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干燥通常是指将热量加于湿物料并排除挥发性湿分(大多数情况下是水),而获得一定湿含量固体产品的过程。
第一章,传热学基础1、热量的传递方式可分为传导传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三种基本类型。
2、传导传热发生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和物体的内部。
物体或物体间的热量转移都是由温差引起.3、物质不同,导热的机理是不同的:◆在金属中,主要靠自由电子的运动;◆在液体和非导电固体中,主要靠分子、原子在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在气体中,主要靠分子不规则运动时所发生的弹性碰撞。
4、导热系数是衡量物质导热能力的重要参数。
其定义是:在1s时间内温度升高1K(=1ºC)通过物体1m长度的热量,符号λ,单位为W/m·K(即J/m·s·K)。
5、导热系数的应用有两个明显的倾向:◆选用大导热系数材料~作导热体◆选用小导热系数材料~作保温体6、对流传热靠传热介质质点的位移和相互混合而进行热量传递的。
7、流体运动是产生对流传热的基本条件,而流体的运动方式则直接关系到传热效果。
8、引起流体运动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由流体内冷、热各部分的密度不同而引起的,称为“自然对流”,在自然对流情况下产生的对流传热称“自然对流传热”;自然对流传热效果与流体跟固体壁的相互位置有关。
◆二是在风机、水泵或搅拌器等作用下产生的对流称为“强制对流”,强制对流所进行的传热称为“强制对流传热”;强制对流传热与固体壁的位置无关。
9、流体流动有两种方式:层流和湍流10、物体每单位表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辐射的总能量叫做该物体的辐射能力,亦称辐射强度。
第二章燃料及燃烧计算1、燃料是物料干燥过程能量的主要来源。
根据物态可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三类。
2、煤的品质与特性取决于成煤年龄和它的化学组成。
3、按煤的变质程度(即矿物化程度或者说成煤年龄)来分:无烟煤、烟煤、褐煤与泥煤;4、煤的主要组成元素(有机物)有C、H、O、N和S,此外还有一部分矿物杂质-灰分。
5、燃料油主要是重油,渣油和蜡油以一定配比组成的混合油。
燃料油主要组成元素是C和H,含量达91~98%。
其中C含量约83~87%,H含量约11~14%。
此外,O、N和S的含量约2~3%。
6、燃料油的主要特性:粘度密度凝固点闪点燃点7、粘度是油流动特性的指标,表示油质输送与雾化的难易程度;与温度有关,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粘度通常: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恩氏粘度8、密度指20℃时燃料油的质量与同体积纯水在4℃时的质量之比。
9、凝固点指油开始丧失流动性的温度。
10、闪点是燃料油表面蒸发的油气与空气所产生的混合物在外加火焰时能发生闪火的温度。
开口和闭口闪点11、燃点是燃料油表面蒸发的油气与空气的混合在外加火焰的作用下,能点燃并能继续燃烧的温度12、气体燃料有天然气与人工制备气体两类。
13、燃料的燃烧计算包括空气需要量计算、燃烧产物量计算、燃烧产物成分及密度计算、燃烧温度计算等14、燃料的发热量是衡量燃料价值的重要指标。
燃料的发热量可以用实验法和计算法求得。
15、发热量单位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称为发热量。
燃料发热量的大小用高位发热值和低位发热值来表示。
16、高位发热值(QGW)单位燃料完全燃烧后,燃烧产物的温度冷却到参加燃烧反应物质的原始温度(20ºC),而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气冷凝成为0ºC的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称为高位发热值。
是一个在实验室鉴定燃料的指标。
17、低位发热值(QDW) 单位燃料完全燃烧后,燃烧产物的温度冷却到参加燃烧反应物质的原始温度(20ºC),而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气也冷却成20ºC的水蒸汽时所放出的热量称为高位发热值。
工业上一般都采用低位发热值第三章干燥介质及其特性1、干燥介质是物料干燥过程水分和热量的运载体。
2、气体比热是指单位物质温度变化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3、蒸汽压系水蒸汽分子在湿空气中产生的分压力。
4、在一定温度下,只有当空气未被水蒸汽饱和时才有干燥物料的能力。
5、当空气为水蒸汽所饱和时,这种空气称为饱和空气,这时的蒸汽压称为饱和蒸汽压。
6、相对湿度系指每立方米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或蒸汽压)与同温度同压力条件下每立方米饱和空气所含水蒸汽的质量(或饱和蒸汽压)之比;空气的相对湿度也称为空气的饱和度。
7、空气的湿含量(也叫含湿量),指的是单位质量干空气所含水蒸汽的质量,8、湿空气的焓 1kg湿空气的焓(单位质量空气所具有的显热和潜热),规定为1kg干空气的焓与0.001dkg水蒸汽的焓之和。
9、湿空气的I-d图及其应用★确定湿空气的状态参数★确定状态的变换过程★确定混合气体的状态参数◆加热过程气体状态及含湿量的变化湿空气在加热过程其含湿量保持不变。
◆物料干燥过程气体状态及含湿量的变化减焓、增湿、降温的过程第四章物料干燥与贮藏1、物料比热物料温度升高1度所需的热量,称为物料的热容量。
使1kg物料温度升高1度所需的热量,称为物料的比热。
2、物料温度上升的快慢主要决定于物料个体的导热性、空气温度以及空气的比消耗量3、物料的导温系数是衡量物料受热后温度传递变化大小的一个重要参数,4、物料的导温系数d与物料的导热系数成正比,与比热和密度成反比。
5、物料含水率系指100g物料中所含水分的克数,以百分数或小数表示。
6、物料含水率有湿基含水率和干基含水率两种表达方式7、物料含水率的测定方法有烘箱法应用最广泛的、精确的直接测定方法电阻水分测定仪(间接法)利用物料电阻随水分含量而变化的特性制成的。
电容式水分测定仪(间接法)利用电容器电容量随置于电容器两极之间的物料水分含量而变化的特性制成的。
8、物料的干燥过程,伴随着水分和能量的交换与转移。
9、水在自由表面的蒸发与汽化有如下特点:当物料湿度大的时候,自由表面被饱和水蒸汽所包围;水蒸汽层的水蒸汽分压力,等于水在相同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汽压力。
温度越高,其值越大;温度越低,其值越小。
此时物料的干燥有赖于水蒸汽层水分子的扩散运动和空气的流动速度。
温度高,水蒸汽分压力增大,水分子扩散运动加剧;空气流速大,可以减薄水蒸汽层的厚度。
故提高温度和增加气流速度,可以加快物料的干燥过程。
当物料湿度低时,自由表面不再被饱和水蒸汽所包围,尤其是在物料个体内部水分扩散速度跟不上表面汽化速度时更是如此。
但是,只要物料内的水分高于平衡水分,自由表面的水蒸汽分压力也总是高于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物料干燥过程将继续进行,直到平衡为止。
10、水分与物料干物质的结合形式(1)化学结合水分 (2)物理-化学结合水(3)物理-机械结合水分 4)可用机械方法(如过滤)除去的水分 11、物料的水分汽化过程物料水分的汽化首先是从表面开始的。
接着便因为物料个体内外形成湿度差而导致内部水分逐渐向外转移;而温度(热量)则逐渐向内传递,并形成温差。
逆温差对内部水分的转移是不利的。
但是,湿度差却有利于内部水分的转移;湿度差(即湿度梯度)越大,内部水分向外转移速度亦越快。
水分的汽化毕竟主要靠表面进行,而且表面汽化较内部来得容易、省能,所以要尽量创造表面汽化的条件,比如适当增大干燥介质流速和交替冷却物料表面等。
另外,由于物料个体内部水分的转移总是要有一定的时间,而对某些物料来说,温度梯度和湿度梯度的增大,会使热应力和组织应力随之增大,而当应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导致物料个体的物理损伤。
所以,物料的干燥速度应受到一定的限制。
12、物料的平衡水分和吸湿过程物料水分的汽化是依赖物料个体表面的水蒸汽分压力与空气中水蒸汽分压力的差值(即压差)而进行的;如果没有压差,水分的汽化也便停止;如果出现反压差,即空气中的水蒸汽分压力大于物料个体表面的水蒸汽分压力,则物料从空气中吸收水分。
13、当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等于物料个体表面的水蒸汽分压力时,物料的水分汽化与吸湿便达到了动态平衡,这时物料所含的水分便称为平衡水分,14、平衡水分与空气相对湿度、空气温度、物料种类及其成熟度等有关。
相对湿度大,则平衡水分高;温度高,则平衡水分低;含油量物料,比高淀粉物料的平衡水分低。
15、物料干燥曲线在一定干燥条件下的物料的水分变化与时间的关系,用图线表示出来,这个图线就是该物料在特定条件下的干燥曲线。
16、物料不同,干燥条件不同,干燥曲线是不相同的。
17、物料干燥曲线在干燥的最初阶段,物料水分的降低是按直线进行的,即物料处于等速干燥阶段(或称恒率干燥阶段)。
A—B阶段经过一段时间后,从B点开始物料水分的降低按曲线进行,即物料处于降速干燥阶段(亦即减速干燥阶段)。
B—C阶段当到达C点后,物料便在特定条件下处于平衡状态,水分不再降低。
B点称为降水速率转变点(也称为临界含水率)。
18、等速阶段的持续时间将取决于物料的原始湿度、水分气化速度及料层厚度。
等速降水阶段的结束点是不固定的、有条件的。
19、物料干燥速度曲线物料干燥速度是表示单位时间内物料水分的变化程度。
干燥速度曲线可以用干燥速度与物料含水率(干基含水率)的关系来表示。
20、影响物料干燥速度的主要因素◆干燥介质温度与相对湿度介质温度越高,水分的蒸发和汽化速度就越大;相对湿度越低,物料内部水分的扩散速度及物料表面水分的蒸发速度也越大;◆干燥介质流动速度介质流动速度越大,干燥速度也随之增大;当料层内气流处于湍流状态(雷诺数大于100)时,气流速度继续增大对干燥速度影响不明显。
◆物料原始含水率及机械结合水含量原始含水率越高,机械结合水含量越大,失水就越容易。
◆物料的组成、尺寸及致密度物料的组成、尺寸及致密度不同,干燥速度也不同。
纤维类物料具有多孔性,内部水分迁移阻力小,易于干燥;块状物料随尺寸的增大,水分的迁移距离也增大(迁移时间增长),干燥速度相应减慢;物料结构越致密,干燥也越困难其他因素干燥速度还与料层的总厚度介质与物料的移动方向干燥设备结构传热方式21、贮藏目的要求◆抑制霉菌生长;◆防止虫、鼠害;◆保持或基本保持原有品质。
◆对于种子,还需保持发芽率;◆水果、蔬菜则要保持新鲜22、粮食贮藏方法低温贮藏法气调贮藏法辐射贮藏法熏蒸防虫法第五章干燥设备与选型1、据热量传递给物料的方式进行分类的干燥方法:传导干燥、对流干燥、辐射干燥三种 2、对流干燥依靠干燥介质与物料的流动接触而进行干燥的;3、辐射干燥其热量系通过电磁波辐射的方式传递给物料,使物料升温、失水;4、传导干燥主要依靠物料与加热的固体表面的直接接触而获得热量,达到干燥的目的。
6、辐射干燥单面辐射或双面辐射5、对流干燥的方法:干燥介质环绕物料四周流过干燥介质穿过物料层物料处于沸腾状态物料处于悬浮状态(顺流或逆流)7、传导干燥单面静止烤干或翻拌接触干燥8、高频电流干燥物料作为电阻物料作为高频电场中介质9、对流干燥设备的分类按干燥介质与物料的运动方向顺流、逆流、错流、混流10、顺流式物料运动方向与气流方向一致;适用于干燥高水率时允许高温快速而低含水率时要求低温慢速的物料11、逆流式物料运动方向与气流方向相反;适用于干燥高水率时要求低温慢速而低含水率时允许高温快速的物料12、错流式物料与气流成垂直或交叉方向;可用于各种物料的干燥作业,干燥温度须根据具体物料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