校园”三、活动对象全体在校生、教职工四、活动时间XX年3月至5月五、主办单位团委、图书馆六、活动内容策划(一)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1.“品读增益”——大学生读书活动月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前辈先贤智慧的结晶,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积累才华、增长才干,特举办大学生全员阅读活动,将4月份定为读书月,要求每名同学至少读1本好书,增长文化底蕴。

2.“满腹经纶”——举办读后感征文比赛以“品读经典,建设书香校园”为主题,抒发自己读书心得和感受,写下对书籍的认知。

具体要求:征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

要求主题鲜明、结构严谨,字数宜在3000字以内。

作品均使用Word文档排版,A4纸打印,行距20,标题(居中,宋体3号)、标题与正文间空一行、正文(仿宋体4号)。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读者请注明姓名、所在学院、班级及联系方式。

征文需要提交纸质版和电子版各一份,以学院为单位统一提交参赛作品,纸质版送到图书馆一楼还书处,电子版发送到,(电子档不用发送到制定邮箱,最终以辅导员为单位上交)提交截止时间:4月16日。

活动将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并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

(注:班级要求为14日下周一9点10分前以班级为单位各班负责此事人员按每个寝室至少2份,积极分子每人一份不占每寝室2份的要求上交辅导员)3.“书学子之风华,画青春之活力,摄书香之校园” ——书法、绘画、摄影比赛⑴ 书法作品: 4月16日在图书馆一层共享大厅举办师生书法表演,所需用品由图书馆负责提供。

欢迎同学们积极参与活动。

师生也可以自备作品送至图书馆一楼。

具体要求:体裁不限。

草书、篆书需附译文。

硬笔书法作品,尺寸大小不超过A4纸;毛笔书法,尺寸不超过四尺整张。

⑵ 绘画作品:形式不限,油画、水彩、素描、漫画等各种形式都可,尺幅最小不小于16开,最大不超过8尺整张。

⑶ 摄影作品:应反映校园风貌或学习、生活等内容,图片为jpg格式,分辨率不低于72DPI,长度与宽度均不应少于1024像素。

以学院为单位统一提交参赛作品,并注明姓名、所在学院、班级及联系方式,送至图书馆一楼还书处,截止时间:4月16日。

活动将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并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部分优秀作品将在图书馆展出。

(注:班级要求有此特长学生按要求上交,14日下周一9点10分前以班级为单位各班负责此事人员上交辅导员处。

)4.“好书大家读”——读者推荐新书活动引导读者品读经典,欣赏美文,陶冶情操,激发读者的读书热情。

提交时请注明姓名、所在学院、班级及联系方式,电子版送至图书馆一楼还书处,截止时间:4月27日。

(注:班级要求为24日前以专业为单位负责此事人员按每个寝室至少1份上交辅导员)为实现20xx年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以‘六大创建’为载体,以‘四大校园’为目标,打造高品位的学校文化”的远景规划,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建设“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围绕建设“书香校园”这一主题,按照“师生主体、全员参与、以校为主、辐射家长”的工作思路,培养学生浓厚的读书兴趣和良好的读书习惯,全面提升师生的整体素质,努力建设师生的精神家园,积极践行“阅读生活化、学习终身化”的学习理念,大力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通过建设“书香校园”为实施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奠定基础。

二、活动目标1.学生:激发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高读写能力,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科学、人文素养。

2.教师:增强人文底蕴,树立高尚师德,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丰富教育生活,促进专业化成长。

3.学校:改进德育模式,推进新课程改革,提升办学品位,创建学习型学校,逐步走向现代学校。

三、活动主题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四、学校“书香校园”指导组组长:吕克杰副组长:赵榆生齐凤娥郑粉红程英寿成员:薛占平张锐药丽琴张兆芬李永香李建林五、实施原则1.基础性与发展性的统一让学生阅读最有利于自己精神发展和最适合个性发展的着作。

教师阅读,则以原理掌握、方法习得为基础,以专业拓展、学科纵深为发展。

通过阅读激发阅读人持久的兴趣,引发阅读人可持续的思考,从而形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2.经典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引导学生、教师更多地从经典读物中汲取营养,在汲取营养的同时,用时代的眼光去衡量,去“拿来”。

把真正优秀的时代读物遴选、推荐给师生,用他们的眼光,去打造经典。

3.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引导师生把眼光放开,在全世界范围内汲取营养,同时,汉语言作为世界历史上惟一没有中断过的语言,其优秀典籍弥足珍贵。

使阅读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成为继承传统文化和光大民族精神的主流。

4.纸质媒体与其它媒体相结合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的阅读对象已从传统的书籍、图画、报刊等纸质媒体,逐渐拓展到网络、电视等方面,所以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以丰富师生读书形式。

六、实施内容(一)营造浓郁的书香环境1、营造读书氛围。

各班利用图书角、黑板报、班队活动课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阵地,让学生时时处处沐浴在读书氛围之中,在班级中形成“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的浓厚氛围。

2、创造阅读条件。

首先是学校积极充实学生读物,图书室和阅览室要全天向老师和学生开放,进一步规范图书管理,指导学生进行网上阅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其次是建立班级图书角,以班级为单位,各班利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捐献一本好书,以充实班级图书资源;再次是建立“好书交换站”和“个人小书库”,同学间定期交换阅读,让班级成为同学间的“交换站”,让年级成为班级间的“交换站”并在自己家里建立起“个人小书库”。

3、利用国旗下演讲,少先队员代表向学生发出倡议,积极宣传“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倡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

4、印发《建设书香校园告家长书》,进行宣传发动。

(二)打造书香教师的幸福读书体系1、制定教师学年读书方案,树立学习意识学校确立“让读书为精神打底,让读书为教学添力”的行动理念,制定学年教师读书方案,明确规定教师每学期读好学校推荐教育专着一本,用好订阅的教育杂志、刊物,写好读书笔记16篇,每周写好读书随笔或反思1篇(共10000字)。

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图书室现有藏书和家庭图书资源,多阅读中、外名着,丰富自身的文学修养。

2、确定读书时间,形成良好氛围学校保证每周三、周五下午的活动时间,有1小时的教师读书时间。

全体教师在校长的带领下,研读教育专着,专时专用。

3、开展沙龙研讨,促成思想碰撞每学期开展2次教师读书沙龙,围绕学校推荐的教育专着或读书课题,相互交流读书感悟和见解。

(三)形成书香学生的快乐阅读策略1、确定阅读时间,规定阅读内容每天坚持三读——早读,午读,课间读。

早读,读古诗文经典,读英语;午读读教师推荐书目、《自读课本》与《拓展阅读》;课间及双休日继续深度阅读教师推荐书目。

学生主要阅读内容为《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国学经典《三字经》、《论语》《弟子规》等,以及优秀的童话、寓言、科普、中外名着等读物。

教师分学段进行推荐,保证学生在校六年阅读量不低于145万字。

2、进行有效指导,增强阅读效果语文教研组要将阅读指导纳入教学研讨活动当中,开设阅读指导课。

每月要指定一本师生共读书,要求教师要先于学生读书前读完。

每月安排一节读书交流课,要求每位学生必须拿出自己的读书心得进行交流。

每本共读书在开读前,教师要利用一个午读时间进行导读,并对学生提出若干个有待思考的问题。

3、开展系列活动,形成阅读特色着重抓好“读(阅读)、写(读书笔记、征文)、讲(读书演讲)、赛(读书知识竞赛)、融(读书与课堂学习融会贯通)”五个环节,使读书活动在基本内容和基本方式上形成规范和学校特色。

4、丰富阅读活动,开展有效评价①每位学生要准备好阅读记录本(采蜜集)低年级——学生读后把页码或标题记录下来,由家长签字证明;中年级——做好读书笔记(以摘抄优美词句为主,也可模仿优美词句进行仿写)高年级——做好读书笔记(内容可以是摘抄精美词句、内容要求、阅读赏析、阅读收获等)每位学生建立自己的“读书成长册”,进行个性化栏目设计如:个人小档案、读书计划书、家校联系卡、读书笔记、读书获奖记载等。

②开好“班级读书会”。

学校要组织各班每月举办一次“班级读书会”,组织学生展示汇报自己近期的阅读收获。

以“名人名言”、“书海拾贝”、“我最喜欢的、“好书推荐”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每月每班出一份读书小报。

③开好每学期一次的“校园读书节”活动。

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每个年级组织不同形式的读书竞赛和读书展示活动。

④开展“阅读名星”推荐、表彰活动。

每月每班推荐一人,在升旗仪式上进行通报表彰,并请一名同学进行事迹介绍。

⑤开展“书香班级”的申报、验收和表彰工作。

(四)激发书香家长的明智读书理念1、制定家庭读书计划。

家长指导孩子按照学校推荐书目制定读书计划,明确读书进程,每天督促孩子进行有效阅读,逐渐养成孩子自觉读书的好习惯。

2、建立家庭书屋。

动员95%以上的家庭能给孩子配备书柜,拥有一定数量的藏书(至少20本)。

3、开展“亲子读书”活动。

家长每天抽出半小时和孩子同读一本好书,交流读后感,指导孩子将读书与做人相结合。

4、“读万卷书,行千里路。

”家长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带领孩子见识不同的场景,拓宽他们的视野,在生活中习得丰富的知识,并把书本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七、总结表彰:1、每学期期末开展“书香学生”、“书香教师”、“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等评选活动;2、将学生的读书评价与德育评价目标结合起来,将教师的读书评价与职务考核结合起来。

一、指导思想读书有益于育德、励志、明史、启智,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xx语)。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让读书成为习惯”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要求。

书香校园建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切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有效实施国家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根据《关于开展武进区中小学书香校园建设活动的通知》(x教基〔xx〕x号)文件要求,结合实际,我校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师生读书活动,力争通过“建设书香校园”的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师生的精神家园,让学生从读书中汲取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精华,积累知识,丰富精神生活,全面提高师生的整体素质,不断提升育人品质,努力为建设书香社会、学习型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