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加强产业集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陕西省安全生产条例》、《西安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和其它相关法律、法规,为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分析、处理及时,程序准确、规范。

为职工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实现企业安全发展,特制定此制度。

2 范围
本管理制度包含了产业集团所属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调查、分析及处理过程。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产业集团所属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管理。

3 定义与术语
3.1事故:指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为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背人们原来意志的,并迫使其有目的的行为暂时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

3.2生产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企业(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造成经济损失的,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暂时终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故。

3.3“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职工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3.4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设备、设施、场所和环境,在安全评价的基础上,为降低事故造成的人身、财产与环境损失,就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机构和人员,应急救援的设备、设施、条件和环境,行动的步骤和纲领,控制事故发展的方法和程序等,预先做出的科学而有效的计划和安排。

3.5急性中毒:是指生产性毒物一次或短期内通过人的呼吸道、皮肤或消化道大量进入体内,使人体在短时间内发生病变、导致职工立即中断工作、生病需进行急救的中毒事故。

因职工集体就餐发生的群体生病需要进行急救的事故.
3.6未遂事故:具备了发生事故的条件和临界状态,但由于检查出事故隐患或者发现及时而未发生人员伤害和设备设施损失的事故。

4 生产安全事故的分类(按严重程度)
4.1 轻伤事故:轻伤是指造成职工肢体伤残,或某些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轻度损伤,表现为劳动能力轻度或暂时丧失的伤害。

4.2 重伤事故:重伤是指造成职工肢体残缺或视觉、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一般能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害,重伤失能损失超过105个工作日。

4.3死亡事故:是指企业在生产活动中一次死亡1-2人的事故。

4.4重大死亡事故:是指企业在生产活动中一次死亡3-9人(含3人)的事故。

4.5特大死亡事故:是指企业在生产活动中一次死亡10,29人的事故。

4.6特别重大事故:是指企业在生产活动中一次死亡30人以上(含30人)的事故。

4.7急性中毒事故:指发生在生产经营区域和时点内,一次造成职工急性中毒3人以上或死亡1人以上的事故。

5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程序
5.1产业集团安全生产归口管理部门行使日常的安全监督管理,对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伤害事故组织发生事故单位进行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及事后的评价。

5.2产业集团安全生产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汇总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集团所属各单位应在每月3日前将统计报表报产业集团安全生产归口管理部门。

5.3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事故,由事故企业(单位)主管部门立即组织抢救,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事
故蔓延扩大并保护好事故现场,同时报告产业集团安全生产归口管理部门,经事故调查、处理,防范措施落实后方可恢复正常生产。

5.4企业发生安全事故,必须按照制度要求报告产业集团安全生产归口管理部门,产业集团安全生产归口管理部门、报告事故企业(单位)必须同时作好规范记录。

发生事故企业(单位)须在24小时内报工伤保险管理中心。

5.4.1企业(单位)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轻伤事故,在4小时内先口头报告后书面或以OA协同形式报告产业集团安全生产归口管理部门。

5.4.2企业(单位)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重伤事故,在2小时内先口头报告后书面或以OA协同形式报告产业集团安全生产归口管理部门。

产业集团安全生产归口管理部门必须在24小时内上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5.4.3企业(单位)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1人或1人以上的死亡事故,在0.5小时内先口头报告后书面或以OA协同形式报告产业集团安全生产归口管理部门。

产业集团安全生产归口管理部门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和省市安全监督管理局的规定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上报上级安全主管部门和有关领导。

(即一次死亡1人的事故,必须在24小时内上报市安监局;一次死亡多人的重大死亡事故, 4小时内上报市安监局) 5.5急性中毒事故,事故发生企业(单位)应在0.5小时内先口头报告后书面或以OA协同形式向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归口管理部门,保卫部门及所在地卫生防疫站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并保护好现场。

5.6重大未遂事故,凡发生影响较大、涉险人数3,9人(含9人)或可能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未遂事故,相关单位应在24小时内先口头报告后书面或以OA协同形式将未遂事故的有关情况、处理、调查结论及防范措施等报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归口管理部门,并明确整改时间,消除隐患。

5.7特别重大未遂事故,凡发生影响较大、涉险人数10人以上可能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未遂事故,相关单位应在8小时内先口头报告后书面或以OA协同形式将未遂事故的有关情况、处理、调查结论及防范措施等报产业集团安全生产归口管理部门,并明确整改时间,消除隐患。

6 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及处理
6.1 所有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应遵照“四不放过”原则按事故处理程序进行,并做好统计分析工作,建立事故档案备查。

6.2轻伤事故由发生事故企业(单位)进行调查、分析、处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上报; 6.3重伤事故由西安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或集团公司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分析、处理; 6.4一次死亡一至二人的事故、重大死亡事故,由西安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调查组调查,提出调查报告,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批复结案。

6.5 特大死亡事故:一次死亡十至二十九人的特大事故,由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调查组调查,提出调查报告,经省人民政府审核后,批复结案;
6.6特别重大事故:一次死亡三十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按国务院有关规定执行。

6.7急性中毒事故,由发生单位、产业集团安全生产归口管理部门,保卫部门协助所在地卫生防疫站进行事故分析、处理,并依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6.8 在处理安全事故的过程中,要对发生事故的设备和设施在采购、建设方面负有失查或监督不力责任的相关人员追究责任。

6.9企业(单位)发生重伤及以上事故,事故处理结束后由产业集团安全归口管理部门进行整改措施的落实评价,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

6.11当月发生安全事故频率超过1.5‰或者当月发生一起重伤及以上事故的企业(单位),事故处理的过程和整改方案书面上报产业集团安全生产归口管理部门备
查,企业(单位)要有和事故发生部门领导戒免谈话的记录。

事故发生企业经理办公会要有专题研究安全工作的记录。

7 罚则
7.1在事故报告处理过程中凡违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其它地方法律、法规,且法律法规中已
有明确处罚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企业发生死亡及以上事故的,按照本年度产业集团的《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及年薪制暂行办法》执行。

没有明确规定的,或者不够触犯上述法律法规的,按照本制度分别给予经济处罚或经济及行政处分。

7.2 对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安全事故,未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的企业,给予责令整改并处以五千元至一万元的经济处罚。

7.3对重大及以下未遂事故,事故企业(单位)未按规定时间将未遂事故的处理、调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报产业集团安全生产归口管理部门,同时对发生事故企业(单位)给予五千元以下、企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一仟元以下的经济处罚,同时,对企业(单位) 及主要责任者通报批评
隐瞒涉险9人以上的特别重大未遂事故的事故企业(单位),同时对发生事故企业(单位)给予五千元以下、企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二仟元以下的经济处罚,同时,对企业(单位)及主要责任者通报批评。

7.4 企业(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事故,事故企业(单位)对发生的事故必须如实报告。

凡发生重伤及以上事故隐瞒不报的,对发生事故企业(单位)给予一万元以下、企业(单位)负责人二仟元以下经济处罚。

同时,视情节严重程度,可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分别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7.5 对急性中毒事故,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或扩大的,或没有保护好事故现场的,对发生事故企业(单位)给予五千元以下、企业(单位)负责人一仟元以下的经济处罚。

对于中毒人数9人以上的群体急性中毒事故,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或扩大的,或没有保护好事故现场的,对发生事故企业(单位)给予一万元以下、企业(单位)负责人处以三仟元以下经济处罚。

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行政处分。

同时,对企业(单位)及主要责任者通报批评。

8( 罚金的使用:用于对当年安全生产工作成绩显著的企业(单位)或当年对安全生产工作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做为奖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