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物理 教案 4.4光的折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物理 教案 4.4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和折射角2.知道光的折射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3.能够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二、难点和重点:(1)重点: 知道光的折射现象,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2)难点: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

三、教具:激光笔,玻璃砖,杯子适量的水铅笔,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㈠复习提问: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如何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当光射到不透明物体表面会发生什么现象?(光的反射)㈡新课引入:问: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会怎样呢?演示: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发生弯折问:当光从空气射入其它透明介质,也弯折吗?介绍仪器,出示板图,让学生合作,激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学生回答:弯折总结:光的折射现象定义㈢新课教学1.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同时在黑板示范作图特别强调折射光线和折射角。

2.研究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物理规律复习光反射时规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提出问题:光的折射有无规律?提出问题1: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是否在同一平面?②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是否分居法线两侧?③折射角是否等于入射角?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实验,结合图得出结论: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三线共面)②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法线居中)③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教师补充:如果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水等透明物质时,折射情况与上述相同。

)提出问题2: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也这样吗?利用课件演示:光路可逆同时引导此时:折射角,入射角,发现:①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即: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②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提出问题3:若光线垂直射水中呢?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思考规律,得出结论。

光线垂直射入水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3.物理、生活、社会:过渡:正是光折射时遵循这样的规律,所以我们生活中会看到:筷子弯折(多媒体)板书:筷子弯折作图多媒体:钢笔错位,池水变浅,海市蜃楼,铅笔弯折4.知识小结(1)光的折射现象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规律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法线居中)③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④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⑤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5.交流与评价练习:(多媒体)1.下图中,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 B. C. D.2.指出下列中的影子遵从光在传播过程中哪些规律:A、立竿见影B、水中的倒影C、插入水中的筷子弯折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我们可以从各个方向看到书上的字B、平静的河面能映出岸上的“倒影”C、灯光下,人的身后会有影子出现D、人看到水中有鱼在游动第4节光的折射1.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折射角:折射光线与的夹角。

3.光的折射规律:(1)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上;(2)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入射角(折射光线法线);当光从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入射角(折射光线法线)。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4)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5)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4. 光的折射在生活中应用:筷子弯折,池水变浅,分币升高,海市蜃楼作业:(1)83页回家与父母合作做实验,练习画图解释。

画在书上。

(2)84页“动手动脑学物理”4道题。

《光的折射》说课授课人:马志钰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课时是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四章《光现象》第四节“光的折射”。

本节是光的反射的后续课程,既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光学的有关知识,又是后面透镜及其应用的基础,在教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低位。

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

学生通过对光学现象的分析,可以丰富知识,开拓思维;培养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

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和折射角2.知道光的折射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3.能够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4. 通过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经历规律的产生过程。

(2)能力目标:通过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4)德育目标:通过对日常光现象的分析,热爱科学,进行唯物主义教育。

3. 难点和重点根据新修订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确定(1)重点: 知道光的折射现象,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2)难点: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

4.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

学生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规律,应以学生身边事物和现象引入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教师需要通过创设情境,层层设疑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在观察、实验、分析、推理、归纳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体验探索和成功的乐趣。

二、选用的教具及准备1.选择教具依据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可以提高训练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

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

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地。

2. 教具激光笔,玻璃砖,杯子、适量的水、铅笔,多媒体课件。

三、教材处理光的折射规律的认识,宜先提出问题及研究方法,通过学生猜想,对照学生实验的观察,辅以多媒体模拟演示,学生思维清晰、准确,有利于规律的总结归纳,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遵循认识的规律,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

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四、教法、学法1. 教法根据教学内容的上下承接关系,学生刚学完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及平面镜,对光的现象已有一些简单的认识,对光学研究中的一些物理量已有初步的了解,如入射角、法线等。

针对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本节采用观察分析、启发式教学法。

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启发对比、总结归纳得出规律。

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和计算机的模拟实验的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

而不是生硬地死记硬背,同时在观察中培养能力,开展思维训练重视知识的应用,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2. 学法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要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

在教学中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根据本节的内容特征,在做好演示实验时,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实验,并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

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培养。

通过手势、眼神、表情等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本节采用观察、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总结归纳出光的折射规律,应用折射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第4节光的折射1.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折射角:折射光线与的夹角。

3.光的折射规律:(1)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上;(2)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入射角(折射光线法线);当光从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入射角(折射光线法线)。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4)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5)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4. 光的折射在生活中应用:筷子弯折,池水变浅,分币升高,海市蜃楼练习:1.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请画出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2.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向一块玻璃砖,并穿过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光线3.如图是光在玻璃和空气两种介质界面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B.折射角为40°,界面右侧是玻璃C.入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D.折射角为50°,界面左侧是玻璃4. 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5. 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A.B.C.D.6. 下列关于光的折射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一定改变B.发生折射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C.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其传播速度不发生变化D.当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折射光线都靠近法线第4节光的折射1.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折射角:折射光线与的夹角。

3.光的折射规律:(1)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上;(2)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入射角(折射光线法线);当光从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入射角(折射光线法线)。

(4) 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5)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4. 光的折射在生活中应用:筷子弯折,池水变浅,分币升高,海市蜃楼作业:1.动手实验:课本83页回家与父母合作做实验,练习画图解释。

(画在书上)2.课本84页“动手动脑学物理”1,2两题。

(画在书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