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初二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三个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相同质量的盐水、酒精和水。
三个杯子中液面最高的是(ρ盐水>ρ水>ρ酒精)()A . 酒精B . 水C . 盐水D . 三杯中液面一样高2. (2分)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60g,体积分别为16cm3、12cm3 .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A . 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5g/cm3B . 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8g/cm3C . 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5g/cm3D . 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8g/cm33. (2分)下表给出了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阅读后请判断下面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 . 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B . 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C . 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小D .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4. (2分)如图所示,三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煤油和硫酸,已知ρ酸>ρ水>ρ油,则A . 甲杯中装的是水B . 乙杯中装的是煤油C . 丙杯中装的是硫酸D . 丙杯中装的是煤油5. (2分)如图所示,A、B、C 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玻璃容器,分别将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盐水三种液体倒入容器中。
(ρ酒精<ρ盐水<ρ硫酸).试判断 A、B、 C 三个容器中分别装的是()A . 硫酸、盐水、酒精B . 盐水、酒精、硫酸C . 酒精、硫酸、盐水D . 硫酸、酒精、盐水6. (2分)一块质量均匀的钢块,分割成体积不同的两块,则钢块分割后与分割前相比()A . 两块的密度都大于分割前钢块的密度B . 两块的密度都小于分割前钢块的密度C . 较大那块的密度比分割前的密度小,较小那块的密度比分割前的密度大D . 大小两块密度与分割前相同7. (2分)如图所示,密度分布均匀的圆柱形棒的一端悬挂一个小铁块并一起浸入水中.平衡时棒浮出水面的长度是浸在水中长度的n倍.若水的密度为ρ,则棒的密度为()A .B .C .D .8. (2分)你在使用水性笔解答中考试题时,水性笔中的墨水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A . 质量B . 密度C . 温度D . 体积9. (2分)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了液体和量筒的总质量,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该液体密度为2 g/cm3B . 该液体密度为1.25 g/cm3C . 6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 gD . 量筒质量为40 g10. (2分)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一定质量的水完全凝固成冰后,其体积将()A . 增加1/10B . 减少1/10C . 增加1/9D . 减少1/911. (2分)空气的密度约为1.29千克/米3 ,一般卧室中空气的质量最接近以下哪个物体的质量()A . 一张纸B . 一本书C . 一只鸡D . 一个成人12. (2分)均匀实心正方体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两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物体上沿水平方向截去一定质量的物体后,其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仍然相等.截去部分的物体质量分别为△m甲、△m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m甲一定大于△m乙B . △m甲一定小于△m乙C . △m甲可能等于△m乙D . △m甲可能小于△m乙13. (2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由密度公式可知,密度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B . 质量大的物体密度一定大C . 体积小的物体密度一定小D . 以上说法都不对14. (2分)如图是绵延在厦门环岛路上的“永不止步”群雕,将马拉松比赛的场景永远定格在这条世界上最美的赛道上,雕像大小与真人差不多,假设由密度为4×103kg/m3的合金雕刻而成,则每座雕像的质量约为()A . 5kgB . 50kgC . 200kgD . 2000kg15. (2分)在只有量筒的情况下,要取出21g汽油,下列做法正确的是(汽油的密度为0.7×103kg/m3)()A . 用量筒量出7cm3的汽油B . 用量筒量出21cm3的汽油C . 用量筒量出30cm3的汽油D . 单用量筒是做不到的,必须用天平16. (2分)有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比是2:3,这两种物质的密度值比是()A . 2:3B . 3:2C . 1:1D . 以上答案都不对17. (2分)如图所示为“五千年文博园”里的石雕,它的大小跟真人差不多,石头的密度是(约为人的3倍),则这尊石雕的质量约为()A . 2kgB . 20kgC . 200kgD . 2000kg18. (2分)甲、乙两个实心金属球,密度之比ρ甲∶ρ乙=2∶5,质量之比m甲∶m乙=1∶2,那么甲乙两球的体积之比V甲∶V乙为()A . 1∶5B . 5∶1C . 4∶5D . 5∶419. (2分)课外活动中,小明研究了某品牌卡纸的质量与面积的关系,下图能正确反映同种卡纸的质量与面积关系的是()A .B .C .D .20. (2分)如图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的体积一温度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4℃时,液体密度最小B . 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C . 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D . 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一直变大二、填空题 (共13题;共38分)21. (2分)一小袋牛奶的包装袋上标有“净含量225mL,234g”的字样,这种牛奶的密度约是________g/cm3.如果袋中的牛奶喝去一半,则剩余牛奶的密度约为________kg/m3.22. (5分)小明的物理老师买了一件金灿灿的实心饰品,非常漂亮,同学们看到了特别想知道这个饰品是否是纯金的(ρ金=19.3g/cm3).经老师同承.他们将饰品带到了实脸室.进行了如下的实验: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C.将饰品用细线系好后慢慢放入量筒中,记下水和饰品的总体积;D.在量筒中侧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E.将饰品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粱在水平位置平衡.请你帮助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A,B________ (余下步骤用字母序号填出).(2)用调好的天平测饰品质量,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饰品的质量是________ g,用细线拴好饰品放人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饰品的体积为________ cm3 .(3)通过计算可知饰品的密度是________ g/cm3 .由此可知该饰品不是纯金的.(4)请你提醒同学们一点使用天平时的注意事项:________ .23. (2分)1cm3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将________,体积将________.(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24. (3分)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 ,它表示每立方米冰的________是0.9×103千克.当冰熔化成水时,质量将________,体积将_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25. (2分)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盐水、水、酒精的相同容器液面如图所示,已知ρ盐水>ρ水>ρ酒精,则甲是________,乙液体是________.26. (3分)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 ,它表示每立方米冰的________是0.9×103千克.当冰熔化成水时,质量将________,体积将________(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7. (2分)篆刻社团的小柯,对篆刻印章的石头的密度进行测量,相关过程及数据如图,则石头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再将它浸没在烧杯中的水里,石头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28. (3分)(2015•新疆)某物体的质量为100g,体积为4×10﹣5m3 ,则密度为________ kg/m3;用手向下压该物体使其浸没在水中,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 N,松手后物体将________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ρ水=1.0×103kg/m3 , g=10N/kg).29. (4分)如图所示是某品牌盒装牛奶,它的体积为________ cm3。
若该牛奶的密度是1.2×103kg/m3 ,则该牛奶的质量为________ g,其所受到的重力为________ N。
若喝掉一半后,此牛奶的密度将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0. (4分)一块金属的质量为8.1×103kg,它的体积是3m3 ,则这金属的密度是________;若将它截去一半,则其质量为________,体积为________立方米,密度为________31. (3分)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放置正确的是________ (填“A”或“B”)刻度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 ,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 cm.32. (1分)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林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由图可知物质________的密度比较大.33. (4分)某研究人员为了探究冰和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在一定环境下将1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请你观察此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水从0℃上升到4℃时,密度将________.(2)冰从﹣4℃上升到0℃时,体积将________(3)冰熔化成水时,________不变,________变小.三、实验题 (共2题;共11分)34. (5分)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 的实验中,完成下面各题:右表是这位同学记录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数据,请你根据表格中记录的内容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1)他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观察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天平横梁调平衡后,在称物体的质量时,他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后,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乙)所示,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2)① 铁和铝两种不同物质的相同点是:________ 。
不同点是:________②回忆我们在做这个实验时,为什么要选取多种物质,且对每种物质都要收集多组数据?若对每种物质仅收集一组数据是否可以?为什么?________35. (6分)同组的小明和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华首先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如图甲所示.当在纸上呈现一个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L=8cm.至此小华认为凸透镜的焦距是f=8cm.(1)你认为该凸透镜的焦距应该是A . 大于8cm.B . 等于8cm.C . 小于8cm.D . 大于或小于8cm.(2)小明后来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做实验,如图乙所示,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一个倒立、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此时,把光屏和蜡烛的位置互换,在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清晰的像.(3)如图丙所示.在蜡烛和光屏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再次清晰,应将蜡烛________透镜(填“靠近”或“远离”).四、计算题 (共5题;共45分)36. (5分)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横截面的电量Q定义为电流强度,即I=.如图所示在横截面积为S的金属导体中,若单位体积内有n个自由电荷,每个自由电荷的电量为e,当它们以速度v定向移动时,试推导导体中电流强度的表达式.37. (15分)一个不规则的实心物体,质量55g,放入装满纯水的烧杯中,沉入底部,排开0.5N的水。