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阅读短文姓名:一阅读“84消毒液”产品说明书,完成下面各题。
1 爸爸有一件纯棉的黑色T恤,想用84消毒液来消毒,被妈妈制止了,原因是2 小明跑步时摔伤了腿,能用84消毒液来对伤口进行消毒吗?为什么?3 今年5月,妈妈想用84消毒液对厨房的餐具进行消毒,拿出来一看,生产日期是2008年2月,就没有使用。
这是因为4 夏天到了,爸爸把一瓶刚买来的84消毒液放在阳台向阳的窗台上保存。
小明劝爸爸说:“,所以最好别放在这里。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姓名:荷兰的花荷兰,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国家,沿海边有一望无际的洼地。
海风轻轻鼓起波浪,海水就会漫过浅滩,把成片成片的洼地淹没。
于是,荷兰人在大海里筑起了一道宏伟的大堤,像万里长城一样,把汹涌的海水挡在堤坝外,让泥土完完整整地显露出来。
这样,荷兰人从海里掏出了千顷土地。
也许这土地是用血汗换来的缘故,荷兰人对土地有很深沉、很执着的感情。
在新开垦的田野上,荷兰人种满了自己心爱的花儿,像郁金香,像风信子,像百合花。
春末夏初,这些花儿盛开时,像一片五彩的海,与远处波动的湛蓝相辉映。
在茫茫花海中,荷兰人最迷郁金香。
走遍荷兰,你会发现郁金香到处开放,那花儿有光滑碧绿的长叶,叶间伸出一梗壮实的花茎,向上托了一朵柔美的花,活脱脱像只典雅的高脚酒杯。
郁金香花色缤纷,而且每种颜色都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像烈焰般炽热鲜艳的叫“斯巴达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白花,镶有浅红色花边的,被誉为“中国女性”,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荷兰人的想象多妙!荷兰人迷郁金香快痴了。
有个老板竟用他的酿酒厂换一支罕见的郁金香。
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幢非常美丽别致的小石屋,就像一座童话里的皇宫,门前墙上的一块石头上刻着:“此屋出售,价值三支郁金香。
”所以荷兰人坚决地把郁金香定为自己的国花。
其实,郁金香原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现在那儿还有野生的郁金香。
很久以前,野生的郁金香被荷兰人发现,他们小心翼翼地把它捧回家。
他们那双能变沧海为桑田的神奇的手,轻轻抚弄着暗淡柔弱的小花朵,一年,两年……好多年过去了,人们再也辨认不出郁金香原来那小可怜似的模样,她出落得惊人的庄重、典雅,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睛,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流连荷兰,你会觉得到处是这双神奇的手所创造的美。
1用上“郁”字并根据意思组词。
(1)形容草木茂盛:(2)香气浓厚:(3)忧愁、苦闷在心里积聚:2 判断,符合短文意思的画“√”,不符合的画“×”。
(1)荷兰只栽种郁金香一种花,并把它定为国花。
()(2)荷兰的郁金香是由青藏高原野生郁金香培育而成的。
()(3)郁金香的花朵很像一只高脚酒杯。
()(4)郁金香很适合种在被海水淹过的洼地里。
()3 用“‖”把第3自然段分为3层。
4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荷兰人最迷.郁金香。
迷:(2)荷兰人迷郁金香快痴.了。
痴:5 下面第()句能够概括第5自然段段意。
(1)郁金香原产于青藏高原。
(2)荷兰人在我国青藏高原发现了野生的郁金香。
(3)荷兰人在青藏高原发现野生郁金香并把它培育成现在的样子。
(4)郁金香原来生长于我国青藏高原,那里现在还有野生郁金香。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姓名:狗狗,形状大小各异;颜色、品种都很丰富;而且生性灵活,是惹人喜爱的动物。
狗像人般五官端正,四肢健全。
它们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的,快活得不得了。
狗毛的颜色五颜六色,品种更是多的不可计数。
狗毛的颜色以黑、黄、白为主,还有的黑黄、黄白、黑白相间……据说,狗毛的颜色与其本性是有联系的:黑的紧守家门,凶猛如虎;黄的貌似流浪,来去自如;白的纯真活泼,言听计从……根据多年统计,狗的品种约占世界哺乳动物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沙皮狗”便是我们这个城市的名牌狗种,约有500个家庭领养了此种狗……狗的生性灵活。
世界上几乎没有一只狗是痴痴呆呆、不爱吃也不爱玩的。
狗的反应十分敏捷。
当看到有老鼠、虫蚁出现的时候,狗便展示其自身本领,快速地捕捉盯紧的“猎物”;在狗的视线范围内,几乎没有一只“猎物”能够逃脱它们的手掌。
狗的食量不大,但却很挑剔。
狗的食量大约是人类的三分之一,只吃鱼、肉或是其它动物的骨头,蔬菜、水果大多数都不喜欢吃……狗的智力在动物界中也是非比寻常的,是高等动物——人类智力的四分之一。
通过训练的狗能做许多高难度的动作:在低空中能极其准确地接住从较高的空中掉下来的微细物品;单脚踮地,双手握住人类的手,像和人类打交道一般……狗真是人见人爱,聪明伶俐的动物。
1 把短文分成三段,在段首标上“△”。
2 写出第3自然段段意。
3 下面句子只有一个符合短文意思,是第()句。
(1)狗的毛色多种多样。
(2)所有的狗都能做高难度动作。
(3)有些品种的狗经过训练可以做缉毒警犬。
(4)狗的嗅觉非常灵敏。
4 填空。
(1)“根据多年统计,狗的品种约占世界哺乳动物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沙皮狗’便是我们这个城市的名牌狗种,约有500个家庭领养了此种狗……”这句话运用了和的说明方法;(2)“狗的智力在动物界中也是非比寻常的,是高等动物——人类的智力的四分之一。
”这句话运用了和的说明方法。
5 短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狗的?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姓名:清香父母茶那一段关于茶的往事,至今仍在我心中萦绕。
10多年了,只要想起父母的关爱、宽容,往事便如放电影一样,一幕幕映于眼前。
10年前,我在祖国南疆一个叫科甲的哨所当兵,生活的单调、训练的紧张,使我这个初入军营的学生兵非常想念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
一次超强度的体能训练之后,我又累又渴,很想喝上一杯茶,尤其想喝上一杯清香滚烫的家乡茶。
我按捺不住饮茶的渴望,提笔给父母写了一封。
信的内容很简单,除了问候平安,便是请爸爸买1公斤的新茶寄来。
谁知,由于一时马虎,竟然写错了字。
信是寄到父亲单位的,不巧父亲出差了。
晚上,单位的同事就将信送到我母亲手里。
母亲一看,难过得眼泪直往下掉:可怜我儿,当边防兵可真苦啊,连菜叶都吃不上!第二天一大早,母亲就去菜市场买了几十斤青菜,运回家洗净、去根、去杆,仅留下菜叶拿去晒。
那时正值江南梅雨季节,要把菜叶晒干可真不容易。
为了尽快把菜叶送到我手中,天晴,母亲就早把菜叶拿出去晒;若遇上下雨,不会骑单车的母亲就会不顾一切地跑回家收菜叶。
菜叶晒干了,父亲出差也回来了,看到满屋子的菜叶,很是纳闷儿,问到底是咋回事。
母亲就拿出我的信给他看。
父亲看了信,说:“边防兵再苦也苦不过南沙。
南沙都有定期补给船只把新鲜蔬菜送到,科甲那地方吃菜怎么会成问题呢?”或许是知子莫如父,父亲猜我想要的是茶叶而不是菜叶,于是给我寄了1公斤的茶叶,并写信问我要的是否是茶叶。
茶叶是收到了,但父亲的信足足让我难过了好久。
真不知道,父母亲后来是怎样把那些干菜叶吃完的。
而那茶叶的滋味让我回味至今,难以忘怀。
1 用曲线画出文章开头结尾相照应的两个句子。
2 下面句子只有一个符合短文意思,是第()句。
(1)这件事发生时,作者正在祖国南沙的一个海岛上当兵。
(2)这件事发生在一个多雨的季节。
(3)母亲按照“我”信上的要求寄来一公斤茶叶。
(4)我的家乡在祖国的大西北。
3 根据短文意思填空。
(1)“我”在给父亲的信中,误将“”字写成了“”字。
(2)文中“知子莫如父”的意思是:。
4 把短文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
短文主要内容:“我”;母亲看过心信后,。
后来,父亲。
5 用“△”给文章分段,标在段首。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姓名:“哑巴”学生从前,某地有一位很有名望的医生。
他的医术很高明,可他从来不肯把自己的医术传授给别人。
后来,他年纪大了,才答应只收一个学生,而且这个学生必须是个哑巴。
在医生居住的那座城里,有一位贫苦的妇女。
这一天,她对自己(唯一唯独唯有)的儿子说:“孩子,妈妈没有钱供你念书,你装成哑巴去学医吧。
学好了医术,好为人们解除病痛。
记住,()医生怎么考验你,你()要克制住自己,万万不可以说话。
”孩子答应了妈妈的要求。
第二天,母亲带着孩子去见医生医生问孩子的母亲你的孩子生下来就是哑巴吗是的医生母亲回答说医生收下了孩子,可他仍不放心,便使用各种方法进行试探,但孩子始终没说一句话。
最后医生确信这是个“哑巴”,便开始向他传授各种医术。
“哑巴”学生聪明、好学,老师感到很满意。
几年过去了,孩子学到了很多“绝招”,不少疑难病症他都可以独自处理了。
一天,来了一个病人,说他头痛得很厉害。
医生诊断后对病人说:“必须马上动手术,否则生命危险!”病人同意了。
脑壳被揭开后,大家都吓了一跳,原来,里面寄生了一条白蠕虫,虫子一动,病人就痛得要命。
于是,医生拿出一把细钩子,打算把虫子勾出来。
“哑巴”学生像往常一样专注地观察着老师的动作,这时,他突然想到:“这样做很危险,万一钩不出虫子而伤了病人的脑子,后果十分(繁重严重沉重)。
应该采取别的办法才行。
可是,如果我说出了自己的治疗方法,就会立刻暴露了我不是哑巴,欺骗了老师,他会赶我走的。
”孩子急得直冒汗,再一想:“如果我不说,病人可能会发生意外,造成他终身痛苦,这样,()没有尽到医生的职责,()会毁坏老师的声誉。
”“哑巴”学生终于说话了。
“老师,”他平静地说,“您这样做太危险了。
”说完,他接过老师手里的钩子,放在火上烤了烤,拿过去接近蠕虫。
蠕虫被烤热的钩子一烫,开始蠕动起来,很快就爬出了病人的脑子。
接着,“哑巴”学生又给病人缝合了刀口。
医生听哑巴学生突然开口说话了,惊奇万分,但他还是允许学生做完了手术。
“原来你不是哑巴。
为什么欺骗我?”手术后,老师质问自己的学生,并打算赶走他。
这时,学生坦然地说:“是的,老师,我欺骗了您,很对不起您。
不过,那是为了学到医术。
可现在,看见病人受到死亡的威胁,作为医生,我不能再沉默了。
如果万一失手,不但病人有生命危险,而且还会损害老师的名声……”医生听了很受感动,说:“我的孩子,你做得对。
名声是小事,病人的安危才是大事啊!”1 给文章第3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 从括号里的词语中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用“√”标出。
3 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文中括号里。
虽然……但是……不仅……还……只要……就……无论……都……即使……也……如果……就……4 用曲线画出描写“哑巴”学生心理活动的句子。
5 你认为文中的“哑巴”学生是个怎样的人?结合短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姓名:鹈鹕的故事①鹈鹕(tìhú)是一种特别的鸟,它的大嘴巴里装的东西比它胃里装的东西还要多。
鹈鹕最大的特点,便是嘴宽大尖长,下颌底部有一个巨大并能伸缩的喉囊,用来兜捕和暂时贮存捕到的鱼虾。
②鹈鹕大都是旅鸟,全世界共有8种,我国有2种,通常在新疆罗布泊一带繁殖,在我国东部沿海越冬。
鹈鹕体长可达2米,张开两个翅膀,有两米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