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赴宁波张家港学习考察报告(精)

赴宁波张家港学习考察报告(精)

(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二〇。

年四月七日关于现代临港服务业的考察学习报告根据区政府主要领导安排,3月13日—19日,区政府副区长。

带队,区政府办公室、经贸局、交通局、木材贸易加工区管委、地税局、工商局、AAA头街道、。

街道分管负责人参加,先后赴市内东港区、AAA开发区和省外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江苏省张家港市就发展临港商贸服务业、木材和液体化工品专业市场培育、电子商务、总部经济等课题进行考察学习。

整个考察采取“准备干什么、就去学习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选点,分市内市外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3月13日赴东港区、AAA开发区考察,考察团成员扩大至AAA头街道、安东卫街道5个村居支部书记,先后参观了东港区AAA 国际大厦、和易电子商务、中盛集团,AAA开发区龙鼎电子商务、西岸国际中心、三运物流园共六个考察点,期间召开了座谈会,重点听取了村居支部书记的建议;第二阶段3月14—19日赴宁波镇海区、张家港市考察,先后参观了宁波镇海液体化工品市场及电子市场、宁波镇海煤炭市场,张家港港务局及木材市场、张家港保税区液体化工品市场及电子市场。

东港区、AAA开发区、宁波镇海区、张家港市四区市政府对考察团一行给予了热情接待,均由政府分管领导陪同,双方进行了充分座谈交流,考察团成员围绕四区市“已经发展了什么、正在发展什么、是如何发展的”,认真地“看、听、想、问”,18日下午考察团成员在张家港召开座谈会进行了讨论交流,一致反映开阔了眼界,拓新了思路,收获很大。

一、四区市发展现代临港物流业的基本印象和主要特点这次考察学习的四区市和AAA一样,都拥有得天独厚的临港优势,东港区、AAA开发区依托AAA港石臼港区,宁波市镇海区依托宁波港镇海港区、张家港市依托张家港港,四区市与AAA有着相同的区位优势、产业结构,都在依托港口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其发展思路、目标与我区有许多相似之处,可比较、可学习、可参照、可复制。

东港区和AAA开发区是我们的兄弟区县,东港区按照政策引导、项目带动、整体推进、突出特色的思路,着力抓好“规划引动、政策促动、招商拉动、项目带动、考核推动”五动文章,依托亿吨大港,紧紧抓住加快建设鲁南经济带和AAA 精品钢基地建设带来的机遇,提前布局,着力推进高新区物流园区、涛雒精品钢国际物流中心、中盛临港物流园区建设。

AAA经济开发区发挥紧临亿吨大港地缘优势,加快实施区港联动战略,围绕“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引进聚集,提高水平”的发展思路,积极发展了以国际物流体系、第三方物流为重点的现代物流,大力推进AAA保税物流中心项目建设,发挥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贸易等功能。

宁波镇海区和江苏张家港市处于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其经济综合实力远远超出AAA,宁波市镇海区地处宁波东大门,素有“浙东门户”之称,陆地面积246平方公里,本地人口22.4万人,现辖两镇四街道,2008年,区属生产总值18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9.05亿,地方可支配财政收入20.1亿元,镇海区是长三角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其石油炼化、液体化工集散与我区相似。

镇海港区是宁波港的三大港区之一,拥有万吨级泊位7个,拥有5个全国最大的5万吨级液体化工泊位,2008年吞吐量2700万吨。

近年来,镇海区依托港口优势,大力发展临港型物流业,启动了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建设,完善物流空间和产业规划,以中转贸易和市场培育为核心,大力发展钢铁、木材、液化、煤炭、粮食等大宗货物交易中心和集散基地,建设全国重要的区域性资源配置中心,2008年,镇海区液体化工、煤炭、金属再生资源、钢材、货运、厚恒物资六大专业交易市场成交额达305亿元,临港型物流已成为镇海服务业发展的最大亮点。

张家港市综合实力居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第三,总面积99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8.8万,下辖8个镇1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2008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50亿元,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254亿元,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4亿元,全市工业产品实现销售收入3700亿元。

张家港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65个,2008年货物吞吐量1.3亿吨,是全国首个货物吞吐量超亿吨的县域口岸,拥有全国唯一的内河型国家级保税区。

张家港的临港产业与我区有相同之处,钢铁产业,张家港有沙钢、AAA有日钢;粮油加工产业,张家港有东海粮油、AAA 有黄海粮油,同属中粮集团;张家港口岸的木材、液化品进口在江南第一,AAA的木材、液化品进口在江北第一。

张家港市提出要走有张家港特色的服务业发展之路,大力发展以保税物流、港口物流、园区物流为重点的现代物流业,“举全市之力支持保税物流区发展”,连续三年每年划拨5000万元用于支持保税物流园区的基础配套建设,同时大力发展为制造业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工业企业物流分离,使之成为张家港市服务业的第一产业;突出发展专业市场,重点发展化工品、粮油、钢铁、木材、纺织原料等专业市场,使之成为服务业的特色优势产业,打造超百亿生产资料大市场集群,2008年张家港市生产资料市场交易额达到526.84亿元。

(一四区市高度重视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府推动。

四区市均把“以港兴市(兴区)”作为加快发展的基本战略,把现代临港物流业作为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增长点和突破口,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园区、特色专业市场、电子商务、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等高层次、先进、特色服务业,工作思路新、建设气魄大、发展水平高,实现了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升级转变,走在了科学发展的前列,增创了发展新优势。

一是建立了物流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

四区市都建立了以分管区(市)长为总召集人,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以完善的协调推进机制,形成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促进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从而推动物流业健康发展。

二是设立了促进物流业发展的专门机构。

AAA开发区专门成立了物流产业办公室,为正科级事业单位,专抓现代物流业的规划及发展。

宁波镇海区成立了区大宗货物海铁联远物流枢纽港管委会,为正处级建制,下辖多个办公室,如液化品市场办公室、煤炭市场办公室等。

张家港市成立了保税物流园区管委会,管委会注册成立了液化品市场有限公司,按照市场规律,管理运作液体化工品交易市场。

三是超前布局,科学规划。

科学、合理地做好物流业发展规划是促进物流业良性有序发展的前提。

四区市均已编制或正在编制《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明确物流业发展的思路、目标、规划布局、实施步骤和政策措施,特别是物流园区超前规划,高起点、高规格、高品位,一步到位。

(二)依托港口优势,打造物流服务平台,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东港区AAA国际大厦处于新市区最繁华的黄金地段,该项目由AAA环宇房地产公司投资兴建,总投资2亿元,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共23层,目前大厦已招引70多家企业入住经营办公,带动就业1000多人,年可实现税收1000多万元,成为东港区发展楼宇经济的成功之作。

东港区中盛集团原石臼街道六村,现为中盛社区,其依托港口优势,发展村居集体经济和临港现代物流园区、楼宇经济的气魄和成就令人刮目相看。

中盛集团始建于1992年、总资产达4.8亿元,该集团在涛雒镇征用土地500余亩兴建中盛工业园、两城镇征地350亩兴建中盛生态工业园,将原有企业外迁,腾出空间,发挥村居濒临AAA港的优势,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大手笔兴建中盛临港物流园,2008年开工建设了总投资1.5亿元、31层的中盛国际商务港,预计今年年底主体建成,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临港基础设施配套、物流配载、加工仓储、办公信息等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物流中心。

中盛集团依托临港优势,在服务港口发展的大局中,大力发展临港商贸物流业,在园区经济、飞地经济、临港物流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发展,目前中盛社区居民也是中盛集团的股民,社区居民每人每年都有分红、免费享受合作医疗,享受水电煤气供应、物业管理、老年人补助、幼儿园补贴等多项福利待遇,从根本上解决了社区居民的生活、医疗、养老等切身利益问题,中盛社区依托港口优势,让社区居民捧上了真正的“金饭碗”,其发展经验、模式、历程值得认真学习借鉴。

AAA开发区西岸国际中心,由AAA昊海世纪投资公司建设,总投资1.2亿元,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主体17层,由商务会所、精装小户型私家公寓和写字楼三部分组成,是AAA市第一栋以临海商务为主题的商务综合体,可同时满足300多家商贸物流企业入驻办公,目前西岸国际中心已入住业户200余家、物流企业35家。

三运物流园由AAA三运实业公司投资2600万元建设,建设有物流信息交易综合楼、物流信息交易大厅、仓储仓库、大型汽车工程机械修理厂、餐饮、停车场等,成为为港口和开发区企业提供物流信息服务、仓储配载、商务办公、停车食宿等的综合性物流服务项目。

目前,总投资约1.6亿元、27层的鲁南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和总投资4.5亿元的保税物流中心正在推进,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AAA开发区现代临港物流业的发展层次和龙头地位。

(三)依托特色货种集散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生产资料专业市场,成为现代临港物流业发展的新重点。

长期以来,宁波镇海区、张家港市紧紧依托大港口,在战略上把经济发展的重点定位为临港产业,以大石化、大钢铁、大粮油、大物流等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特色临港经济,实现了跨越发展。

近几年,镇海、张家港两地又把临港产业发展的重点转向现代临港物流,都设有专门的政府机构,专门促进服务物流产业发展。

此次考察的重点镇海液体化工产品交易市场,是由原镇海区物资局和镇海港务局共同兴办,以液体化工产品为主营商品的临港型专业生产资料市场。

该市场自1995年起进行调研论证,历时3年;1998年,镇海区政府投资2000万元,液体化工市场开业;1999年,入场经营户18户,总成交额5400万元;2000年,进场企业达到45家,总成交额4.5亿元;2008年市场成交额已达101.8亿元,上缴税收7500多万元,进场企业306多家,占宁波液体化工品经营企业的75%,被评为中国商品专业市场最具竞争力50强企业。

该市场在直观形态上为一组办公楼,300多家液体化工经营企业在楼内集中办公,是总部经济的模式,交易成功后在液化罐区进行货物交割。

镇海液体化工市场经营主体对进驻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按照交易双方成交额万分之三的比例收取交易费,并收取入驻企业的房租和会员费。

该市场目前只有办公楼,正在建造准五星级酒店,进一步完善市场服务功能,创造一流商务办公环境。

考察的另一处市场是镇海煤炭交易市场,煤炭是镇海港区建港后的最初始货种,该市场成立于2003年10月,并迅速成为浙江省最大的煤炭集散地,目前已集聚了60余家煤炭企业,2008年成交额达到53亿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